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9308)
2022(8175)
2021(7407)
2020(6554)
2019(15126)
2018(15039)
2017(28309)
2016(16303)
2015(18641)
2014(18990)
2013(18744)
2012(17881)
2011(16210)
2010(16496)
2009(15380)
2008(15528)
2007(14313)
2006(12401)
2005(11124)
作者
(53442)
(44576)
(44477)
(42311)
(28160)
(21584)
(20395)
(17778)
(17008)
(16095)
(15289)
(14910)
(14486)
(14444)
(14434)
(14105)
(13944)
(13276)
(13135)
(12869)
(11686)
(11210)
(11118)
(10302)
(10224)
(10142)
(10019)
(9843)
(9306)
(9279)
学科
(62401)
经济(62323)
管理(42115)
(39698)
(31742)
企业(31742)
方法(29380)
数学(25581)
数学方法(25295)
(18357)
(18297)
(17259)
中国(16584)
(13833)
地方(12541)
业经(12481)
农业(11825)
(11581)
贸易(11577)
(11195)
理论(11007)
(10373)
(10353)
财务(10343)
财务管理(10310)
(10275)
(10244)
银行(10160)
(9837)
金融(9829)
机构
大学(239546)
学院(238082)
研究(89453)
(89245)
经济(87062)
管理(81698)
理学(69550)
理学院(68664)
管理学(67036)
管理学院(66627)
中国(65065)
科学(61383)
(57480)
(52984)
(50003)
农业(46162)
研究所(45892)
业大(45216)
(41694)
中心(39897)
(38535)
北京(33518)
财经(32543)
(32268)
(31526)
(31492)
师范(30978)
(29950)
农业大学(29771)
技术(29606)
基金
项目(159383)
科学(119856)
基金(110875)
研究(108288)
(102032)
国家(101184)
科学基金(81298)
(64597)
社会(63528)
社会科(59760)
社会科学(59736)
基金项目(58091)
自然(55705)
(55439)
自然科(54312)
自然科学(54286)
自然科学基金(53300)
教育(50471)
资助(46970)
编号(43902)
重点(37671)
成果(37179)
(34702)
(34121)
计划(33805)
课题(32388)
(32232)
科研(31748)
科技(31385)
创新(30240)
期刊
(100222)
经济(100222)
研究(66517)
学报(53760)
(51825)
中国(50760)
科学(43009)
大学(37967)
学学(36098)
(34415)
农业(34242)
管理(28892)
教育(27596)
技术(20110)
(19412)
金融(19412)
(19308)
财经(16501)
业经(16427)
经济研究(16212)
(14834)
业大(14808)
(14207)
问题(13453)
科技(12230)
农业大学(12138)
林业(12055)
图书(11762)
技术经济(11109)
统计(11040)
共检索到35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云  张国君  路超  刘书文  
对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部位叶片的粗蛋白质、Ca、P等常规营养成分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氨基酸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在生长时期极显著高于叶片变色期,中性洗涤纤维在7月15日显著低于10月5日;7月15日不同部位叶片的营养成分中,上部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及P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片,而粗纤维、粗灰分及Ca含量则是下部叶片高于上部叶片;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均含18种氨基酸,其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在生长时期较苜蓿草粉高或与之相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何存成  孙宇涵  贺佳玉  
为了探索四倍体刺槐叶片不同叶龄的营养价值、叶层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形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叶片开始生长每隔10d对四倍体刺槐1个叶龄期叶片进行叶形测量并采样进行叶绿素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叶片的营养价值在45d叶龄前较好,相同叶龄叶片的营养价值是生长中期高于生长末期;35~45d叶龄的叶层生物量达到了最高;幼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低,随着叶龄的增长,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达到高峰,随后叶子衰老,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同叶龄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也存在差异;叶片形状在20d叶龄前生长迅速,其后生长缓慢;叶龄与叶片粗脂肪、粗灰分、钙含量、叶长和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刘书文  姜金仲  田砚亭  
测定了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不同时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用氨基酸分(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对其氨基酸营养进行评价,并结合其生物量对最佳刈割时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时期的粗蛋白1、8种氨基酸总量和12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且呈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必需氨基酸分(AAS)均较高,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对牛、猪、鸡、鸭、鹅、草鱼、对虾和羊8种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4个时期之间无差异,均大于0.86,可作为这些动物的优良植物饲料蛋白源;在7月中下旬其生物量和营养达到了最佳结合点,适宜采摘或刈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李方平  徐兆翮  孙宇涵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根当年茎的总重和叶重分别达1 138和637 g;不同树龄的株高、总重、叶重和茎叶比也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生树龄的总重为2 230 g,远高于3年根当年茎,但其叶重仅为603 g,稍低于3年根当年茎;当年生植株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达225.45 g/kg,极显著高于2年根当年茎、3年根当年茎、4年根3年茎和5年根4年茎(P<0.01),而后4个根龄之间叶片粗蛋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徐兆翮  孙鹏  袁存权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茜  罗梅  夏雪岩  
