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6)
2023(7755)
2022(6594)
2021(5916)
2020(4719)
2019(10741)
2018(10510)
2017(18809)
2016(10668)
2015(11784)
2014(11765)
2013(11820)
2012(11648)
2011(10784)
2010(10992)
2009(10035)
2008(9930)
2007(9076)
2006(8338)
2005(7754)
作者
(35326)
(29428)
(29420)
(27770)
(19054)
(14498)
(13084)
(11692)
(11505)
(10738)
(10460)
(10277)
(10055)
(9610)
(9545)
(9258)
(8907)
(8780)
(8717)
(8644)
(7912)
(7853)
(7345)
(7127)
(6830)
(6800)
(6761)
(6761)
(6357)
(5997)
学科
(49058)
经济(49019)
(22681)
管理(21807)
地方(20250)
中国(17256)
(15786)
(15345)
(14921)
企业(14921)
方法(11927)
业经(11474)
地方经济(11273)
农业(10954)
数学(9851)
数学方法(9724)
(9708)
(8695)
金融(8693)
环境(8651)
(8194)
银行(8154)
(8048)
(7582)
(7420)
贸易(7408)
技术(7305)
(7259)
发展(7104)
(7075)
机构
学院(153895)
大学(152326)
研究(66127)
(58994)
经济(57613)
管理(50167)
中国(47654)
科学(44645)
理学(41017)
理学院(40345)
管理学(39478)
管理学院(39191)
(37962)
(36655)
(35582)
研究所(33556)
(32426)
农业(29928)
中心(28662)
业大(27952)
(25639)
(25627)
(24321)
(23818)
师范(23390)
北京(22048)
(21763)
科学院(20728)
技术(20049)
财经(19118)
基金
项目(101353)
科学(76643)
研究(70396)
基金(68430)
(63149)
国家(62568)
科学基金(50220)
(43940)
社会(42003)
社会科(39562)
社会科学(39552)
(36255)
基金项目(36040)
自然(33167)
自然科(32262)
自然科学(32247)
教育(31628)
自然科学基金(31619)
(29182)
资助(28088)
编号(27839)
重点(24841)
成果(23016)
发展(22349)
课题(22210)
(21952)
计划(21195)
(20873)
科技(20764)
(20640)
期刊
(80198)
经济(80198)
研究(47837)
中国(39951)
(35782)
学报(33129)
科学(27566)
农业(24682)
大学(23069)
学学(21654)
教育(21430)
管理(20062)
(18395)
(16048)
金融(16048)
业经(14281)
技术(13644)
(13515)
经济研究(11580)
问题(9729)
财经(9418)
资源(9223)
业大(8871)
科技(8755)
图书(8453)
(8427)
(8171)
林业(7727)
农业大学(7292)
世界(7141)
共检索到258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玉莹  曾燏  熊小琴  吕振宇  胡月  蒋朝明  程磊  俞丹莉  
2015年1-12月(除2-4月外)在嘉陵江不同江段(上、中、下游)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样本,进行繁殖生物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嘉陵江蛇鮈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性比接近1∶1,且在不同江段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江段蛇鮈的最小性成熟规格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上游、中游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大于下游蛇鮈;上、中、下游的蛇鮈繁殖期分别为2-6月、2-5月、2-4月;蛇鮈绝对生殖力和相对体长生殖力的变化趋势均为上游>下游>中游,相对体重生殖力的变化趋势为下游>上游>中游,卵径大小变化趋势为:中游>上游>下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瑾  曾燏  张富斌  彭艳  张臣  张倩  
为探讨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鮈群体的形态表型特征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对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共120尾样本进行了传统形态测量和地标点几何形态学测量分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鮈群体间形态表型存在的显著差异。差异主要集中于头部、鳍和尾柄;其中上游群体的蛇鮈最为纤长(叉长、胸腹距、躯干距最大),眼间距、背鳍基长、头高和口角须长也最长;中游群体的胸鳍、腹鳍、尾鳍最长,尾柄也最为粗壮(尾柄宽,尾柄高最大),头长、体宽、胸鳍前距最大;下游群体的肛臀距和头宽最大。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无法有效将不同江段蛇鮈群体区分。性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蛇鮈群体形态表型差异均属于种内差异。这些表型差异可能是蛇鮈对嘉陵江不同江段环境(如流速、水温、饵料类型)样性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艳  曾燏  张臣  龚建涵  周小云  
