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8)
2023(13479)
2022(11459)
2021(10526)
2020(8868)
2019(20236)
2018(20179)
2017(38097)
2016(21437)
2015(24190)
2014(24694)
2013(24363)
2012(23558)
2011(21612)
2010(22183)
2009(20363)
2008(20659)
2007(19008)
2006(16658)
2005(15438)
作者
(67554)
(56608)
(56285)
(53492)
(36209)
(27337)
(25781)
(22066)
(21548)
(20531)
(19488)
(19159)
(18470)
(18266)
(18063)
(17404)
(17362)
(16705)
(16537)
(16226)
(14512)
(14388)
(13958)
(12984)
(12833)
(12765)
(12724)
(12647)
(11737)
(11647)
学科
(92036)
经济(91930)
管理(55326)
(53981)
(41184)
企业(41184)
方法(35889)
数学(30929)
数学方法(30573)
中国(27955)
(27172)
地方(24774)
(22550)
(21649)
业经(19976)
(18853)
农业(18175)
(16986)
银行(16937)
(16647)
金融(16638)
(16405)
贸易(16395)
(16361)
(15783)
理论(14653)
(14092)
环境(13678)
地方经济(13498)
技术(13372)
机构
学院(317098)
大学(316126)
(124832)
经济(121893)
研究(118775)
管理(110646)
理学(93493)
理学院(92214)
管理学(90257)
管理学院(89676)
中国(88553)
科学(76942)
(69818)
(66300)
(64201)
(59324)
研究所(58361)
中心(53234)
农业(52376)
业大(51814)
(51288)
财经(45866)
(44902)
北京(44353)
师范(44325)
(42222)
(41383)
(40924)
(38835)
经济学(38053)
基金
项目(204924)
科学(157857)
研究(146369)
基金(144047)
(128130)
国家(127016)
科学基金(105171)
社会(89267)
社会科(84345)
社会科学(84319)
(82677)
基金项目(75709)
(69934)
自然(68393)
教育(67892)
自然科(66766)
自然科学(66730)
自然科学基金(65520)
资助(59818)
编号(59793)
成果(50668)
(49125)
重点(47701)
(44520)
课题(43797)
(41935)
创新(39353)
计划(39344)
科研(39328)
发展(38432)
期刊
(146841)
经济(146841)
研究(95150)
中国(70392)
(62077)
学报(59783)
科学(51336)
(45989)
大学(43408)
农业(41856)
学学(40960)
管理(40358)
教育(39897)
(31996)
金融(31996)
技术(27490)
业经(25024)
经济研究(23359)
财经(22802)
(22050)
(19618)
问题(19597)
(17639)
业大(15702)
图书(15521)
(15245)
技术经济(15184)
科技(15113)
商业(14553)
统计(14424)
共检索到492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茜  严东辉  王凯英  李鸿昌  任菲  
[目的]内生真菌紫胶囊盘菌(菌株NRRL 50072)首次被发现能产生石化燃料类似成分的挥发性有机代谢产物,这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囊盘菌属的真菌是否都具有该类代谢属性需要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组织表面消毒分离囊盘菌不同菌株,经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明确亲缘关系,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EM-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结果]不同囊盘菌菌株均能产生挥发性烃、醇、酯、醛、酮和酸等代谢产物,但产物存在高度的多样性,即使近缘的菌株之间其挥发性产物也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铭   朱帆   张辉   程元   谢宪   张星耀   梁军  
[目的]解析生防菌株森吉木霉M75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森吉木霉(Trichoderma songyi)M75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成分解析,并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从森吉木霉M75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包括醛类、萜类、酮类、烷烃类、芳烃类、酯类等。其中6-戊基-2H-吡喃-酮(6PP)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18.56%,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抑制效果最好的化合物是芳樟醇,相对含量为5.86%,并且芳樟醇的抑菌谱较广,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金黄壳囊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tica)和链格孢(Alternria sp)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达到70.00%以上。[结论]木霉属真菌普遍具有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本研究成功解析了森吉木霉M75菌株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木霉的抑菌机制及抑菌物质的代谢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利用木霉属真菌开发生物防治剂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启文  宁莉萍  王杰  杨了  李静  王天石  
【目的】研究非洲崖豆木(Millettia laurentii)的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分析其木材挥发性气体的化学成分,为非洲崖豆木的准确识别和木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崖豆木为研究对象,借助仪器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密度、组织比量进行观察与测量;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非洲崖豆木木材的挥发性气体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非洲崖豆木宏观特征表现为材色黑褐色,光泽感不强,无明显香味,早晚材区分不明显;管孔肉眼下清晰可见。微观特征为散孔材,导管横切面圆形或卵圆形,导管腔内含有少量树胶,木射线和薄壁组织内不含油细胞,射线组织为同形单列及多列,偶见单列。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组织比量分别为2.85%,18.11%,20.70%和58.34%。从非洲崖豆木挥发性气体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结论】非洲崖豆木木材构造特征明显,密度较大;木材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金顺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in flower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and extraction respectively from steam and water residue,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GC-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s from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金顺  王新风  薄莹莹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of Paeonia veitchii roots were extracted respectively from steam and water residue by using water steam distillation,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against 6 bacteria(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sp.,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房玉林  张莉  宋建强  宋士任  薛飞  常微  王华  
