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2)
2023(10263)
2022(8731)
2021(8002)
2020(6500)
2019(14544)
2018(14428)
2017(27500)
2016(14712)
2015(16305)
2014(16275)
2013(15881)
2012(14622)
2011(13324)
2010(13787)
2009(12947)
2008(12357)
2007(11156)
2006(10360)
2005(9552)
作者
(40568)
(33894)
(33546)
(32357)
(21493)
(16175)
(15358)
(12927)
(12761)
(12284)
(11654)
(11224)
(10928)
(10650)
(10388)
(10382)
(9911)
(9900)
(9751)
(9577)
(8690)
(8110)
(8106)
(7889)
(7653)
(7495)
(7411)
(7411)
(6853)
(6569)
学科
(76932)
经济(76861)
管理(42221)
(37565)
(30256)
企业(30256)
方法(22564)
地方(20293)
中国(19889)
数学(18930)
(18735)
数学方法(18663)
(16710)
业经(15981)
(14396)
(14388)
地方经济(13524)
农业(12729)
(11114)
贸易(11103)
理论(11051)
(10963)
银行(10953)
(10787)
(10677)
(10661)
金融(10659)
(10465)
(9975)
财务(9944)
机构
学院(210236)
大学(205068)
(94005)
经济(92068)
管理(74772)
研究(71678)
理学(62724)
理学院(61992)
管理学(60883)
管理学院(60478)
中国(55796)
(44500)
(42000)
科学(40184)
(35876)
财经(34365)
(33791)
中心(32752)
研究所(31480)
(30861)
经济学(30300)
(28755)
师范(28515)
(28176)
(27289)
经济学院(26917)
北京(26914)
(25613)
业大(25045)
财经大学(25014)
基金
项目(126581)
科学(99408)
研究(99112)
基金(89257)
(75561)
国家(74886)
科学基金(64407)
社会(63687)
社会科(60232)
社会科学(60219)
(51069)
教育(46183)
基金项目(46134)
编号(41886)
(41148)
自然(37842)
自然科(36925)
自然科学(36917)
资助(36502)
自然科学基金(36233)
成果(35075)
课题(29847)
(29302)
重点(29035)
(27527)
(26323)
国家社会(26003)
(25956)
(25365)
项目编号(25097)
期刊
(120896)
经济(120896)
研究(70507)
中国(43480)
(36120)
管理(30590)
(27690)
教育(26634)
学报(26511)
科学(25455)
(22382)
金融(22382)
大学(20729)
经济研究(20139)
技术(20106)
业经(19536)
学学(19346)
财经(18105)
农业(17882)
(15971)
问题(15237)
(11894)
技术经济(11392)
商业(10543)
国际(9966)
世界(9923)
图书(9913)
统计(9860)
现代(9842)
经济问题(9792)
共检索到33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学清  杨超  
以往关于民工荒的研究都是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之上的,有的学者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四元结构阶段,却鲜有学者在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上对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据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四元经济结构,把其分为四个部门:农村传统部门,农村企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传统部门遭遇民工荒是因为该部门提供给农民工的净收益明显小于农村企业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城市现代部门遭遇的民工荒其实质是技工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花  
自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劳动力短缺后,"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难题,同时"民工荒"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民工荒"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却又能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数量的绝对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即解决"民工荒"难题的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这就导致了"民工荒"难题是无解的,即人口红利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相容的。而如果从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将"民工荒"难题看成是古典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俊霞,王孟欣  
2004年中国一些地区一反过去的“民工潮”,出现了“民工荒”。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认为“民工荒”的产生是由于长期以来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建玲  张洁玲  
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民工荒"特点与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问题症结归于中国产业发展对低端劳动力需求旺盛导致的结果。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趋向老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唯有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在升级过程,一方面提升利润空间,高工资吸引劳动力以缓解"民工荒";另一方面,加强自动化,减弱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同时增强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军  乔航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民工荒"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特殊现象,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重要影响。从经济法的角度剖析我国"民工荒"现象,对于从宏观经济视角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这一理论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却遇到了"民工荒"现实的严峻挑战。因此,在"民工荒"的现实条件下修正和完善二元经济理论,就成为经济理论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皮国梅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一弊端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调整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结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军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的连年出现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1年,"民工荒"现象不仅愈发严重,提前到来,而且扩散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从法学的角度研究"民工荒"现象,剖析农民工的"权利荒",对于系统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化解"民工荒"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冰  石美遐  
"民工荒"已成为普遍现象,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其成因的研究见仁见智。运用供求机制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通过对"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在"加薪潮"背景下,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在考虑户籍因素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减弱,是"民工荒"的原因之二。并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丽宾  
2004年春季以来,不但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甚至在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民工荒”反映的是我国农村适龄外出务工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民工荒”现象除了因大量需求适龄农村劳动力行业的快速增长原因外,存在着诸如政府提高粮价、取消农业税等支农政策导致的“推力”不足,以及由于流入地对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导致的“拉力”不足问题,但根本性因素还是结构性的有效供给总量不足,即真正能够满足流入地企业需求、又能外出就业的人数有限。出现“民工荒”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已经被打破。“民工荒”警示我们,我国经济发展正趋于面临劳动力资源瓶颈,现在就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宏伟  栾文建  周德军  
从"民工潮"到"返乡潮",从"民工荒"到"加薪潮",其背后折射的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就业保障权的缺失。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魏玮  
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基础之上,不完全适合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尤其不能解释民工荒现象。本文依据中国特殊的城乡和区域双重二元经济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人口流动的特殊性,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并以此分析我国产生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