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7)
2023(10037)
2022(8969)
2021(8462)
2020(7128)
2019(16573)
2018(16536)
2017(31917)
2016(17671)
2015(19901)
2014(19824)
2013(19787)
2012(17976)
2011(16058)
2010(15764)
2009(14102)
2008(13532)
2007(11465)
2006(9865)
2005(8346)
作者
(51946)
(42904)
(42764)
(40555)
(27354)
(20804)
(19480)
(17059)
(16457)
(15208)
(14879)
(14360)
(13583)
(13401)
(13265)
(13229)
(13048)
(12734)
(12183)
(12134)
(10801)
(10396)
(10286)
(9671)
(9608)
(9553)
(9471)
(9400)
(8698)
(8628)
学科
(67395)
经济(67327)
管理(47976)
(45984)
(37998)
企业(37998)
方法(34164)
数学(29845)
数学方法(29508)
(18247)
(16369)
中国(16116)
(15265)
业经(14960)
地方(14070)
农业(12396)
理论(11755)
(11622)
贸易(11616)
(11245)
环境(11213)
(11178)
技术(10855)
(10138)
(9979)
财务(9920)
财务管理(9905)
教育(9866)
(9539)
企业财务(9391)
机构
大学(247597)
学院(245536)
管理(100343)
(91724)
经济(89663)
理学(88294)
理学院(87313)
管理学(85687)
管理学院(85268)
研究(81102)
中国(56912)
科学(54415)
(52513)
(44155)
业大(42054)
(41116)
(39188)
研究所(38203)
中心(36097)
农业(34997)
(33851)
北京(32790)
(32760)
财经(32517)
师范(32424)
(29687)
(29479)
(27912)
技术(26801)
师范大学(26365)
基金
项目(178964)
科学(139334)
基金(128762)
研究(127797)
(113494)
国家(112582)
科学基金(95994)
社会(78027)
社会科(73893)
社会科学(73872)
(71181)
基金项目(69791)
自然(64821)
自然科(63267)
自然科学(63252)
自然科学基金(62093)
(59778)
教育(58440)
资助(52825)
编号(52192)
成果(41585)
重点(39986)
(38525)
(37744)
(37185)
课题(35621)
创新(34605)
科研(34572)
计划(33544)
大学(32887)
期刊
(94836)
经济(94836)
研究(67612)
学报(44375)
中国(42530)
(39583)
科学(39429)
管理(34777)
大学(32522)
学学(30664)
农业(27975)
教育(27611)
(27511)
技术(20969)
(15903)
金融(15903)
业经(15825)
财经(14654)
图书(14597)
经济研究(14471)
(14423)
科技(13532)
理论(12519)
问题(12340)
(12333)
业大(12063)
(12001)
技术经济(11860)
实践(11781)
(11781)
共检索到338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分析了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及特点。在所分析的18种元素中,四川名茶K、P、S、Ca、Mg元素含量较高(>1500 mg/kg),Ba、Cr、V、Co、Se含量较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龙井43号、早白尖-6号等8个茶树品种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K、Ba、Mn、Cu等9种元素品种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红茶品种的Cu和K含量一般较高,因此,在选育茶树品种时,要注重矿质元素含量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以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试材,探讨油茶果实发育后期脂肪酸合成积累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品种种实发育进程存在差异性,种子中油脂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显著提升,并且种子油脂脂肪酸组分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996 1);油茶种子中油脂的积累和氮、钾元素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 3和-0.979 7,磷元素则影响了油茶油脂成分的组成,其含量与种子油脂成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1 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宣  宋韬亮  刘平  刘孟军  
【目的】揭示矿质元素与枣缩果病发生的关系,提出防治枣缩果病的技术措施,为指导枣缩果病这一枣树重大果实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系统比较重病区、轻病区及针对性施肥后枣树叶片和果实中9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在枣缩果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轻病区枣树叶片中K、Mn、Cu和B含量显著高于重病区,而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果实中K、Mn含量高于重病区,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针对性土施K、Mn肥后,叶片和果实中K、Mn含量显著增高,Ca含量显著降低,枣缩果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由57%降低到15%以下;在补充关键元素(K、Mn)基础上喷施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防治缩果病的效果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河北省太行山枣区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叶片营养指标,即叶片中K含量高于2.06±0.23 mg·g~(-1)、Mn含量高于261.83±21.54 mg·kg~(-1)、Ca含量低于1.07±0.11 mg·g~(-1)。