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3)
2023(9315)
2022(7868)
2021(7368)
2020(6217)
2019(14578)
2018(14266)
2017(27944)
2016(15625)
2015(17509)
2014(17705)
2013(17819)
2012(16860)
2011(15250)
2010(15576)
2009(14636)
2008(14626)
2007(13699)
2006(12085)
2005(10808)
作者
(46517)
(39593)
(39362)
(37521)
(24559)
(19156)
(17781)
(15581)
(14752)
(13950)
(13504)
(13058)
(12413)
(12412)
(12258)
(12246)
(12162)
(11465)
(11329)
(11190)
(9995)
(9825)
(9661)
(9135)
(9103)
(8981)
(8785)
(8654)
(8110)
(8041)
学科
(73016)
经济(72963)
(50095)
(46997)
管理(34285)
农业(33237)
方法(29106)
数学(26331)
数学方法(26133)
(25251)
企业(25251)
业经(19968)
中国(19748)
地方(18182)
(15384)
(14198)
(14132)
(13166)
贸易(13159)
(12789)
农业经济(12469)
(11972)
(10144)
(10027)
劳动(10010)
(9761)
发展(9755)
(9740)
银行(9735)
(9547)
机构
学院(230510)
大学(225314)
(98590)
经济(96623)
管理(85191)
研究(80667)
理学(73633)
理学院(72802)
管理学(71542)
管理学院(71124)
(62824)
中国(61648)
科学(50862)
农业(48254)
(46905)
业大(42618)
(42469)
(41481)
研究所(38601)
中心(38135)
(36066)
财经(32994)
(30571)
师范(30273)
经济学(30186)
(29944)
农业大学(29757)
北京(29161)
(28022)
(28009)
基金
项目(152093)
科学(118288)
研究(111434)
基金(108688)
(95204)
国家(94319)
科学基金(79060)
社会(70683)
社会科(66482)
社会科学(66459)
(61581)
基金项目(58386)
(50524)
自然(49718)
教育(49298)
自然科(48435)
自然科学(48418)
自然科学基金(47537)
编号(46781)
资助(43599)
成果(37255)
(35311)
(35237)
重点(34437)
(33777)
课题(31599)
(30965)
科研(29136)
国家社会(29045)
创新(28986)
期刊
(115333)
经济(115333)
(67103)
研究(63116)
中国(47740)
农业(45434)
学报(39872)
科学(36738)
(30767)
大学(30214)
学学(29083)
业经(25567)
管理(24467)
(22716)
金融(22716)
(21664)
教育(19565)
技术(18509)
问题(17334)
财经(16042)
经济研究(15846)
农业经济(14978)
农村(14902)
(14902)
(14633)
(13852)
资源(12880)
世界(12843)
经济问题(12391)
技术经济(11942)
共检索到34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翔  王亚萍  杨春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潜力较大。[结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造第一产业结构,挖掘劳动力就业潜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展劳动力吸纳空间,实现三产互动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翔  王亚萍  杨春  
[目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方法]文章以丘陵低山区遂宁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遂宁市大部分地区很难通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且外出人口众多;第二产业在增加遂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立足于四川省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南江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海芹  刘邵权  郭仕利  谢芳婷  
2008年根据人均工业总产值选取四川省20个典型样本村,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质的400户进行访谈,得到具体的调研数据。从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方面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目前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剩余情况,探讨限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丘区域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1岁;其受教育年限较低,仅为6.64年,刚刚接近于小学毕业水平;而且剩余农业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潜力有限,山丘区域劳动力状况呈现出逼近刘易斯拐点的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孔祥智  
一、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特征 1.数量庞大。2004年末全省总人口8725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6027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宇  
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然过程。四川行政区划调整后,并未改变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大省的基本格局。文章在简要回顾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变化,揭示出其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燕翔  
本文认为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也存在着难得的机遇。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需要采取的对策是 :( 1)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 ,拓展农业就业空间 ;( 2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 ,扩大本地就业 ;( 3)加快城镇化进程 ,构建四川城市网络 ,从根本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4 )把发展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新兴产业来抓 ,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提高劳务输出质量 ;(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 ,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 6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 ,扫除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众多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都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原因 ,归结于中国的农民太多 ,使农业经营的规模不经济 ,相对于农业的产出 ,农业劳动力是低效率的。要扭转这种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张的态势 ,就要努力调整劳动力就业的结构偏差 ,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转移 ,以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充分就业 ,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 ,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制定什么原则 ,做出什么努力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 ,这构成了本文关注和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莎  李盛聪  
我国正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由于农民文化素养偏低、技能缺乏,其在城市的生活、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让转移农民在非农产业顺利就业并具备城市化生活所需技能及素养就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四川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转移速度放缓趋势。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思路,从而提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祥玉  李健  
入世对我国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从四川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在加入WTO 5~10年的过渡期内 ,就业的替代效应将对其构成严重影响。未来 2 0年 ,四川农业生产发展所需劳动力呈下降趋势 ,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是 :(1)目标取向 :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构筑人力资本高地 ,赢得四川竞争优势 ;(2 )路径选择 :技能化为先导 ,城市化为载体 ,工业化为龙头 ,国际化为纽带 ,多元化转移 ,多层化配置 ;(3 )制度安排 :城乡统筹 ,社会保障 ,环境优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欧阳海洪  江文胜  
本文在考察了四川、贵州两省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的基础上 ,着重总结了两省在推动劳务输出方面的基本经验。它们的经验是 ,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 ,并着力整合有利于劳务输出的各种资源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搭建转移平台 ,努力搞好信息服务 ,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输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 ,应建立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流动监测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信息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