为研究蛇耳石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耳石形态差异,以蛇左侧微耳石和星耳石作为研究材料,利用传统形态法测量耳石的14个参数且将其转化为11个形状指标,并利用地标点法在星耳石上选取12个地标点,对2016年6—7月间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下游的195尾蛇的耳石样本进行形态研究。结果显示,蛇微耳石呈肾形,3个江段微耳石形态无显著差异;蛇星耳石呈圆形、椭圆形,表面粗糙,脊突数少于20,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不明显,主凹槽轮廓似水滴状。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将3个江段的蛇星耳石分为两种形态类型: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主要为嘉陵江上游江段蛇的耳石样本,Ⅱ型则包括嘉陵江中游和下游的蛇耳石样本。传统形态法和地标点法的综合结果表明,两种类型耳石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整体轮廓、脊突数,以及基叶、主凹槽和背侧距离等特征上,逐步判别分析对Ⅰ型和Ⅱ型星耳石的正判率达95.5%,区分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嘉陵江不同江段蛇星耳石分为两种类型,且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蛇星耳石的形态差异可能是对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主动适应的结果,如在上游生活的蛇,其较细长且脊突较多的Ⅰ型星耳石能够较好地适应上游低温、多变的急流环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佳  张富斌  曾燏  吕振宇  肖瑾  何欣曼  段明  杨少荣  
为分析嘉陵江下游蛇鮈资源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和研究其种群资源开发现状,于2015年和2016年在嘉陵江下游江段共收集256尾蛇鮈,运用Fista Ⅱ软件对蛇鮈的生长参数及种群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嘉陵江下游蛇鮈体长(L)和体质量(W)的关系式为W=7.5×10~(-5)×L~(2.58)(R~(2)=0.7311,n=256),通过体长变换渔获曲线法,计算出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分别为渐进体长L_(∞)=173.81mm;生长系数K=0.73;起点年龄t_(0)=-0.23;生长方程的表达式为L=173.81(1-e~(-0.73(t+0.23)))。相对单位补充渔获量(Y’/R)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和2016年蛇鮈种群的实际开发率(68%和69%)均超过理论最大开发率(42%),种群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研究表明,嘉陵江下游江段蛇鮈偏向r选择类型,为负异速生长型鱼类,其种群为单峰补充,补充高峰在4—6月;当前蛇鮈种群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过度捕捞和种群自然补充量减少是蛇鮈资源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天才  刘中菊  郑秋松  何滔  刘建虎  
为探索人工鱼巢的增殖效果,于2014年2月15日—4月20日,在嘉陵江北碚江段郭家沱和三圣庙产卵场投放人工鱼巢对该区域产黏性卵鱼类进行增殖。结果显示:在两水域人工鱼巢上产卵的为鲤(67.2%)和鲫(32.8%),产卵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上旬,产卵均有4次峰值,分别粘附鱼卵814.6万和2 194.6万粒;推算本研究投放的人工鱼巢至少可为200组鲤、520组鲫亲鱼提供繁殖场所,增殖鲤58.0万尾、鲫28.4万尾,增加鲤400.4 t、鲫8.7 t,经济价值达491万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曲焕韬  郭文韬  杨元金  刘勇  管敏  李莎  刘雪涛  胡美洪  
2012年3月–2014年12月对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采集的521尾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种群雌雄比为1.41:1,繁殖期为3–5月,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繁殖季节可通过吻端细小"珠星"鉴别雌雄,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73 mm,体重为90.4 g,成熟系数为0.36%;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85 mm,体重为119.6 g,成熟系数为11.30%。繁殖群体中,雌性优势龄组为3~+龄,雄性优势龄组为2~+龄和3~+龄。统计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绝对繁殖力(F)为16399–39835(26816±7875)粒/尾,体重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臣  曾燏  彭艳  蒋朝明  胡月  龚建涵  杨少荣  
对2015—2016年间采自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的233尾蛇鮈样本进行肠道形态结构的研究,分析蛇鮈肠道生长模式的特点,并从功能差异的角度探讨其对个体能量需求的适应。结果显示,蛇鮈肠道为Z型盘曲模式,比肠长(RGL)为0.612 8,属肉食性鱼类肠道类型;蛇鮈肠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个分区,各分区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肠道指数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Segmented结果分析表明,蛇鮈肠道属异速生长,整体肠道于2龄时出现生长拐点(TL=145.07 mm),拐点前为快速生长,拐点后为等速生长。同时,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小兵  曾婷  TRINA MACKIE  肖尚友  夏之宁  
2006年春季,通过水质分析和浮游藻类调查,应用污生谱分析法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嘉陵江下游江段春季浮游藻类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江段共有浮游藻类7门42属85种(包括变种);优势种群并不单一,以黄藻、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优势种为黄藻门中的黄丝藻,绿藻门中的小球藻和硅藻门中的小环藻。5月份藻类的种类和个数均比4月份有所减少,可能与5月份降雨量比4月份多有关;流速最快的石门大桥具有最低的藻类细胞密度,流速最慢的化龙桥具有较高的藻类细胞密度,说明流速对浮游藻类种类和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嘉陵江下游沿岸一带的氨氮含量都很高,氨氮已经形成全江段水系的主要污染,磷酸盐含量也较高,均超过水体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但言  沈子伟  余凤琴  张闯  倪朝辉  黎春  
