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7)
2023(7201)
2022(5995)
2021(5840)
2020(4651)
2019(10549)
2018(10198)
2017(19642)
2016(10876)
2015(11768)
2014(11582)
2013(11443)
2012(10861)
2011(9951)
2010(10345)
2009(9676)
2008(9513)
2007(8926)
2006(8341)
2005(7472)
作者
(29972)
(25924)
(25330)
(24402)
(16231)
(12469)
(11447)
(9919)
(9775)
(9301)
(8834)
(8366)
(8215)
(8115)
(8037)
(7801)
(7694)
(7537)
(7244)
(7195)
(6498)
(6479)
(6207)
(6089)
(5972)
(5941)
(5846)
(5507)
(5428)
(5380)
学科
(50983)
(44000)
经济(43951)
(39425)
农业(34498)
管理(23671)
业经(16444)
(16131)
企业(16131)
中国(12869)
农业经济(12414)
地方(11747)
(11662)
方法(11024)
(10868)
(10217)
数学(9942)
(9937)
及其(9909)
数学方法(9765)
收入(9722)
(9691)
农村(9673)
政策(9445)
方针(9098)
发展(8753)
(8739)
(8593)
(8592)
阐述(8592)
机构
学院(153231)
大学(144950)
(66225)
经济(64771)
管理(58430)
研究(55399)
理学(49903)
理学院(49418)
(49022)
管理学(48650)
管理学院(48367)
中国(44563)
农业(36859)
科学(32231)
(29706)
业大(29341)
(29121)
(28440)
中心(27005)
研究所(25418)
(25297)
农业大学(22113)
财经(21521)
(20950)
师范(20816)
(20776)
(19689)
(19553)
经济管理(19271)
(18780)
基金
项目(97958)
研究(78060)
科学(76753)
基金(68789)
(59164)
国家(58423)
科学基金(49244)
社会(49073)
社会科(45935)
社会科学(45926)
(40634)
基金项目(35744)
编号(34822)
教育(33726)
(32429)
(29316)
自然(28953)
成果(28850)
自然科(28223)
自然科学(28218)
自然科学基金(27723)
资助(27186)
(23863)
课题(23490)
(21875)
重点(21622)
(21187)
(20122)
(20027)
发展(19879)
期刊
(86001)
经济(86001)
(57262)
研究(45208)
农业(38867)
中国(36651)
学报(22874)
科学(22597)
业经(21513)
(21355)
金融(21355)
(19344)
大学(18472)
学学(17736)
(17294)
教育(17058)
管理(16786)
农业经济(15057)
农村(14807)
(14807)
技术(12427)
问题(12357)
(10497)
世界(10437)
经济研究(10270)
农村经济(9728)
财经(9623)
经济问题(9516)
社会(8981)
(8249)
共检索到244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加快四川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新世纪四川农村反贫困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进入21世纪,四川农村贫困面临着许多问题,其成因复杂,因此,四川农村反贫困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思路上实现“七个转变”,在措施上着力于制度、产业的创新和环境的塑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方明  屈恩义  王弘  
课题组通过深入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巴中市山区农村,进行居民家庭调查,采用统计方法对山区贫困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山区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收入水平低的问题,还是山区农民和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是山区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封闭落后的综合反映。因此,单纯依赖转移支付的补贴政策和孤立的扶贫项目分散推进政策可能是缺乏效率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联动、协调发展,是我国山区反贫困的根本出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黎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利用四川省东北秦巴山区的阆中市296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查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令人担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检、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经济状况、农户的饮水习惯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文化程度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庆林  
中国的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段庆林1978-1995年间,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和政府开发扶贫,加速了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摆脱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累计有1.85亿农民脱贫。据初步测算,1978-1985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碧玉  
根据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反贫困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从而使广大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凰  宋迎昌  
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桂蓉  
四川藏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国家和四川省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本文从经济社会等指标入手分析了四川藏区的贫困状况,深入剖析了阻碍四川藏区脱贫的主要障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新  沈扬扬  
借助2002—2008年天津市农村家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天津农村整体及不同经济活动类型农户的贫困规模、深度、强度及变化情况,并对政府两次补贴政策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定量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天津农村贫困状况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其中,务农农户的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和贫困强度均远远大于非农经营农户、务工农户和兼业农户;政府2005年和2008年人均300元和500元的补贴对天津农村地区整体上产生的减贫效果非常有限;补贴对务农农户的减贫效果最明显,而对务工农户、非农经营农户与兼业务工农户的减贫效果均不明显;此外,虽然2008年政府提高了补贴的标准,但是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减贫效果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霓  
我国的农村贫困 ,不单是农民收入低 ,它还包含了公共产品在农村的缺乏、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匮乏、土地产权的残缺等。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应尽快赋予农民对于责任田的完全或准完全财产权 ;调整财政支持政策 ;引导各类资本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 ;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保制度 ;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 ,并给予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 ;建立以扶贫资金为主的农村低保制度。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赖景生  
新时期西部农村反贫困,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除了人口数量大分布广之外,还呈现贫困程度深、边境性、民族性与脆弱生态环境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等新的特征。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必须将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其要义之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鹏  余小方  程飞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庆林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若晨  陈基平  赵楠  
文章对我国农村居民的重要群体——外出务工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统计测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内生动力机制进行了劳动力外出动力视角的解读,对2016年我国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测度,进而对多维贫困与劳动力外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非外出户,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外出户更不易于陷入多维贫困之中,这一结果是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体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