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6172)
2022(13812)
2021(12995)
2020(10997)
2019(24895)
2018(24790)
2017(48918)
2016(26428)
2015(29418)
2014(29284)
2013(29181)
2012(26915)
2011(24141)
2010(24427)
2009(22876)
2008(22711)
2007(20394)
2006(18409)
2005(16368)
作者
(75933)
(63323)
(62702)
(59960)
(40252)
(30153)
(28489)
(24691)
(23868)
(22713)
(21378)
(21307)
(20349)
(19972)
(19482)
(19168)
(18664)
(18653)
(18100)
(18091)
(15743)
(15658)
(15311)
(14565)
(14159)
(14135)
(14085)
(13994)
(12733)
(12553)
学科
(111391)
经济(111261)
(103221)
管理(86085)
(84725)
企业(84725)
(48984)
方法(47963)
数学(38382)
数学方法(37948)
业经(34266)
(33048)
农业(32513)
中国(28189)
(23569)
(22942)
财务(22876)
财务管理(22848)
地方(21754)
企业财务(21662)
(20885)
技术(20595)
(20500)
贸易(20489)
(20182)
(19930)
理论(19340)
(19178)
(17708)
(17297)
机构
学院(380793)
大学(375204)
(159824)
管理(157167)
经济(156573)
理学(135421)
理学院(134088)
管理学(132175)
管理学院(131484)
研究(125323)
中国(97292)
(79302)
科学(74679)
(72845)
(71674)
(62798)
业大(58536)
(57836)
财经(57619)
中心(57414)
研究所(56574)
农业(54870)
(52387)
北京(49882)
(47540)
师范(47172)
经济学(46021)
(45991)
(45014)
经济管理(42664)
基金
项目(252575)
科学(200186)
研究(189388)
基金(183774)
(157998)
国家(156524)
科学基金(136133)
社会(120244)
社会科(113722)
社会科学(113690)
(99564)
基金项目(97630)
自然(87401)
自然科(85372)
自然科学(85355)
教育(85041)
自然科学基金(83868)
(81695)
编号(78829)
资助(75267)
成果(63413)
(56147)
重点(55647)
(54984)
(53987)
课题(52767)
创新(49813)
国家社会(48702)
教育部(48202)
人文(48055)
期刊
(185259)
经济(185259)
研究(113322)
中国(71706)
(71098)
管理(59790)
(56255)
学报(54903)
科学(53331)
农业(48078)
大学(42787)
学学(40613)
(38009)
金融(38009)
教育(37627)
业经(35427)
技术(33605)
财经(27906)
经济研究(27566)
(24845)
问题(24369)
(23939)
技术经济(20769)
现代(18903)
世界(18278)
理论(18131)
科技(18086)
(17907)
商业(17824)
(17063)
共检索到570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宜祥  
四川近20 年玉米单产提高56.7% , 总产量增长82.5% , 产需缺口仍大。在四川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 依据不同生态区特点, 适度扩大玉米面积。按市场需要发展多用途品质的优质玉米, 发挥可持续增产优势。调整育种目标, 分别选育超高产高效型, 抗逆稳产、资源高效利用型或多样用途的优良品质杂交种; 扩充优良种质推动育种基础材料创新; 改进育种方法, 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 提高杂交种利用水平, 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开展区域高产高效栽培示范、新型物化栽培技术研究, 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加强育种攻关, 鼓励玉米加工;加强玉米种子监管力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路有  曾国良  
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经济正在迈入"低碳化"的新时代。面对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如何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该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而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汇产业和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悦  邓伟  张少尧  
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互馈关联和交叉耦合的重要特征。如何认知其过程的网络关系已成为响应快速城镇化和乡村转型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乡村振兴所关注的农村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四川省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特征以及网络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8年期间,草地和水田减少的面积最多,其土地利用变化率分别为-0.72%和-0.64%,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呈大幅增加,同时粮食作物产量占比大幅下降,而蔬菜产量占比增加了20.43%;2)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大系统之间互馈关联的特征突出,尤其是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化同相对应的农产品变化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而旱地变化的关联性具有分异性,突出了当前农业结构由粮食向蔬菜与经济作物转型的趋势;3)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网络关联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表现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品与用地类型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最突出,而其余相对较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中富  吴成科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夏中富,吴成科一、四川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农业、轻工业发展不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平衡、协调地发展。“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期间,四川大规模的重工业投资是以抽农业、抑制消费和轻工业发展为代价的,使得长期以来农业自身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玲  
2005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开始攻坚。本文通过对四川农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四川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健  张天辉  
本文从理解干旱的基本含义出发 ,分析了四川盆地干旱的类型及分布、四川干旱成灾特点和危害、形成四川盆地干旱灾害的因素及其成因 ,探讨了干旱的危害程度既受天气背景的影响 ,又与人类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四川地区的抗旱减灾应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重的方针 ,即结合大型水库屯蓄、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作物调整、灾害预警和社会化服务等措施消减灾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敬宇  胥镤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变粗放低效传统农业为高效优质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价值,推进农业产业链形成,促进集约化经营,从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目前,农业物流己成为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把握四川农业物流发展的现状,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对于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正和  杨晓琳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把握四川农业发展的现状,明确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难点及对策措施,对于加快实现四川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文  
文章认为,四川经济结构中的突出问题是:所有制结构不佳,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过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次产业偏高,第二次产业偏低;产业层次低而升级换代慢,严重影响竞争能力;地区之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商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为此,必须在提高加快、加大结构调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明确、具体的调整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如下重要措施:(1)在具体步骤上要从关联度强、影响面广、带动作用大的方面入手,分期、分批进行,切忌搞“一哄而起”或“一阵风”;(2)充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霍丽娅  
本文结合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转龙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分析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收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因地制宜地将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调整为多种经营农业,将会快速地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晶  陈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雷俊忠  刘怡  李勇  谯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俊杰  
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动力和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科学技术对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不够,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路径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