- 年份
- 2024(2343)
- 2023(3137)
- 2022(2595)
- 2021(2445)
- 2020(2124)
- 2019(4745)
- 2018(4599)
- 2017(8186)
- 2016(4841)
- 2015(5372)
- 2014(5182)
- 2013(5095)
- 2012(4676)
- 2011(4059)
- 2010(3982)
- 2009(3601)
- 2008(3506)
- 2007(3110)
- 2006(2729)
- 2005(2274)
- 学科
- 济(16828)
- 经济(16819)
- 业(10441)
- 管理(9552)
- 方法(8392)
- 数学(7745)
- 数学方法(7642)
- 企(7530)
- 企业(7530)
- 学(6696)
- 农(5543)
- 业经(4233)
- 农业(3919)
- 中国(3621)
- 地方(3342)
- 森(3073)
- 森林(3073)
- 林(3066)
- 贸(2847)
- 贸易(2844)
- 环境(2818)
- 财(2800)
- 易(2753)
- 理论(2685)
- 生态(2305)
- 技术(2297)
- 产业(2253)
- 制(2248)
- 划(2089)
- 教育(2081)
- 机构
- 大学(67096)
- 学院(66527)
- 研究(26510)
- 济(24409)
- 经济(23936)
- 管理(22919)
- 农(20171)
- 理学(20096)
- 科学(19936)
- 理学院(19812)
- 管理学(19309)
- 管理学院(19182)
- 中国(17938)
- 业大(16694)
- 农业(15703)
- 所(14935)
- 京(14742)
- 研究所(14132)
- 中心(11592)
- 农业大学(10793)
- 省(10679)
- 院(10289)
- 江(10286)
- 室(9301)
- 北京(9272)
- 财(9209)
- 范(8686)
- 实验(8678)
- 师范(8493)
- 研究院(8352)
- 基金
- 项目(51746)
- 科学(38739)
- 基金(36321)
- 家(35115)
- 国家(34878)
- 研究(32624)
- 科学基金(27609)
- 省(21329)
- 自然(19737)
- 基金项目(19618)
- 社会(19312)
- 自然科(19229)
- 自然科学(19220)
- 自然科学基金(18898)
- 社会科(18347)
- 社会科学(18341)
- 划(18272)
- 资助(14976)
- 教育(14810)
- 重点(12554)
- 计划(12052)
- 编号(11900)
- 科技(11677)
- 发(11374)
- 科研(10715)
- 创(10491)
- 部(10379)
- 创新(9877)
- 农(9347)
- 专项(9336)
共检索到94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茂松 杨万勤 钟宇 张健
采用相关分析和矢量诊断法对四川60块巨桉人工林标准地进行微量元素养分诊断。结果表明:1)5种微量元素中,Cu,Zn吸收量与林分蓄积显著相关;2)N,P,K等大中量养分吸收受多种微量元素供应量和吸收量的影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以及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关系,如Cu-K,Cu-Fe,Mn-N的促进作用,N-Zn,P-Zn,Ca-Zn,P-Fe,K-Fe,Mn-K以及Cu,Zn,Fe,Mn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3)Cu在低海拔地区以过量毒害为主,高海拔地区以缺乏为主;Zn以稀释效应为主,极少数标准地缺乏受限;Fe含量地区变异较大,在土壤高pH值地区容易缺乏受限,土壤低pH值地区则容易过量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茂松 张健 杨万勤 钟宇
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60个巨桉标准地养分限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巨桉人工林生长量受土壤交换性Ca、Mg,土壤速效P影响最大;而N、K、Mn等由于土壤中含量相对较为充足,限制作用较小;Fe、Cu、Zn等影响较小,但综合效应不可忽视.植物叶片Ca、Mg、P、Fe、B、N、Zn、Cu等是重要的养分含量指标,可作为养分供应和吸收状况的标志.在养分平衡关系中,N、Ca、Zn、Cu、P、Mn等与其他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加重要,表现为高N、Zn、Cu、Mn,低P、Ca有利于林分高、林分直径、林分蓄积等产量指标的增加.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巨桉 养分限制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康文星
对广西中部丘陵区的 4个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内Fe、Cu、Zn、Mn、Pb、Ni、Cd等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土壤中 ,微量元素含量以Fe最高 ,Mn次之 ,Cd最低 ,随林分年龄的增加 ,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过程中 ,Fe、Cu、Zn、Mn、Pb、Ni分解速度比Cd快。林木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根 >叶 >枝 >皮 >干 ,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均以Fe >Mn >Zn >Cu >Pb >Ni >Cd为序 ,Pb、Cd在根系中含量高于其他器官。随着林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凌晖 何斌
