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5)
2023(6316)
2022(5640)
2021(5178)
2020(4605)
2019(11054)
2018(10936)
2017(21515)
2016(12142)
2015(13527)
2014(13845)
2013(13984)
2012(13340)
2011(12131)
2010(12398)
2009(11585)
2008(11749)
2007(10769)
2006(9270)
2005(8310)
作者
(37321)
(31288)
(31205)
(29902)
(19833)
(15266)
(14315)
(12345)
(11866)
(11283)
(10748)
(10736)
(10102)
(9983)
(9950)
(9882)
(9829)
(9400)
(9282)
(9113)
(7974)
(7900)
(7704)
(7258)
(7191)
(7078)
(6996)
(6924)
(6372)
(6317)
学科
(54989)
经济(54953)
管理(32391)
(30543)
方法(26311)
数学(23653)
(23590)
企业(23590)
数学方法(23477)
(15887)
地方(14259)
(14136)
(13353)
中国(12608)
环境(11864)
农业(10335)
业经(10178)
(9715)
(9661)
贸易(9658)
(9312)
(8923)
(8190)
财务(8177)
财务管理(8154)
企业财务(7726)
(7572)
地方经济(7527)
(7523)
金融(7521)
机构
学院(179117)
大学(178788)
(73699)
经济(72186)
管理(66594)
研究(63511)
理学(57428)
理学院(56689)
管理学(55651)
管理学院(55323)
中国(46838)
科学(42210)
(38613)
(35973)
(33975)
(33175)
(32408)
研究所(31339)
业大(30180)
中心(29313)
农业(28461)
财经(26061)
(24219)
师范(23921)
(23432)
北京(23423)
经济学(22991)
(22824)
(22029)
经济学院(21022)
基金
项目(120657)
科学(93886)
基金(86489)
研究(85204)
(76440)
国家(75852)
科学基金(63570)
社会(52937)
社会科(50153)
社会科学(50132)
(49347)
基金项目(46820)
自然(42085)
(40929)
自然科(40888)
自然科学(40873)
自然科学基金(40128)
教育(38596)
资助(35615)
编号(34210)
重点(28452)
(27347)
成果(27249)
(26765)
(24499)
课题(24045)
科研(23761)
计划(23358)
创新(23067)
教育部(21989)
期刊
(81682)
经济(81682)
研究(48011)
学报(31850)
中国(31814)
(30924)
科学(28214)
(25553)
大学(22621)
学学(21576)
管理(20990)
农业(20704)
(14812)
金融(14812)
教育(14779)
技术(14531)
业经(14038)
财经(12872)
经济研究(12310)
(11651)
问题(11420)
资源(11052)
(10997)
技术经济(9418)
(9314)
统计(8764)
商业(8616)
理论(8337)
(8139)
科技(8132)
共检索到25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燏  
鱼类群落生态结构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嘉陵江干流分布鱼类有156种,隶属于7目18科85属。依据所摄取食物类型的不同,这些鱼类可以划分为浮游动物食性、浮游植物食性、着生藻类食性、水生植物食性、水生昆虫食性、软体动物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8种食性类型。使用相似性指数和相似性分析方法,对嘉陵江上、中和下游的鱼类组成及群落生态结构组成分析发现:(1)从上游到下游,鱼类物种逐渐增加;(2)整个嘉陵江干流中,水生昆虫食性的鱼类占31.41%,肉食性占19.23%,着生藻类食性占18.59%,软体动物食性的占11.54%,浮游动物食性占10.26%,杂食性占6.4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君轶   吴金明   杜浩   张辉   邵俭   危起伟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干流和支流小峪河鱼类群落优势度指数较高,各河段优势种以鲤科鱼类为主。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河流鱼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2.06、0.59~0.73和1.52~2.63,嘉陵江源干流河段和小峪河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河流,而安河鱼类丰富度指数最高;与嘉陵江源历史记载相比,鱼类群落结构为中等相似。鱼类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小峪河鱼类群落较为稳定外,其余河段鱼类群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河道曲折系数是影响调查区域内优势鳍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燏  周小云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总结嘉陵江流域的鱼类分布情况,发现该流域分布有鱼类共156种,隶属于7目18科86属。采用以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以科(属)所含次级分类类群在该地出现的相对频率进行排序的区系存在度方法分别对目、科和属级水平进行排序,进而分析嘉陵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结果显示,2种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排序方法中占优势(广布性)的科和属在嘉陵江的分布并不多,区系存在度也相对较低;而一些分布较窄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却相对较高。鳗鲡科和钝头鮠科都只有一个属分布在亚洲,但它们的区系存在度较高;金沙鳅属和鯮属只有1个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其区系存在度也高达100%。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永坚  冯明义  
