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5)
2023(5302)
2022(4739)
2021(4384)
2020(4002)
2019(9619)
2018(9503)
2017(18378)
2016(10521)
2015(12226)
2014(12503)
2013(12834)
2012(12169)
2011(11127)
2010(11426)
2009(10808)
2008(11077)
2007(10166)
2006(8724)
2005(7735)
作者
(34165)
(28907)
(28895)
(27431)
(18122)
(13995)
(13328)
(11495)
(10675)
(10231)
(9716)
(9570)
(9392)
(9222)
(9118)
(9116)
(8944)
(8500)
(8312)
(8293)
(7350)
(7116)
(7069)
(6666)
(6569)
(6470)
(6408)
(6373)
(6067)
(5932)
学科
(45815)
经济(45774)
管理(29300)
(27266)
方法(23542)
数学(21089)
数学方法(20919)
(20739)
企业(20739)
(13512)
(10881)
中国(10788)
(10557)
地方(9782)
农业(9085)
(8750)
贸易(8747)
(8497)
(8474)
业经(8274)
(7758)
环境(7121)
资源(7022)
(6600)
财务(6583)
财务管理(6561)
理论(6383)
企业财务(6159)
(6107)
银行(6072)
机构
大学(161540)
学院(160573)
(63992)
经济(62532)
管理(59516)
研究(56370)
理学(51090)
理学院(50483)
管理学(49528)
管理学院(49231)
中国(41503)
科学(38236)
(36302)
(34818)
(31267)
农业(29250)
研究所(28689)
业大(28495)
(28325)
中心(26271)
(24776)
财经(22769)
北京(21903)
(21253)
师范(21007)
(20570)
(19757)
经济学(19696)
(19050)
(18999)
基金
项目(106088)
科学(80574)
基金(74633)
研究(73815)
(67056)
国家(66533)
科学基金(54289)
社会(44303)
(42686)
社会科(41880)
社会科学(41858)
基金项目(39756)
自然(36389)
(36260)
自然科(35359)
自然科学(35342)
自然科学基金(34690)
教育(33826)
资助(31408)
编号(30919)
成果(25459)
重点(24657)
(23682)
(23562)
计划(21459)
(21378)
课题(20955)
科研(20911)
创新(20103)
科技(19459)
期刊
(68619)
经济(68619)
研究(41412)
(32718)
学报(31703)
中国(31564)
科学(26361)
(22541)
农业(21562)
大学(21219)
学学(19885)
管理(18706)
教育(14505)
技术(13365)
(12821)
(12019)
金融(12019)
业经(11299)
财经(11184)
经济研究(10448)
资源(10143)
图书(10002)
问题(9798)
(9605)
(8713)
技术经济(8542)
理论(7980)
统计(7845)
业大(7530)
(7389)
共检索到23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江登阳  
分析了101份四川大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籽粒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等三个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赖氨酸、总淀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2%、O.44%和53.15%。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的有5份,川232、川315、川374、川育23和川育34,其中后4份的赖氨酸含量还在0.5%以上,为优质青稞或饲料大麦育种亲本;粗蛋白含量在11%以下的有2份:川育42和川育46,为优质啤酒大麦育种亲本。本文还比较分析了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营养品质指标,对四川大麦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阶值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永翠  颜泽洪  兰秀锦  魏育明  郑有良  
利用RAMP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对6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高于RAMP标记。在RAMP分析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27条;22个RAMP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9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4.4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27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51~0.965,平均值为0.830。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95条;19个ISSR引物共扩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朋佳  廖文华  高小丽  黄海皎  尼玛央宗  拉巴扎西  次珍  曲吉  
【目的】挖掘西藏大麦种质资源的优良基因,为育种提供优质材料。【方法】以西藏不同地区的14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Excel和SPSS 21.0软件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西藏大麦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43.7%。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40份材料在遗传距离6水平上聚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5份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9份材料,第Ⅲ类群包含33份材料,第Ⅳ类群包含15份材料,第Ⅴ类群包含28份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587%,以单株穗数的贡献率最高,为0.829。【结论】本研究为西藏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四川地方品种是一个遗传类型异常丰富的基因库,近年从四川地方品种中鉴定出一批从高抗穗发芽性的白皮小麦品种中,发现了Kr_4基因及类ph_2基因,筛选出比中国春亲和性更高的新材料J—11,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这批宝贵种质资源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平  罗坤  朱启迪  李丹  赵惠燕  张改生  