研究广西南宁市马占相思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以及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枯枝>干皮>活枝>树根>干材,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和B,以Cu最低;2)林地土壤微量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Zn和B,以Cu最低;3)4,7和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依次为13.953,22.357和28.835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占47.37%~58.6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14.76%~23.54%和26.63%~29.10%;4)4年生马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淑仪 蓝佩玲 廖新荣 杨国清 简明 徐胜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Eucalyptus产量,对桉树施微肥试验区的叶片进行了分析。采用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法探讨了2个桉树无性系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初步获得了刚果12W5桉E.ABL12W5和尾叶桉U6E.urophyllaU6的部分微量元素营养的诊断指标,并进一步在中试区作诊断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钼、锌、铜、锰的质量分数与一般植物的有差异。2个无性系的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刚果12W5桉为硼27 90mg·kg-1,锌45 00mg·kg-1,铜1 08mg·kg-1,铁288 00mg·kg-1;尾叶桉U6为:硼13 50mg·kg-1,锌10 80mg·kg-1,钼0 1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李金
对东北东部帽儿山地区21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人工林生态系统四种微量元素(Cu、Zn、Fe、Mn)的分布、积累、迁移和循环作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养分流通框图和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微量元素总贮量为173493.368kg/ha,其中约有99%积累在土壤中,而植物体中积累量不足1%;该系统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为6.4483kg/ha,其中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3.3250kg/ha和3.1233kg/ha,归还量占吸收量的48.44%;该系统经水文学途径获取的养分为0.872kg/ha·a,径流输出的养分量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丽 文仕知 何功秀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7种微量元素(Fe、Cu、Zn、Mn、Pb、Ni、Cd)的含量、积累、空间分配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以Mn元素含量最高,Cd元素含量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要高于乔木层各组分。可能是受到枯枝落叶层的分解作用的影响,林地土壤中Fe、Mn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但各微量元素在各层次土壤变化规律不明显。枫香林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总贮量为22 971.515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总量为81.426 kg.hm-2,占0.35%,林下植被与枯落物层二者的养分积累量为10.147 kg.hm-2,占0.05%。...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国长 吴鹏飞 马祥庆 蔡丽平 林清锦 卢健 林德根 汪攀
利用DRIS营养诊断法对闽南尾巨桉人工林叶片的营养平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尾巨桉人工林叶片PN含量最适比值为0.0975-0.1313,NK含量最适比值为0.7742-1.1736,PK含量最适比值为0.0901-0.1247.闽南尾巨桉人工林的营养平衡状态较差,N需求量最大,P需求量次之,K的需求量最小.