对约翰逊草、四沈甜、四6A及其杂交后代饲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高粱与约翰逊草杂交种及分离世代粗蛋白在孕穗期达到最高,粗脂肪含量以抽穗期最高,单位能量值和单株生物产量以抽穗期最高。综合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认为,抽穗期有效养分含量较高,能量达到最大值,为刈割的最佳时期。四沈甜×约翰逊草杂交种粗蛋白含量在8%~10.3%,F3达到10.36%。为开展高粱与约翰逊草杂交选育优质饲料作物提供参考及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君  袁存权  汪洋  李云  徐兆翮  孙鹏  
为了比较刺槐无性系间的营养差异,分析19个3年生刺槐无性系(6个来自于国内,3个来源于匈牙利,10个来源于韩国)的叶片粗蛋白质、纤维、钙、磷、单宁和18种氨基酸含量,利用必需氨基酸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刺槐无性系叶片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钙和磷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仅无性系K4、K5、A、B和G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刺槐2N(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春娟  原现军  董志浩  李君风  陈雷  王思然  白云峰  邵涛  
[目的]探讨葡萄糖、糖蜜和乳酸菌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对照组(C)、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组(L)、乳酸菌+葡萄糖组(L+G)、乳酸菌+糖蜜组(L+M),分别在青贮后7、14、30、60 d开窖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乳酸产生和p H下降缓慢,致使青贮结束时,各组具有较低的乳酸(3.3218.39 g·kg-1)与较高的pH值(4.885.66),但各组仅检测到极微量的丁酸(小于2 g·k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怡  沈应柏  罗晓芳  
Differences in drought tolerance were studied among three strains of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 L.) clones(one-year-old micropropagated K2,K3 clones and a common diploid clone CK) under simulated natural drought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s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s desig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乔谦   程甜甜   燕语   于永畅   武冲   刘庆忠   张林   刘燕  
【目的】全面分析与评价青檀叶片的饲用营养价值,为青檀用作木本饲料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10个青檀无性系进行叶片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组分和含量、氨基酸成分和含量的测定,并采用质量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其饲用特性。【结果】1)不同青檀无性系叶片各营养成分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介于10.15%~24.36%,平均为17.60%,其中‘福缘’(24.36%)和‘WT’(24.33%)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介于7.98%~11.45%,平均为9.31%;粗纤维含量较低,平均为4.08%;无氮浸出物含量平均为49.6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最大,介于17.76%~67.67%,平均为45.51%;酸洗洗涤纤维含量的差异较小,平均为24.07%;全磷和钙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73 3%和5.863 3%;单宁含量远低于拒食标准,平均为2.926 0 g·kg~(-1)。2)饲用质量评价指标无性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10个无性系中有4个达到美国牧草和草地协会(AFGC)干草1级标准,分别为‘WT’、‘金玉缘’、‘慧光’和‘巨龙’。3)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法(APC)评价认为,‘大叶’、‘巨龙’和‘青龙’叶片抗氧化能力强,‘无量’、‘金玉缘’和‘慧光’叶片抗氧化能力弱。4)青檀叶片总类黄酮和5个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无性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具有筛选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基础;总类黄酮含量平均为9.92 mg·g~(-1),5种物质中绿原酸含量最高(710.96μg·g~(-1)),其次是异鼠李素(27.12μg·g~(-1)),儿茶素(16.53μg·g~(-1))、槲皮素(9.09μg·g~(-1)),咖啡酸含量极低,仅为1.73μg·g~(-1)。5)检测到18种游离氨基酸和19种水解氨基酸,平均总量分别为47.87 mg·g~(-1)和108.20 mg·g~(-1),且总含量在无性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两类氨基酸组分中均以异亮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结论】青檀叶片具有粗蛋白、粗脂肪、钙含量高,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单宁含量低的特点,饲用评价指标综合等级达到1级标准,具备发展成为优良木本饲料树种的物质基础;初步筛选出‘WT’、‘福缘’和‘巨龙’ 3个优异无性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雅轩  孔德馨  雷培  董坤  张毓  董畅  徐永清  孟凡娟  