目前对流域综合开发研究多集中在航运、防洪和发电等水资源的利用上,而对流域旅游资源综合研究和成功案例较少。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享、营销互动、合作双赢的目标正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嘉陵江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流域农业经济比重过高,加上区域间缺少联动,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综合分析嘉陵江流域资源类型和市场需求结构,确定先期应联合开发嘉陵江干流生态旅游资源,并给出若干实现旅游联动发展的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福宣  丁晶  艾南山  姚健  
嘉陵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 ,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 ,也是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用一种新的洪水区域分析方法———标度分析法对年最大洪峰流量区域变化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标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认为在具有相似的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区域内洪水的空间变化满足标度不变性 ,将不同的地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在同一子区域内用标度变换来对洪水资料进行处理 ,这种思想具有现实的普遍意义。对嘉陵江流域洪水资料研究的结果表明标度不变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 ,且表现出多标度性 ,也就是说不同频率 p下的标度指数θ(p)有不同的值。因此用标度分析法进行洪水区域分析是可行的。为了实际应用 ,最后还计算了嘉陵江流域不同频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富斌  王健  杨坤  高欣  曾燏  
为提高人们对淡水有毒鱼类的认知、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为有毒鱼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有毒鱼类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展开应用探索。该风险评估体系从有毒鱼类毒性属性、群体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展开,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各有毒鱼类的各指标赋值,其后,根据各指标已确定的权重,从而得出各有毒鱼类的风险评估值,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评估赋值得分结果显示,鲤最高,为36分,福建纹胸鮡最低,为21分,云南光唇鱼次之,为25分;其余15种有毒鱼类中,有7种得分介于26~30分以及8种得分介于31~35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中,有4种被界定为高风险有毒鱼类,包括草鱼、鲤、鲇以及鳜,其余14种皆为中风险有毒鱼类。卡方检验(χ~(2))结果发现,嘉陵江不同风险等级有毒鱼类在食性类别、分布水层、分布范围及繁殖特征上差异不显著。该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限于对有毒鱼类的认知,本评估体系难免存在不足,未来应当加强对有毒鱼类的研究,以不断地完善该评估体系。本研究加强了人们对于有毒鱼类的了解,为有毒鱼类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国福  何学福  
2003年5月至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水域鱼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计调查226船次,统计渔获物1153kg,测量鱼类标本19378尾。共记录鱼类92种,隶属于5目14科61属,其中有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结果表明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珍稀鱼类、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绝迹,如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文献  焦旭洋  周昊彤  金耀广  王鸿翔  
河流水文情势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驱动力。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嘉陵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等问题,选取嘉陵江代表性水文站-北碚站(1956~2017)的逐日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流量特征分析,并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突变前后水文指标进行割裂,选择应用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IHA-RVA)和水文改变度法综合评价嘉陵江水文情势变化及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影响定性分析,结果如下:嘉陵江流域北碚水文站的年均流量呈轻微的下降趋势,突变年份发生在1993年;通过对水文情势突变前后生态水文指标分析得出:嘉陵江流域整体水文改变程度为50%,处于中度改变,其中逆转次数这一水文指标改变度达到100%;对比鱼类组成变化可知,一些漂流性、适应急流生境鱼类和大型经济鱼类数量明显减少,分析得出嘉陵江梯形水库运行以后对鱼类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可为嘉陵江流域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君子  刘大均  周勇  朱爱琴  肖鹏南  
传统村落是时代的产物,其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分形理论对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2)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分形结构,且分形结构大致沿着流域内部河流等线状要素展开;(3)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地形地貌、水系、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地域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嘉陵江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华明  延军平  杨登兴  杨蓉  