关键词:
尾巨桉 营养诊断 DRIS 图解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夙 陶晓秋 黄玫 熊巍 杨雪 韶济明 张海燕
对四川省6个产烟区126个初烤烟叶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钙、镁、铜、锰、锌、铁含量值域范围均较广泛,铜和铁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90%,属于强变异;钙、锌含量多处于适中水平,铜、锰含量多处于适中和较高水平,镁含量多处于较低水平,而铁含量处于很高水平;钙含量与锰、铁含量的为显著负相关,锌含量与镁、铜、锰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铁含量与铜、锰含量为极显著负相关;产区、品种、部位均对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造成影响,且部位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规律。
关键词:
四川 初烤烟叶 中、微量元素 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茂松 张健 钟宇
以四川纳溪区巨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营养矢量诊断法,分析植物养分受限制状况、交互作用、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四川纳溪巨桉试验区以K为第1养分限制因子,P为第2限制因子,N不受限,B素缺乏,P对Ca、Mg存在拮抗作用,对B有促进作用。施肥效应可延续3年以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赵慧 田大伦 田红灯 徐露燕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湘潭锰矿废弃地5年生栾树人工林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积累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Zn>Cu,除Fe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外,其它元素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均为Mn>Fe>Zn>Cu;栾树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树叶>树枝>细根>树皮>粗根>根头>大根>树干,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排序均表现为Mn>Fe>Zn>Cu,且地上部分总含量要远高于地下部分;栾树人工林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165 837.14 kg/hm2,空间分布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洋 张健 冯茂松
研究四川洪雅县4种不同密度下巨桉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4个巨桉人工林年凋落规律相似,5月是全年凋落物产量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最低;4个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和66.37kg·hm-2,且N>K>Ca>Mg>P,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枝、叶的平均年失重分别为18.2%和36.1%,分解系数分别为0.176~0.214和0.383~0.445,半衰期分别为3~4年和1~2年,周转期分别为14~17年和6~8年。5种元素释放率大小顺序为Mg>Ca>K>N>...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凋落物 养分归还量 分解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李虎群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针对养殖业产生大量粪便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Zn含量均趋于明显上升趋势。低量鸡粪、鸭粪有机肥(15 t/hm2)分别与适量化肥配合即能保持小麦季耕层土壤速效养分氮、磷和锌的供应。与不施鸡粪或者鸭粪相比,当鸡粪和鸭粪用量为90 t/hm2和150 t/hm2时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有效Zn含量均显著升高。过量施用禽粪有机肥会造成土壤主要养分氮磷和微量元素锌的明显累积。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有明显提高,适宜有机肥施用量为60~90...
关键词:
禽粪有机肥 土壤 主要养分 锌 累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际英 马晶晶 李宝山 柳旭东 宋志东 苗淑彦 李培玉 王世信 黄炳山 张利民
分析了野生与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肝脏、背肌及卵中硒、铁、锰、铜、铬、镉和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褐牙鲆亲鱼肝脏中硒、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铜含量则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背肌中除硒和锰的含量显著高于养殖亲鱼外(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卵中硒、铁和锰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其中硒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1.7倍,铁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2.0倍,而锰含量则为养殖亲鱼的2.8倍。养殖褐牙鲆亲鱼卵中镉含量与野生亲鱼相比高出78%(P<0.05...
关键词:
褐牙鲆亲鱼 野生 人工养殖 微量元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雪 翟万营 江守文 吴智超 许强华
为探究两种南极鱼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与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生理差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比较了鱼体内头肾、中肾、脾与肝四种组织中Cr、Mn、Fe、Cu、Zn、As、Se、Cd、Hg等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独角雪冰鱼头肾中Fe、Mn、Zn、Hg,脾中Cr、Mn、Fe、As、Se、Cd与Hg,肝中Fe、Mn、Zn、As、Cd与Hg的含量显著低于伯氏肩孔南极鱼(P<0.05)。而独角雪冰鱼中肾中Se、Cd与Hg含量显著高于伯氏肩孔南极鱼(P<0.05)。铁作为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种鱼类的四种组织中差异表现显著,独角雪冰鱼的头肾、脾与肝中Fe含量均显著低于伯氏肩孔南极鱼(P<0.05)。这说明血红蛋白的缺失限制了独角雪冰鱼四种组织对Fe的吸收。与其他普通纬度海域的海洋鱼类相比,两种南极鱼肝脏中Hg的含量显著高,提示南极水域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Hg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