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1)
2023(10566)
2022(9537)
2021(8930)
2020(7662)
2019(17830)
2018(17702)
2017(34166)
2016(18707)
2015(20858)
2014(20602)
2013(20602)
2012(18652)
2011(16802)
2010(16580)
2009(15032)
2008(14422)
2007(12319)
2006(10624)
2005(9178)
作者
(55144)
(45550)
(45227)
(43096)
(29038)
(21944)
(20586)
(18101)
(17434)
(16164)
(15678)
(15235)
(14355)
(14279)
(14093)
(13981)
(13873)
(13508)
(13025)
(12973)
(11472)
(11111)
(11104)
(10336)
(10245)
(10170)
(10087)
(9903)
(9244)
(9144)
学科
(71974)
经济(71903)
管理(49905)
(47325)
(39529)
企业(39529)
方法(35223)
数学(30580)
数学方法(30202)
(18622)
(17809)
中国(17380)
(16074)
业经(15489)
地方(14558)
理论(12782)
农业(12478)
(12361)
贸易(12355)
(11955)
(11543)
环境(11206)
技术(11152)
(10885)
教育(10419)
(10332)
财务(10266)
财务管理(10250)
(9983)
企业财务(9707)
机构
大学(261269)
学院(258117)
管理(103641)
(96436)
经济(94275)
理学(91088)
理学院(90039)
管理学(88268)
管理学院(87820)
研究(86978)
中国(61051)
科学(58169)
(55843)
(48002)
(44569)
业大(44259)
(41687)
研究所(41259)
中心(38565)
农业(38032)
(36457)
北京(34825)
(34512)
财经(34273)
师范(34134)
(31412)
(31261)
(29653)
技术(28877)
师范大学(27781)
基金
项目(186379)
科学(145204)
基金(134469)
研究(132359)
(118604)
国家(117639)
科学基金(100267)
社会(80875)
社会科(76601)
社会科学(76578)
(74064)
基金项目(72363)
自然(67791)
自然科(66214)
自然科学(66196)
自然科学基金(64957)
(62372)
教育(60826)
资助(55413)
编号(53702)
成果(43322)
重点(41649)
(40065)
(39158)
(38706)
课题(36961)
科研(36241)
创新(36025)
计划(35250)
大学(34447)
期刊
(100589)
经济(100589)
研究(72516)
学报(48241)
中国(47048)
(43007)
科学(42159)
管理(36651)
大学(35334)
学学(33158)
教育(30131)
农业(30127)
(29742)
技术(22006)
(17028)
金融(17028)
业经(16517)
经济研究(15979)
财经(15712)
(15487)
图书(15378)
科技(14033)
(13263)
业大(13234)
(13214)
问题(12971)
理论(12922)
技术经济(12339)
实践(12118)
(12118)
共检索到362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红  吴元华  朱春玉  杜春梅  
对嘧肽霉素又一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及理化性质测定。此活性组分耐高温,100℃处理1h活性不变,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吸湿性较强,160℃分解。经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分子量为1008,不同于已知的核苷类抗生素,为该活性物质的进一步提取精制和结构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丹  王春梅  吴元华  
针对自主研制的抗病毒农药嘧肽霉素复配制剂06,以普通烟NC89为试材,通过比色法和生物学测定法研究了4种处理(接种TMV,接种TMV前24h喷06,接种TMV后马上喷06,接种TMV后24h喷06)烟株体内病毒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嘧肽霉素复配制剂06对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其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同时对4种处理(接种TMV,TMV与06混合接种,喷施06不接种,对照)烟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嘧肽霉素复配制剂06可使烟株CAT、POD、PAL、PPO的活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酶活高峰集中表现在4~10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宋凌云  崔保安  胡功政  贾艳艳  郭显坡  
通过PCR技术从罗曼鸡肝脏基因组中扩增鸡α干扰素(ChIFN-α)全基因,并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IFN-α基因全长为582 bp,亚克隆其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89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使ChIFN-α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的T5启动子下并同6×His(多聚组氨酸标签)-Tag融合。经酶切和PCR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QEChIFN-α构建正确;将pQEChIFN-α转化大肠杆菌M15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证实表达出分子质量为19.80 kDa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在Ve...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瑞兵  王艳  魏建超  陈溥言  
亚克隆犬α1干扰素(Ca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转移重组载体pPICZα-A-CaIFN-α。pPICZα-A-CaIFN-α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转化子经PCR分析鉴定后利用甘油增菌和甲醇诱导,实现了CaIFN-α1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104,比其推导结果(约1.9×104)大,推测可能是发生了糖基化。酵母分泌表达的CaIFN-α1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约为1.45×106U·mL-1,蛋白含量约为96mg·L-1,比活性为1.49×107U·m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勇  卫旭彪  张璐璐  斯大勇  张日俊  
为测定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可分泌Melittin(1-13)-LL(17-30)(M-L)杂合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以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6株指示菌的抑菌效果,以及经过模拟胃肠液和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清液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直径半数在20mm以上,而对有益菌屎肠球菌无抑菌作用;经模拟胃液处理后,活性明显下降;但经过模拟肠液以及不同温度梯度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杂合肽M-L发酵液抑菌谱广,温度耐受性好,但在胃液中稳定性较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兵  吴云锋  袁耀锋  
以烟草花叶病为防治对象,经过在普通烟上的生物测定,筛选出抑制率在20%以上的含有抗病毒活性物质的植物58种。包括独活、大戟、泽泻、青蒿、艾蒿、刺儿菜、鱼腥草、黄花蒿、泥炭藓、睫毛地衣、悬藓、中华木衣藓、蕨类、红藻、锦葵、秋葵、黄蜀葵、天竺葵、山茶、茶、无花果、法国梧桐树、海桐、紫杉、水杉、黄岑、香石竹、银杏、苦瓜、重楼、紫金牛、射干、虎杖、小藜、紫草、月季、蛇床子、海带、连翘、牛蒡、蹄叶橐吾、板兰根、大黄、贯众、金银花、槟榔、薄荷、蒲公英、柴胡、结缕草、马齿苋、穿心莲、玉簪、菠菜、苦楝树、大豆、连翘、草莓、银杏。其中银杏、无花果、板兰根、大黄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在50%以上,无花果最高,达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梅枝  贾彩霞  景炳年  刘朝斌  
The antiviral substances of walnut leaves were extracted by different solvents and methods, and its antiviral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iviral substance activity is dissimilar based on extracts from walnut leaves with different solvent and methods. Inhibition rate on TMV...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飞鸿  吕英军  张晓裕  王晓斌  鲍恩东  
