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1)
2023(11318)
2022(10133)
2021(9578)
2020(8141)
2019(18790)
2018(18813)
2017(35665)
2016(19923)
2015(22557)
2014(22457)
2013(22233)
2012(20667)
2011(18559)
2010(18318)
2009(16879)
2008(16432)
2007(14472)
2006(12654)
2005(10960)
作者
(61444)
(50947)
(50817)
(48059)
(32446)
(24755)
(22896)
(20266)
(19503)
(18320)
(17582)
(17150)
(16294)
(16145)
(16008)
(15783)
(15729)
(15402)
(14546)
(14539)
(12985)
(12504)
(12426)
(11599)
(11571)
(11470)
(11327)
(11148)
(10439)
(10265)
学科
(74298)
经济(74207)
管理(55251)
(51479)
(43733)
企业(43733)
方法(36398)
数学(31158)
数学方法(30693)
(21277)
(19216)
中国(18889)
(18553)
业经(16152)
地方(14793)
理论(13773)
(13167)
贸易(13160)
(13028)
(12780)
(12757)
农业(12729)
(11905)
财务(11841)
财务管理(11815)
技术(11731)
环境(11643)
企业财务(11190)
教育(11000)
(10672)
机构
大学(284892)
学院(281035)
管理(108212)
(101753)
经济(99265)
研究(98537)
理学(94052)
理学院(92918)
管理学(90899)
管理学院(90451)
中国(70956)
科学(67844)
(62547)
(55825)
(52250)
业大(49284)
研究所(48243)
(45673)
农业(44611)
中心(43824)
(40815)
北京(39486)
(37409)
师范(36904)
财经(36852)
(35704)
(33532)
(33365)
技术(32320)
(30855)
基金
项目(198928)
科学(153652)
基金(143148)
研究(137526)
(128567)
国家(127541)
科学基金(106959)
社会(82289)
(78485)
社会科(77670)
社会科学(77642)
基金项目(76324)
自然(74351)
自然科(72599)
自然科学(72576)
自然科学基金(71229)
(67458)
教育(62805)
资助(59880)
编号(55252)
重点(45224)
成果(44840)
(42382)
(41765)
(40938)
计划(39838)
科研(39171)
课题(38684)
创新(38254)
大学(36363)
期刊
(110575)
经济(110575)
研究(79438)
学报(57225)
中国(53790)
(50872)
科学(48958)
大学(41015)
管理(39964)
学学(38731)
农业(35358)
(33664)
教育(32039)
技术(23492)
(20661)
金融(20661)
(18856)
财经(17505)
业经(17326)
经济研究(17048)
图书(16628)
业大(15739)
科技(15304)
(15061)
(14842)
理论(14096)
问题(14048)
林业(13284)
技术经济(13223)
实践(13134)
共检索到40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  李洪  周游  胡威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19%嗪胺灵乳油在广东、广西地区西瓜田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嗪胺灵的最小检出量为5.0×10-3ng,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010 mg/kg;嗪胺灵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1.81%~101.45%和77.63%~100.2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7%~3.59%和4.08%~10.43%,其结果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嗪胺灵在广东和广西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2、4.52 d,在西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1、1.90 d;嗪胺灵在西瓜中的降解较土壤中的快,属于易降解农药(T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  张运红  陈迪勤  胡红青  庄光泉  
在(28±1)℃条件下,将Bt蛋白添加到黄褐土、红壤、砖红壤、潮土中,利用ELISA检测土壤的Bt蛋白残留动态,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Bt蛋白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Bt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分为3个阶段:Bt毒素初期大量释放、前期大量快速降解和中后期极少量稳定降解。其中,Bt蛋白的降解速度为黄褐土>潮土>红壤≈砖红壤。不同含量的Bt蛋白在同一土壤中降解趋势也各有特点,红壤的残留动态与上述3个阶段趋势一致;而黄褐土虽然也有3个阶段,但残留峰值出现时间不完全一样;砖红壤不完全有以上3个阶段,不同Bt蛋白含量的残留曲线走势特点各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陈智东  尤玉珍  刘帅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荣彩  陈莉  陈家梅  夏福利  余苹中  
2000~2001年分别在北京市郊区和武汉市郊区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效成分毒死蜱在小麦上的半衰期为2.5~4.2 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3.7~9.5 d;在用量375~750 g/hm2、施用1~2次的情况下,小麦麦粉中残留量为未检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炼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为评价福美双在川麦冬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川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川麦冬喷施福美双比较安全,在有效成分含量900、1800 g·hm-22种剂量下,福美双在川麦冬茎叶上的半衰期为2.32~2.5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9~4.63 d,喷施后1 h到30 d在川麦冬根部均未检测到福美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冉  魏瑞成  刘铁铮  王恬  
