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0)
2023(2310)
2022(1737)
2021(1546)
2020(1081)
2019(2399)
2018(2297)
2017(4332)
2016(2326)
2015(2380)
2014(2312)
2013(2213)
2012(2201)
2011(2027)
2010(2096)
2009(1867)
2008(1810)
2007(1577)
2006(1563)
2005(1394)
作者
(6095)
(5117)
(5056)
(4760)
(3229)
(2374)
(2246)
(1901)
(1871)
(1867)
(1665)
(1653)
(1640)
(1617)
(1552)
(1551)
(1519)
(1460)
(1431)
(1400)
(1259)
(1186)
(1181)
(1173)
(1172)
(1163)
(1151)
(1131)
(1074)
(1049)
学科
(10159)
经济(10149)
管理(7731)
(7330)
(5647)
企业(5647)
地方(4535)
中国(4138)
(3470)
技术(3441)
(3251)
业经(3153)
环境(3123)
技术管理(2465)
(2434)
农业(2335)
地方经济(2322)
(2269)
银行(2269)
(2260)
(2244)
财政(2156)
(2126)
金融(2126)
(2002)
产业(1851)
(1849)
贸易(1848)
(1803)
(1800)
机构
学院(30886)
大学(28919)
(14346)
经济(14084)
管理(11851)
研究(11638)
理学(9847)
理学院(9746)
管理学(9655)
管理学院(9593)
中国(8749)
(7697)
科学(6406)
(5931)
(5541)
中心(5154)
(5102)
财经(4917)
研究所(4869)
(4408)
(4397)
(4388)
(4351)
经济学(4255)
(4067)
(4046)
师范(4008)
北京(3880)
经济学院(3784)
(3779)
基金
项目(19453)
研究(16046)
科学(15784)
基金(13326)
(11163)
国家(11040)
社会(10654)
社会科(10169)
社会科学(10169)
科学基金(9666)
(8512)
基金项目(6892)
(6703)
(6676)
教育(6528)
编号(6433)
发展(5699)
(5583)
成果(5325)
(5102)
自然(5040)
课题(4916)
自然科(4908)
自然科学(4908)
自然科学基金(4828)
(4718)
创新(4684)
资助(4668)
重点(4463)
国家社会(4385)
期刊
(19016)
经济(19016)
研究(11125)
中国(8304)
(5719)
管理(5226)
(4736)
(3978)
金融(3978)
教育(3781)
业经(3780)
科学(3513)
农业(3300)
经济研究(3266)
技术(3058)
学报(2941)
大学(2401)
学学(2273)
财经(2269)
科技(2129)
问题(2120)
(1938)
(1888)
财政(1888)
改革(1771)
(1771)
技术经济(1719)
现代(1686)
商业(1644)
农业经济(1624)
共检索到52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一宏  
绿色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发展路径、方式与初衷目的的有机统一。公共财政与绿色发展紧密联系、共融互动,一方面,绿色发展是公共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公共财政政策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可以推动绿色发展加速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财政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完善促进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着力做好污染防治和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制度与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正>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发展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尽可能好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满洪教授长期从事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是国内最优秀的生态制度经济学家之一。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正>以经济手段促进绿色发展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尽可能好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满洪教授长期从事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是国内最优秀的生态制度经济学家之一。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贫困地区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地区,传统扶贫开发只顾眼前利益,专注经济发展,忽视生态保护。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之间、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途径——绿色扶贫。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是绿色扶贫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财政角度出发,研究分析绿色扶贫的必要性,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政策与建议,探索建立绿色扶贫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对财政转变未来扶贫方式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春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跃  
企业绿色创新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讨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逐年增强的动态持续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中表现更强,且综合示范城市试点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因此,重视绿色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激发资金配置和创新补偿效应,畅通绿色财政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渠道;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绿色财政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制定差异化绿色财政政策,保障政策效果精准发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支出、税收、财政补贴、公共投资、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方式,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已经达到了35亿元的经费规模,比2005年增长了5倍;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已经有130多家企业,90%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0%以上得到了各类科研计划、创新基金和各级政府基金的支持。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绍森  张阳  
地方高校应大力推进在发展理念、学校定位、学科建设、育人模式、办学思想上的转变。大力鼓励支持处于较低层次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优势,错位发展。重点发展能高效服务于地方发展的重点学科专业群体。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一帆  乐菡  
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支持主要依靠财政补贴,长期以来"刚性"、"惠普式"的补贴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关系,还显著地加重了财政负担。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1000亿元,若按照现行的补贴模式,2020年补贴缺口将达到2500亿元到3000亿元。为了减少可再生能源产业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形成良性的市场化发展机制,2017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适应消费结构的高级化需要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打破“绿色壁垒”也需要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可以说 ,经济绿色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拟就我国实施积极的绿色财政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进行阐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付奎   刘锦华  
以项目示范撬动地方配套和企业资金投入,汇聚形成地方环境治理合力,是中国财政环境治理的特色创新。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及多重压力约束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出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撬动”作用;(2)绿色财政示范政策能够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行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重视程度、增加地方配套环保财政资金和强化环境规制力度等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从地方政府面临的多重压力约束来看,财政压力、官员晋升考核压力弱化了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激励效果,公众诉求压力则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4)示范政策对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及非资源型和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优化绿色财政示范政策,推动构建与地方财政兼容的绿色财政协调机制,助推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