【结论】枣缩果病的发生与K、Mn含量低和Ca含量高有密切关系,补充K、Mn可有效防控枣缩果病。该研究可提供通过土壤施用K、Mn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新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永博  刘树海  王亚茹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套3层袋和白袋处理后,果皮中K、Ca、Mg、Fe、Cu、Zn和Mn变化趋势与裸果基本一致。在花后80 d,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K、Mg和Fe含量显著高于裸果,而Ca的含量却显著低于裸果,套白袋的果皮中Ca含量也显著低于裸果。同时套3层袋果皮中Ca/K、Ca/Mg和Ca/(Mg+K)显著地低于裸果。而Cu和Mn含量以套白袋的为最高,其次为3层袋和裸果。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Zn含量在花后80~90 d与不套袋裸果无显著差异,在花后100 d显著的低于对照,但与套白袋的果实无显著性差异。套袋果皮中Ca含量的下降和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云跃  肖绍东  李佩瑜  王巨生  彭志成  
以12年生的种源林为取材对象,在1991年4月30日、7月30日、10月30日及1992年1月30日同时采当年和1年生针叶,测定N、P、K、Ca和Mg浓度。结果表明,除K外,其它矿质元素浓度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地理变异呈纬向渐变型。极端温度与元素地理差异有密切关系,并构成主导自然选择压。元素浓度的季节动态与针叶生长节律循环相伴。南、北华山松已分化成两个营养能力显著不同的地理种群,但动态模式基本相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成忠  孙燕  赵大球  冯立国  陶俊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芍药花茎矿质元素含量和机械强度的测定,表明芍药花茎中Ca、K、Mg、Cu、Zn和Si的含量均表现为高机械强度类品种>中等机械强度类品种>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而Fe和Mn的含量却与之相反。其中,Ca、K、Mg和Si的含量差异在三类品种间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高机械强度类芍药品种花茎机械强度与Ca、K、Si 3种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等及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花茎机械强度则与Ca和Si 2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花茎机械强度与Cu的含量呈正相关,且与中等机械强度品种显著相关,花茎机械强度与Mg、Fe、Mn、Zn 4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类型间差异较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戴文圣  王白坡  钱银才  
对桃两个品种叶片和果实的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以铁为最高,按其多少的排列顺序为:铁、锰、铝、钡、硼、锶、锌、铜、钼。从展叶到果熟期,镁、铁、铝、锰、钡、锶和钼等7种元素含量逐渐增多;锌则减少。果实中各元素含量除铝显著超过锰外,其他元素含量多少的排列顺序和叶片一致。果熟时,果实的镁和锌含量降低;而铁、铝、锰、钡和锶则增加,增长最快时间在果熟前10余天。不同品种叶片诸元素含量多少的顺序基本一致;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为了探明油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特征,以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为试材,对其果实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ABA、IAA、GA3、ZR和矿质元素氮、磷、钾、锰含量进行了测定,明确其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油茶果实发育和种子油脂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实发育后期果实质量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种子油脂的积累进程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生长之后。油茶果实中ABA和IAA含量较高,ZR和GA3的含量较低。盛花后255 d之前,种子中的内源激素ABA、IAA和GA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果皮中内源激素ABA、IAA和GA的含量则明显高于种子,而且其变化特征与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鹏   罗建勋   王刚  
【目的】探究川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川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川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根际土壤与不同部位间以及各部位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价不同部位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1)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中N、Ca、Cu和Zn,当年生枝中P和Cu以及根中Mg含量显著下降(P <0.05)。2)不同树龄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 <0.05),随着树龄增加,Ca、Mn和Zn含量显著增加(P <0.05),Fe含量显著下降(P <0.05);元素含量大小为:N> K> Ca> Fe> P> Mn> Mg> Cu> Zn。