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的抗病毒效果,对离体培养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进行水疱口炎病毒(VSV)感染,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BCG-PSN对CEF细胞活性的影响;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BCG-PSN对VSV的抑制作用,并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筛选BCG-PSN抑制VSV的最佳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BCG-PSN能显著抑制VSV在CEF细胞上的生长,但抑制作用并非随着其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质量浓度为144.0μg/mL的BCG-PSN在CEF细胞上作用24 h后,产生的抗病毒活性最强;当BCG-PSN质量浓度大于800μg/mL时则对CE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琇  吴发兴  孙谧  王清印  王跃军  杨向科  
【目的】初步研究海洋微生物溶菌酶S-12-86(MMLS)体外抑菌与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法(MBC)测定MMLS对部分模式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法(CPE),研究MMLS在猪肾细胞(PK-15)中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抑制作用。【结果】MMLS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作用的浓度范围在0.25~4.00mg·ml-1之间,杀菌作用的浓度范围一般在0.25~8.00mg·ml-1之间。在电镜下,可见MMLS能够使大部分白色念珠球菌的细胞壁出现严重变形,细胞质出现不均匀,细菌胞质中的空腔增多。MMLS的TC50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文  章怀云  
干扰素 (IFN)在诱导细胞的抗病毒和抗生长反应及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尤其是抗病毒反应是干扰素的基本功能 ,其分子机制正逐步被揭示 .IFN诱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传递和级联放大的过程 .其主信号途径通过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使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 .然后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转移到细胞核内 .它们导致了许多基因产物的表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学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可心  张名岳  辛胜男  韩宗玺  邵昱昊  刘胜旺  马得莹  
【研究目的】旨在克隆与表达鸭β-防御素16(AvBD16)基因及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监测了鸭肝炎病毒感染后麻鸭不同组织AvBD16与TLR-7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鸭骨髓组织中扩增到鸭AvBD16,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进行原核表达,对其重组和合成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了鸭肝炎病毒对鸭AvBD16和TLR-7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鸭AvBD16 cDNA大小为155bp,编码50个氨基酸残基,与鸡AvBD3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62%。重组和合成鸭AvBD16蛋白对12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盐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彦彬  崔保安  陈红英  王亚宾  张红英  魏战勇  
【目的】为获得重组猪干扰素α。【方法】本研究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将编码成熟猪干扰素α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Ⅰ多克隆位点,置于pH启动子控制下,昆虫可识别的蜂素信号肽(honeybeemelittinsignalpeptide,HBM)取代猪干扰素α原有信号肽以实现分泌型表达,并在C端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构建质粒转化DH10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结果】重组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证明重组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保安  陈红英  张素梅  刘占通  金喜新  宋凌云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寻求能够高效、稳定表达猪α干扰素,且表达产物易于纯化的表达系统。【方法】以含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T-IFN-α为模板,PCR扩增猪α干扰素基因。将IFN-α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IFN-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GST-IFN-α)。【结果】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u的GST-IFN-α,Westernblot证实GST-IFN-α能与猪IFN-α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猪α干扰素经谷胱苷肽Sepharose-4B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梅枝  高芳銮  沈建国  林奇英  谢联辉  
 对26种植物样品进行了抗病毒(TMV)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提取物对TMV侵染心叶烟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莲、榕树、柿子、杨梅、水蜈蚣、叶下珠、羊蹄甲和菊花对TMV的抑制率在90%以上;对高活性抗病毒植物莲叶而言,抗病毒物质的活性因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不同而异,水作为溶剂提取时,提取物对TMV的抑制率仅约为70%,而以甲醇和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溶剂提取时,提取物对TMV的抑制率约在98%以上;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时,所得提取物对TMV的抑制率均为100%。冷浸提取的优化条件是:以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20∶180(1∶9)提取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红艳  郭巍  
植物病毒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危害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害。病毒虽然结构简单,却变异复杂,所以一直给农业发展带来持续性的挑战。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和RNA沉默是两种比较保守的抗病毒机制。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包括两层,第1层是病原的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能够阻碍病毒等病原物入侵植物细胞;第2层是病原效应物触发的免疫,植物抗性蛋白能够识别病原物释放到植物细胞中的效应蛋白。这两层免疫系统的功能行使依赖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免疫受体蛋白。当病毒成功侵染植物细胞后,病毒的核酸需要利用植物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完成自我复制,RNA沉默介导的植物抗病毒机制在此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病毒侵染的植物细胞内会产生病毒来源的小分子RNA(vsiRNA)。vsiRNA既可以靶向病毒RNA也可以靶向宿主转录本,引起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也可以通过DNA甲基化、异染色质化,引起转录基因沉默。围绕先天免疫系统和RNA沉默介导的两种保守的植物抗病毒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植物与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种和发展更有效的病毒防御策略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