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3)
- 2023(11449)
- 2022(9953)
- 2021(9124)
- 2020(7546)
- 2019(17715)
- 2018(17294)
- 2017(32199)
- 2016(17527)
- 2015(20088)
- 2014(20545)
- 2013(20697)
- 2012(20142)
- 2011(18669)
- 2010(19164)
- 2009(18043)
- 2008(17925)
- 2007(16074)
- 2006(14497)
- 2005(13632)
- 学科
- 济(98476)
- 经济(98398)
- 管理(44518)
- 业(43598)
- 方法(33516)
- 企(32321)
- 企业(32321)
- 数学(29297)
- 数学方法(29086)
- 中国(27519)
- 地方(27493)
- 农(24493)
- 业经(19510)
- 学(19153)
- 财(17653)
- 农业(16787)
- 地方经济(16459)
- 贸(16089)
- 贸易(16075)
- 易(15426)
- 制(15403)
- 融(14818)
- 金融(14816)
- 银(14411)
- 银行(14383)
- 行(13968)
- 发(13434)
- 环境(13251)
- 和(12965)
- 理论(11108)
- 机构
- 学院(264801)
- 大学(264503)
- 济(120615)
- 经济(118156)
- 研究(102583)
- 管理(95109)
- 理学(79677)
- 理学院(78614)
- 中国(78288)
- 管理学(77367)
- 管理学院(76845)
- 科学(61180)
- 京(57809)
- 所(54166)
- 财(53517)
- 研究所(48643)
- 农(47923)
- 中心(45525)
- 江(42145)
- 财经(41172)
- 经济学(37803)
- 北京(37743)
- 业大(37738)
- 农业(37364)
- 经(37105)
- 范(37008)
- 师范(36673)
- 院(35922)
- 经济学院(33743)
- 州(33485)
- 基金
- 项目(163052)
- 科学(126788)
- 研究(120480)
- 基金(115535)
- 家(100577)
- 国家(99691)
- 科学基金(83344)
- 社会(76511)
- 社会科(72464)
- 社会科学(72444)
- 省(64484)
- 基金项目(60600)
- 教育(54217)
- 划(54104)
- 自然(51143)
- 自然科(49854)
- 自然科学(49838)
- 编号(49178)
- 自然科学基金(48944)
- 资助(47528)
- 发(41970)
- 成果(41148)
- 重点(37641)
- 部(35989)
- 课题(35052)
- 发展(34100)
- 展(33557)
- 创(33312)
- 国家社会(31486)
- 创新(31285)
- 期刊
- 济(148334)
- 经济(148334)
- 研究(87312)
- 中国(60410)
- 农(45224)
- 财(41118)
- 学报(40951)
- 科学(38009)
- 管理(36279)
- 农业(30489)
- 大学(30277)
- 教育(29301)
- 融(28789)
- 金融(28789)
- 学学(28225)
- 经济研究(24251)
- 技术(24243)
- 业经(22981)
- 财经(21086)
- 问题(19214)
- 经(18354)
- 业(16860)
- 贸(16131)
- 技术经济(15355)
- 国际(14697)
- 世界(14664)
- 商业(13325)
- 统计(13303)
- 图书(13252)
- 理论(12513)
共检索到432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国忠 陈智
一、对四川十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1983年到1992年,四川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2年的379.13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481.2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2%,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1992年分别达到2594.6亿元和141.4亿元,均比1982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庆芳 赵海程 曹瑛
波动、回稳并逐年提升,是"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灾区经济发展十年历程的外在特征。内在的深层次的区域发展差异态势演变是探究和认识灾区经济发展最终趋向的良好切入点。本文在对灾区十年发展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趋异概念和分析方法,探索灾区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内在走向。研究发现,"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省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总体趋向,在符合σ趋同的同时,也存在β收敛趋向,灾区的经济趋同尤其是极重灾区的β收敛尤为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2001年,21世纪的开启之年。这一年,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年"。中国成功申奥,中国也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爱好体育的人们,更不会忘记,中国男子足球队历史性地冲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陈井安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历史演变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钊,余大富
一、建设四川生态大省的有利条件四川在全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社会文化历史,孕育了四川特殊的生态特点,使其拥有建成我国生态大省的良好基础和条件。1.生物种类多,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四川自然条件复杂,垂直自然带发育,因此植物群落种...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宝琛
四川省“九五”及2010年经济发展大思路探讨王宝琛(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610016)1四川省“九五”及2010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1.1到2010年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趋势我国经济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迄今为止虽然经历了四次周期波动,但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卓元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新中国经济实现了又一次重大发展转型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中国经济在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由不全面小康走向全面小康和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十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十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十年。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潜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海军
“十一五”时期将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客观分析了四川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为保证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议采取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等主要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势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彭慧 李妍妍
境外主流媒体在我国"两会"期间就相关经济议题给予了立体化多视角的报道,以"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火车头"等为标题,表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看法,认为中国这个火车头将装上高科技的驱动设备,动力将更加强劲和有持续性。很多境外媒体都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学俊
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开发十年之际,一方面总结自生态区成立以来的规划定位、功能承载和生态治理的一系列措施,已基本完成了生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其作为西安生态补偿区和人口承载区的双重功能;与此同时,浐灞生态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的局面,从而要求生态区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通过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项绿色经济措施的规划与实施,实现浐灞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经济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幸 黄荣哲
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已经从2010年的2900多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48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13%,并且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提高。未来十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实现,而且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席贤
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策略胡席贤今年以及第九个五年计划,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增长方式的变型,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一、加强省级宏观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婷 徐少华
在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出现若干制约因素,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协调稳定。本文首先分析制约因素,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新思路,旨在有力推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四川省 县域经济 发展 新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孝银
四川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20多年来,始终追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在提高经济信息质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四川省中介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文 唐琳 周明芝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 ,加之区位优势突出 ,因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后的 2 0年间 ,四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四川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由四川省著名经济学家辛文教授牵头完成的这个研究报告 ,对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西部省区中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现将该报告发表于此 ,供国家有关部门和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