The volatile compounds of Rubus idaeus fruits and the wines made by tradional technology in small containers were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85 kind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 in 4 samples altogether and the number of volatile compounds found in fruits, raw wine, and wi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国宾  薛红芬  汤晓莉  杨明挚  陈善娜  陈小兰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6种化合物,光下41种,暗下39种,其中24种为共有物质。暗下生长较光下生长的铜绿微囊藻中,醇类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光下47.69%下降为暗下5.19%),烷类、烯类、苯类物质略有下降;而酸类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光下为0.78%,暗下为12.93%),酮类、胺类、酯类所占比例也明显上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广  刘长江  侯冬岩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测得南果梨果心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为0.25 %,用GC/MS法从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并确认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依兰烯(29.78 %) ,2,6 -二甲基 -6-(4-甲基 -3-丙烯基)双环[3.1.1]庚 -2 -烯(9.53 %) ,1-甲基 -4-(5 -甲基 -1-甲烯基 -4-己基)环己烯(6.43%)等 ,占总检出量的80.6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洋  冯永忠  王得祥  吕迪  徐勇  
【目的】探究西安市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成分组成,为园林树种的科学配置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循环吸附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白皮松、油松、侧柏、云杉以及雪松的挥发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树种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白皮松VOCs包括8类32种,油松释放的VOCs为8类38种,侧柏VOCs包括6类29种,云杉中检测到的VOCs为7类19种,雪松VOCs则包含8类36种;5种园林树木均含有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烃类和芳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均达到70%以上;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欧昌荣  薛长湖  汤海青  徐大伦  林洪  
采用改进的动态顶空技术捕集、浓缩鱼油挥发性成分,并通过GCMS分析鉴定其中45个成分,结果表明,其中14个为饱和、不饱和醛类,8个为饱和、不饱和酮类。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形成鱼油异味的主要成分。通过GC分析评价鱼油储藏过程中的感观变化和氧化,结果表明,GC分析的总峰面积能够指示鱼油的气味强度和氧化程度,并和感官检验结果一致。凹凸棒黏土处理鱼油取得较好脱色脱臭效果,其脱色脱臭效率分别为86.2%和84.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祥   闫朋进   王焕   李杰峰   刘凯莹   柳淑芳   庄志猛  
为研究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寻找高生物胺鱼类适宜的储存方式,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两种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及典型高生物胺鱼类——鲐(Scomber japonicus)和鳀(Engrauli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腐败过程中pH、生物胺含量和挥发性气体等指标,并对生物胺含量进行Logistic分析和对挥发性气体进行线性判别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冷冻条件(-20℃)储存鲐和鳀最为适宜;冷藏条件(4℃)下,两者储存不宜超过3 d;室温条件(25℃)下,鲐储存超过18h,鳀储存超过12h,风味和安全性都会有较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pH、生物胺和挥发性气体指标对监测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进程的可靠性,并探讨了尸胺作为鳀腐败阶段标志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评价高生物胺鱼类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对预防高生物胺鱼类中毒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超桦  平野敏行  铃木健  白井隆明  
新鲜鲫具有以草腥味、泥土味等混合的气味 ,其强度以内脏最强 ,皮次之 ,肌肉最弱。采用GC -嗅觉感官试验和GC -MS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同鲫特征气味最为相关的成分为己醛 ;其他相关物质有 1-戊烯 - 3 -酮、2 ,3-戊二酮、1-戊烯 - 3-醇、反 - 2 ,顺 - 4-庚二烯醛、1-辛烯 - 3-醇、1,5 -辛二烯 - 3 -醇等C5~C8的羰基化合物和醇类。鲫的鱼皮和鳃的粗酶液中存在着类脂肪氧合酶活性 ,由底物花生四烯酸生成 3种C8挥发性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  张越  陈姗姗  赵春波  赵靖  宋述尧  
【目的】明确东北地区扁豆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筛选主要风味物质,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东北扁豆果荚热加工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未经热加工的东北扁豆青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种,其中醛类10种、醇类6种、酮类及酯类各8种、烃类3种、羧酸类及杂环类各2种、酚类1种;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壬醇(相对含量为27.46%)、青叶醛(21.75%)、己醛(8.04%)、2,5,5-三甲基-2-环己烯酮(4.89%)、反-2-壬烯醛(4.14%)等。从热加工后的东北扁豆熟荚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曦  刘玲  童华荣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质谱联用(SPME-GC/MS)对15个来自云南的普洱茶生茶样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比较了15个样品在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类型上的差异。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萜品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顺式茉莉酮,α-柏木烯等是普洱生茶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构成成分;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15个茶样被分成了5类,其中第2类和第3类之间的距离最远,而这两类在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种类上区别也最大。结果表明,用类别间的距离差距可以清晰的表示每类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辉秀  胡增辉  冷平生  王文和  徐芳  赵静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百合(Lilium spp.)花挥发物的组成成分与释放量,寻找百合关键致香成分。【方法】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ATD-GC/MS(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4个杂种系7个品种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试验共检测出64种化合物,属淡香型的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的3个品种含有39种,属浓香型的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的4个品种含有54种。不同香型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烷烃类化合物释放量较高,主要成分为2-乙基-1-己醇、乙苯、邻二甲苯、2,2,4,6,6-五甲基庚烷、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