研究了肉鸡经由饲料摄入不同剂量金霉素后其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排泄物中金霉素残留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肉鸡分别摄入含金霉素204.23 mg.kg-1和589.66 mg.kg-1饲料,分别有62.37%和79.84%的金霉素被排入排泄物;排泄物中的金霉素残留浓度分别在6和8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到50和72 h分别降到检测限以下。金霉素在鸡排泄物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937)。排泄物中金霉素的降解方式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和光解,并且与排泄物中金霉素含量有关,金霉素含量越高,降解半衰期越长。灭菌和避光处理明显减缓了金霉素的降解速率,灭菌兼避光处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麦铭  尤玉珍  程运斌  
稻思达(Oxadiargyl),化学名称为5-特丁基-3-[2,4-二氯-5-(炔丙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3H)-酮。这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恶二唑酮类芽期选择性除草剂。其杀草活性极高,在杂草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对水稻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九雪  钱传范  申继忠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在苹果中消解快,但在土壤中消解相当慢;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2.3d和15~26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硫丹175mg·L-1和350mg·L-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5~30d,硫丹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射凤  周游  张家俊  隋莹  杨红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别建立了水、土壤和小麦中同时检测阿特拉津和草萘胺残留量的前处理方法。对水样,用LC-18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净化和富集;对土壤样品,以丙酮与水(体积比3∶1)混合溶剂为提取剂振荡提取,再用LC-18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和净化;对小麦样品,以丙酮与水(体积比3∶1)为提取剂振荡提取,石油醚萃取去杂,再用LC-18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和净化。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阿特拉津和草萘胺的线性范围为0.05~8.0 mg·L-1,两种农药的相关系数(R2)均为1.000 0,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2和0.03 mg·L-1。水样中阿特拉津和草萘胺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程薇  成冰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对(14)~C-绿磺隆结合残留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绿磺隆在土壤(旱地条件)中的结合残留甚为明显。不同土壤间差异显著,随时间延长,结合残留呈增长趋势。室内暗培养的黄棕壤,101 d时,结合残留率为25.06%,红壤为15.46%,黄潮土为10.17%;202 d时,黄棕壤为34.40%,红壤为32.27%,黄潮土为20.87%。室外自然条件下与室内培养基本一致,由(14)~C-绿磺隆处理的黄棕壤室内培养202 d(相当于一个麦季),结合残留率为34.40%,室外自然条件下215 d时为33.71%。(2)绿磺隆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物对作物(水稻和豌豆)是有效的,超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敏  戴荣彩  余平中  陈莉  夏福利  
研究了小麦茎叶、籽粒和土壤中辛硫磷残留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仪器最小检出量为0.5 ng;当小麦籽粒和土壤中辛硫磷的添加浓度为0.02,0.2,2 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8%~98.9%,变异系数为0.8%~5.7%,最低检测浓度为0.02 mg/kg;当茎叶中辛硫磷的添加浓度为0.04,0.4,2 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7%~95.8%,变异系数为0.5%~5.9%,最低检测浓度为0.04 mg/kg。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限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韶松  陈静  唐旭斌  
连续2a的消解动态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28~5.73d和7.05~8.98d,施药后30d残留量分别在0.012 8mg/kg和0.358 2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剂量分别作2次和3次2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d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307 8 mg/kg和0.762 1 mg/kg,均低于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帆  楼根林  张忠俊  高劲  王运浩  冯耳元  苏德林  叶泽万  王其嵩  
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采用推荐剂量对养鱼稻田喷雾后,其在中稻、鱼和水体中呈指数型消解模式,半衰期(T1/2)分别为8.62、2.97和3.70天。在水稻生长期施用2次,后一次施药距收期为30天时,稻米、鱼肉中残留均低于糙米的最大残留值(MRL值),施用是安全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