【目的】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生长的影响,为发展四倍体刺槐的广泛种植奠定基础。【方法】以大田中的2年生的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施用EM生物菌肥后对刺槐的基本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呼吸作用参数的影响,为刺槐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施肥的刺槐比未施肥的长势更好且较为粗壮。相对于二倍体而言,四倍体叶片颜色表现为更深且更饱满,长势更高且株幅更大。施肥后2种刺槐的株高、株幅、地径、叶长、叶宽、叶绿素均发生显著增长(P <0.05),呼吸作用的相关数据总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以及细胞色素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随着施肥后时间的延长,各组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施肥后的刺槐呼吸作用显著优于未施肥的刺槐,四倍体刺槐显著优于二倍体刺槐。整体来看四倍体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二倍体刺槐,与施肥前的四倍体和二倍体刺槐相比,存在株高分别增长42.60%、74.56%,地径分别增长99.80%、85.53%,叶片增长65.30%、75.94%等现象,并且施肥的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未施肥的刺槐。【结论】综上所述,四倍体刺槐施肥后在形态生理指标上优于二倍体刺槐,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菌肥对刺槐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飞飞  凡杰  李庚虎  简纯平  李开绵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差异蛋白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两者叶片存在的差异以及其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木薯嫩叶、根尖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观察对华南8号四倍体诱导株系进行鉴定,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叶片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采用95%乙醇直接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用Imaging-Pam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结果均显示,诱导得到SC8多倍体株系为四倍体株系;得到的13个差异蛋白质点中上调表达12个,下调表达1个;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路超  崔彬彬  黄禄君  孙鹏  张国君  李云  
为揭示同源四倍体花序的遗传变异机制,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的花序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二倍体刺槐相比,同源四倍体刺槐的花序长度没有明显变化,但着生的小花数量明显提高;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不同位置小花的发育呈现不同步性;分别从同源四倍体刺槐与二倍体刺槐中克隆出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FY和TFL1的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其同源性分别达到98.44%和98.00%,而去甲基化剂5-acazC能够明显抑制变异花序的形成和促进花序提前开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聪  张晨星  赵汗青  刘欣茹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以四倍体酸枣组培苗为材料,优化其组织培养体系并构建适宜的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种质的保存、推广以及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秋水仙素加倍获得的酸枣同源四倍体种质为材料,设计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索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于四倍体酸枣的增殖、生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1)当四倍体酸枣以带顶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2 mg/L+TDZ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8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至大田,成活率可达93.33%。(2)诱导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IBA 0.3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在该培养基上叶片可通过直接再生途径再生出不定芽。(3)再生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叶脉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在预培养8~12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四倍体酸枣组培体系,并成功建立了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同时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过程进行组织学研究,为酸枣多倍体培养体系完善以及后续多倍体种质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高丽红  
测定了在18℃的生长箱内培养的5个白菜同源四倍体及2个二倍体品种子叶期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耐寒生态型四倍体品种的PER和EST比相应二倍体品种增加1~2条特有的酶带,SOD谱带无显著的差异;耐热四倍体品种则相反,3种酶带皆较二倍体品种减少1或2条。对3种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同生态型和染色体倍数相同的品种归为同类,与按表型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