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8)
2023(13993)
2022(12123)
2021(11261)
2020(9306)
2019(21277)
2018(21341)
2017(40657)
2016(22107)
2015(24768)
2014(25042)
2013(24953)
2012(23247)
2011(20965)
2010(21088)
2009(19272)
2008(18727)
2007(16221)
2006(14481)
2005(13001)
作者
(64818)
(53606)
(53218)
(50506)
(34194)
(25696)
(24214)
(21082)
(20455)
(19322)
(18321)
(18010)
(17104)
(17020)
(16560)
(16479)
(15871)
(15652)
(15306)
(15214)
(13353)
(13275)
(12965)
(12241)
(11962)
(11938)
(11908)
(11900)
(10824)
(10511)
学科
(96905)
经济(96813)
管理(60473)
(59131)
(47749)
企业(47749)
方法(38094)
数学(32347)
数学方法(31988)
中国(28060)
地方(27188)
(26553)
业经(23194)
(20125)
(19289)
农业(18029)
(16598)
贸易(16581)
(16274)
(15979)
技术(15758)
环境(15428)
(15271)
地方经济(15065)
理论(14949)
(14853)
银行(14814)
(14614)
金融(14613)
(14300)
机构
大学(312343)
学院(312099)
(124866)
管理(124055)
经济(122077)
研究(109658)
理学(106618)
理学院(105392)
管理学(103681)
管理学院(103122)
中国(81163)
科学(68210)
(68143)
(55493)
(55170)
(51103)
研究所(50420)
中心(48721)
(46694)
业大(46497)
北京(43656)
财经(43574)
(43482)
师范(43088)
(40104)
农业(39680)
(39521)
(38395)
经济学(36223)
师范大学(34871)
基金
项目(212641)
科学(166829)
研究(157896)
基金(151607)
(131717)
国家(130583)
科学基金(111820)
社会(98006)
社会科(92888)
社会科学(92867)
(84640)
基金项目(80931)
自然(71849)
教育(71371)
(70725)
自然科(70146)
自然科学(70133)
自然科学基金(68834)
编号(65220)
资助(61860)
成果(52928)
(49867)
重点(47717)
(45917)
课题(45604)
(44566)
创新(41509)
发展(40038)
科研(39807)
项目编号(39778)
期刊
(144033)
经济(144033)
研究(95458)
中国(65421)
学报(47864)
(47589)
管理(47186)
科学(45476)
(39180)
教育(38978)
大学(35892)
学学(33453)
农业(33322)
技术(28356)
(28200)
金融(28200)
业经(25283)
经济研究(22268)
财经(20285)
问题(18805)
图书(18351)
(17452)
(17400)
科技(16216)
技术经济(15540)
理论(15432)
现代(14700)
商业(14580)
资源(14364)
实践(14166)
共检索到47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春  达捷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也给四川的产业结构布局带来了结构性的突变。大灾之后,百废待兴。重振四川经济雄风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为:促进四川产业系统的进一步开放;实施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战略;强化四川产业系统中竞争与协同两种关联作用;抓住机遇,实现三次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华  
产业协同发展需要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来帮助实现,但偏离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的产业政策往往会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四种具体机制,提出三次产业能否实现协同发展有赖于这些机制能否应时充分发挥作用。而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大调整、低碳经济迫在眉睫的形势下,产业政策的设计更加需要依据这些机制的要求灵活包容地开展行业分类管理,运用负向表列供给侧管理和正向表列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企业决策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重阳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基础与条件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视角,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母涛  
旅游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着诸多联系。本文以四川为例,对旅游资源开发如何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关联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研  路世昌  兰玲  
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理论,构建了物流业和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及产业间协同度的评价模型,并以我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对物流业和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以及系统间的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有序度与产业间协同水平高度相关。结论:应加强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特别是与第二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从产业互动和融合的角度推动物流产业的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林  方登科  
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推进力,是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突破口。文章以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视角,分析金融支持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践与主要经验,探讨金融在支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明  刘子琳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生态效益,实现总供求平衡和更好地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更高需求的保证。文章以四川省为例,从四川省的GDP总值和产值构成、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四川省的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的变动趋势,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提出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敏  刘宁  杨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度构架。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可以说是从调整供给结构角度调整经济结构,突出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让与区域圈层产业布局相匹配的产业优先发展,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彬彬  
传统产业分工与布局理论是在工业化框架下的产业"自选择",随着城市化发展,作为产业"环境"的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分化,资源配置能力与结构也出现差异化,环境-产业协同演化要求产业分工与布局适应相应的城市功能。据此,四川产业分工与布局可以同属成都经济圈的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为例,构建基于城市功能的产业分工金字塔的产业分工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铃  王纪入  李志刚  霍志磊  
文章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从指标和区域两个维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2008—2018年各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识别。结果表明,四川省五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和对外开放是当前阻碍五区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环境、城乡协调、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以及文化、医疗福利是五区长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川东北经济区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开放子系统,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子系统成为当前和长期内实现"五区协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奇  
第三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及其与第一(农业)、第二(工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对第三产业的研究也十分缺乏。本文从四川十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入手,以大量的数据对比,实证分析了四川第三产业发展的得失,并进而详细地剖析了制约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最后还提出了在今后一个时期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阳   杨心玫   朱星月  
目的:明确四川省医联体改革对医疗资源供给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效果,为持续推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9—2021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定四川省各市(州)医疗资源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的协同发展程度,并利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测算医联体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协同发展程度的作用效果。结果:2009—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供给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首位集中特征明显;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较高(0.808),耦合协调度则尚处于勉强协调阶段(0.540);医联体改革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资源供给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结论:各地需进一步加大医联体建设力度,通过制定长期医疗资源规划、探索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智  
四川第三产业发展与小康进程相关分析四川统计科研所陈智到本世纪末,中国要达到小康社会。小康的实现将使人民大众跨入一个丰衣足食、安然度日的新时期。本文就四}!D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实现小康之间的关系作些初步分析,以期加快全省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一、四}:I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由合理竞争导致的分工有利于效率提高,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对文化产业的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求更好的区域内分工合作途径,为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趋繁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海燕  陈晓键  熊鹰  
基于协同发展的理论,以珠三角深圳宝安区、东莞凤岗镇、大岭山镇等为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将珠三角产业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调整提高阶段,发现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城镇空间也分别由最初的点状形态逐渐演变为块状形态和面状形态,空间扩展与产业转移的速度及城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由于珠三角初期的产业转移缺乏科学管理和人为控制,造成城镇空间用地比例失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选择和用地集约发展,将承接产业转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用地平衡的关系,促进城镇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