为了解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了2017年9月嘉陵江合川段利泽、渠江口、涪江口、草街4个监测点水样和底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结构。结果显示:河流上下游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相似、有延续性,利泽和涪江口,渠江口和草街水体中微生物组成均呈现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组成与小区域水文环境相关,涪江口和渠江口水文环境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呈现相似;缓流环境更适应微生物生存繁殖,处于监测尾端的草街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环境影响因子中总磷、总氮和pH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表现出较大影响;水体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较为丰富,显示该水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盛尧  杨建敏  张锡佳  曲学忠  王世信  张培超  宫向红  张申  张信泽  
根据 1 994~ 1 998年采集的 85 1个样品研究 ,结果表明 :山东北部近海栉江珧卵巢成熟度依据外部形态观察、切片镜检、卵子结构分析、卵径测量和成熟系数计算等分为Ⅰ~Ⅵ期。生殖腺周年内成熟一次 ,并存在形成、增殖、成熟和休止 4个阶段。产卵期 6~ 8月 ,盛期在 7月上旬~ 8月中旬 ,性成熟年龄 1龄 ,性比 5 3.5 0∶46 .5 0 ,个体繁殖力 1 73.1 0~ 5 381 .5 9万粒 ,单位卵巢重繁殖力 2 84.41万粒 /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永坚  冯明义  
目前对流域综合开发研究多集中在航运、防洪和发电等水资源的利用上,而对流域旅游资源综合研究和成功案例较少。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享、营销互动、合作双赢的目标正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嘉陵江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流域农业经济比重过高,加上区域间缺少联动,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综合分析嘉陵江流域资源类型和市场需求结构,确定先期应联合开发嘉陵江干流生态旅游资源,并给出若干实现旅游联动发展的措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乐和  吴国犀  王志玲  杨德国  
本文研究了大坝兴建后,阻隔在坝下江段的胭脂鱼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雌鱼 7龄、雄鱼 5龄),胭脂鱼性腺不仅能在坝下江段正常发育成熟,而且能自然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有砾石或礁板石水流较紊乱的江段。自然繁殖主要与水温有关。产卵期2月至4月。文中同时讨论了坝下江段胭脂鱼保护等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怀军  舒为群  张学奎  王幼民  曹佳  
长江和嘉陵江作为重庆市主城区的饮用水水源,其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尚未见报道。应用固相萃取-GC/MS技术对重庆市主城区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101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嘉陵江源水64种,长江源水46种。主要污染物包括:邻苯二甲酸酯、酯类、酮类、酚类、杂环和苯及其衍生物等。嘉陵江源水枯水期污染重于丰水期,有机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长江源水;长江源水污染丰水期重于枯水期,并表现出中游污染轻,上游和下游污染重的特点。检出率较高的化合物有:邻苯二甲酸二(2-甲基丙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0%),1-氯-4硝基-苯(60%),1,1,3,3,3-五氯丙烷(50%),2,6-二特丁基对甲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小红  郭宇辉  王宝森  姚艳红  王志坚  
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 Günther)绝对生殖力为70.42(32~118)粒,相对生殖力F/L为0.86(0.52~1.84)粒/mm,F/W为23.25(9.47~38.89)粒/g。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都与体长(L)、净体重(W)等形态学指标成直线相关,其相关方程分别为F=2.871L-59.581,F=15.332W+22.77,F/L=0.0189L+0.1544,F/W=0.1527W+0.7548。绝对生殖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趋势逐渐减小。相对生殖力随年龄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属于分批产卵类型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厦  谢高地  鲁春霞  章予舒  陈龙  
水库的梯级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累积作用,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在提供产品方面,水利工程梯级开发提高了猫跳河的供水、供电能力。随着人类的调整,不同时间提供的产品种类有所侧重。在休闲娱乐方面,红枫湖和百花湖建设初期,旅游业大肆发展,但是随着污染的加剧和水库功能的调整,两大湖的旅游业已经凋败。调节环境方面,水库在调蓄洪水和调节大气组成方面有重大的正面效应,但是由于河流径流的改变,水库的建设大大减弱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在支持生命方面,水库的梯级修建,改变了天然河道,使得猫跳河流域丧失了一些物种的生境,生物多样性较同等条件天然生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