3)川黄檗对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Ca、M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N、P和K的富集能力居中,对Fe、Mn和Cu的富集能力较低。4)叶中K与P,当年生枝及根中的N与K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各部位N与多种元素相关性显著(P <0.05);土壤中元素与叶、根中多种元素显著相关(P <0.05)。【结论】川黄檗幼龄林不同生长年限各部位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各部位元素之间及与土壤中矿质元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不同部位对矿质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依据研究结果,川黄檗幼龄林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叶中N、Ca、Cu和Zn,同时合理搭配P和Mg等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植株营养均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向华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杨磊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senility pathogenesis of walnut leaves, changes of main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s in presenilit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healthy leaves at the same stag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contents in health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23.4,21.4,22.9,19.8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王九龄  魏刚  刘昌迎  
对银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种子中氮、磷、钾、钙、镁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氮、磷、钾、钙、镁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的两个阶段.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分别是氮1.04%、磷0.13%、钾1.49%、钙0.13%、镁0.09%、锰3.22mg·kg-1、锌27.55mg·kg-1、铁10.0mg·kg-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英  江川  郑金贵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坤  马建军  朱京涛  
通过对3个山楂品种(面楂、大金星和敞口)7个不同时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Cu、Zn、Fe、Mn、Ca、Mg、K 7种元素的含量,除Cu、Mn外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面楂中Zn、Fe、Mg、K的含量较高;大金星中Ca的含量较高;敞口中Zn、Mn、Ca、Mg、K含量均较低。尽管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含量上的差异,但它们在年周期的动态变化上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Zn、Fe前期的变化趋势在品种间表现有差别外,其余元素均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变化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针对不同品种制定出不同的营养诊断标准,用叶分析进行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7月10日至30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项越  赵淑婷  吴昊  李政  张震宇  王欢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天然抗碱盐生植物,为深入探究其抗碱生理机制,本研究选择盆栽营养液控制培养方法,使用150 mmol·L~(-1)碱性盐溶液(NaHCO_3:Na_2CO_3=9:1)对虎尾草幼苗进行长达一个月的碱胁迫处理,研究碱胁迫对虎尾草叶片光合作用、不同器官(茎叶、穗和根)中不同矿质元素(Na、K、Ca、Mg、P、Fe)积累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分布。结果表明:长期碱化环境下,虎尾草叶片光合指标明显下降,同时降低虎尾草不同器官中K、Ca、P和Mg大量元素的含量。对虎尾草不同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积累分布百分率分析表明,碱胁迫后,Na、K、Ca、Mg、Fe各元素在茎叶中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穗和根(P <0.05),而P元素碱胁迫后仍在穗中大量积累,虎尾草P元素在穗中积累49.80%,碱胁迫后为50.02%。虎尾草各元素在整株植物不同器官中占所有元素总含量贡献百分率具体分析表明,元素K大量分布在茎叶、穗和根中,其次是Ca、P元素,在碱化环境下,3个器官中均大量积累Na元素,尤其是茎叶中元素Na的相对含量由原来的0.707%升高至28.397%,胁迫后茎叶中元素Na含量是无胁迫对照的28.399倍,而虎尾草穗部仍维持较高的K含量,供给穗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虎尾草在长期碱化环境下抽穗完成生活史,表现在对Na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根和茎叶中积累大量的Na来保护幼嫩的穗,同时仍能维持正常的元素P含量,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来抵抗碱化环境带来的伤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