【目的】探索和发掘优质抗麦长管蚜的种质资源及方法,为高效节本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抗麦长管蚜小麦育种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IS的空间分布分析法和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为基础,从377份小麦种质资源中随机选取22个种质资源的13个主要性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GIS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对小麦种质资源的入侵扩散从分散危害演变为聚集危害为主。成株期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在377份种质资源中,高抗材料4份,分别是陕253、豫麦70、陕糯1号、186Tm,占鉴定材料的1.06%;中抗材料55份,占鉴定材料的14.59%,包括的种质资源有Amigo、98-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玉贤  田霄鸿  杨习文  陆欣春  南雄雄  
【目的】研究小麦和小黑麦籽粒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小麦主产区的31种面包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和6种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分析了籽粒中全磷、全钾、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锌、铁、植酸含量的变异较大,全磷、全钾以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稳定。小黑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不高,而植酸含量相对小麦品种而言较高。不同地区间各小麦和小黑麦品种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且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丽  王同朝  张桂兰  
对1579份谷子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1468份进行了谷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蛋白质含量多集中在1175%~1474%,脂肪含量在304%~454%,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抗谷瘟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50%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勇  王波  甘炳成  张小平  
对四川德昌不同地区的39个野生香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和CMC酶相对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且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并无明显的遗传相关性。39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平均长速介于0.119~0.450 cm/d;CMC酶相对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相对活性介于0~0.283 cm/d。菌丝生长速度与CMC酶相对活性无必然联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柳家荣  郑永战  徐如强  
对410份芝麻种质分析表明,脂肪平均含量为53.13%,变异系数为3.5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6.39%,变异系数为7.03%,并建立了二者的回归方程。分析出脂肪中有6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总和在80%以上。脂肪酸组分对脂肪含量的通径分析表明,油酸和亚油酸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6907和0.9322。筛选出19个脂肪含量高达56%以上,同时又具有蛋白质、油酸、亚油酸优质性状的品种。探讨了粒色与营养品质的关系,表明脂肪含量随着粒色加深而下降,显示出芝麻品种的粒色演进为黑粒——褐粒——黄粒——白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斌  朱廷朴  鲜小林  秦凡  
对四川地区桂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记录该地区桂花种质151份,对其现状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观赏性状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四川桂花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辉  李会敏  孟祥海  乔文臣  赵凤梧  Daniela Benedikova  Pavol Hauptvogel  Edita Gregova  
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福平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瑞  冀彩萍  
利用RAPD标记对10份六倍体小黑麦、1份普通小麦和1份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9个RAPD引物中,有10个引物(52.63%)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10个引物共产生385条DNA片段,其中3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9.74%,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变幅为8~71条,平均为38.5条,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98~3 054 bp,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724~0.833之间。对12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在平均GD值0.77水平上可将12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为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红梅  厚毅清  欧巧明  陈玉梁  石有太  
小麦1BL/1RS易位系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甘肃小麦品种资源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布和HMW-GS组成情况,本研究采用多重PCR体系对552份小麦引进品种、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分析了1BL/1RS和非1BL/1RS易位品种的容重、蛋白质、湿面筋、赖氨酸含量、SDS沉淀值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检出1BL/1RS易位系202份,占总数的36.6%,冬小麦育成品种中易位系的分布频率(51.8%)显著高于引进品种(41.0%)和春小麦(31.1%)。Glu-1位点优质亚基Ax1/Ax2*、Dx5、Bx14和Bx7OE的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侯红军  刘玉平  兰素缺  祝玉英  
利用色素基因来源于 6种不同的遗传背景的 15份蓝、紫粒小麦种质资源材料 ,进行了子粒品质分析 ,结果证明 ,无论色素基因来源于哪种遗传背景 ,蓝、紫粒的品质性状普遍好于白粒品种 ,同一粒色不同色素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的子粒品质不同 ,这些蓝紫粒材料不仅可用于小麦优质育种 ,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保健食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小玲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