依据嘉陵江流域1961—2012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和旱涝灾害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来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13.69 mm/10 a的速率减少,并在1984年发生突变,随后降水量明显减少;从区域分析看,受季风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近52 a来,除达县和沙坪坝两个站点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略阳—广元—绵阳一带降水量减少速率最高。嘉陵江流域20世纪60年代偏涝,涝灾发生频率高;70至80年代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整体偏涝;90年代以来,该流域旱灾发生频率与程度均高于涝灾,整体偏旱;该流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瑾  曾燏  张富斌  彭艳  张臣  张倩  
为探讨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鮈群体的形态表型特征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对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共120尾样本进行了传统形态测量和地标点几何形态学测量分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鮈群体间形态表型存在的显著差异。差异主要集中于头部、鳍和尾柄;其中上游群体的蛇鮈最为纤长(叉长、胸腹距、躯干距最大),眼间距、背鳍基长、头高和口角须长也最长;中游群体的胸鳍、腹鳍、尾鳍最长,尾柄也最为粗壮(尾柄宽,尾柄高最大),头长、体宽、胸鳍前距最大;下游群体的肛臀距和头宽最大。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无法有效将不同江段蛇鮈群体区分。性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蛇鮈群体形态表型差异均属于种内差异。这些表型差异可能是蛇鮈对嘉陵江不同江段环境(如流速、水温、饵料类型)样性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敏  熊钰  李斌  王志坚  黄静  
为掌握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现状,了解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等造成的影响,初步预测在高密度水电工程的影响下浮游植物群落发展方向,于2019年对嘉陵江水电工程最密集的中游河段进行了分季节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水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标物为总磷。(2)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1属196种,总密度年均值4.23×10~6cells/L,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要优势门类。与历史数据相比,硅藻种类数与相对密度下降,绿藻、蓝藻种类数和相对密度上升,暗示着嘉陵江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也显示研究江段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3)分类回归树(CRT)结果显示,在TP含量丰富,pH较高、水体透光度适中的断面,浮游植物可能会大量增殖。(4)冗余分析(RDA)发现,绿藻各优势种属均表现与水温、总磷的正相关;硅藻中仅有优势度最高的小环藻喜好较高的TP和较低的流速;以适应一定流速的丝状蓝藻为优势的蓝藻门除了喜好高温以外,与水流速度也有一定正关联。总的说来,目前嘉陵江富营养化、水流低速化正在导致喜好清洁、流水环境的硅藻逐渐丢失优势性,喜好高营养、静水环境或微流水环境的绿藻门、蓝藻门与硅藻门小环藻属Cyclotella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各级电站库区,存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蓝、绿藻水华,初春低温季节则可能出现小环藻优势的硅藻水华的危险。除对全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降低营养水平外,适时开闸冲水,增大库区流速以降低水华藻类的优势非常有必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君  白永平  
认识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是科学决策、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嘉陵江流经的主要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度量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的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经济差异,并用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流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并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流域内基本形成了"点-轴"式空间结构,且存在两个明显的经济热点区——绵-渝"双核区",以及一个较大的经济盲区,即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的边缘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流域空间经济分异的主要原因,提出盲点区与热点区的发展策略,防止流域内"极化"效应加剧,为缩小流域经济差距,促进流域经济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韦杰  贺秀斌  
河流泥沙负荷是人类活动影响下侵蚀产沙的重要反映。选择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泥沙负荷变化影响较大的7个表征变量,通过应用SPSS15.0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抑制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农村用电量、公路通车里程及旱地比例。对嘉陵江河流泥沙负荷减少的直接贡献由大至小分别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农村用电量、旱地比例、公路通车里程及森林覆盖率。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由大至小分别为:森林覆盖率、公路通车里程、农村用电量、累计治理面积、旱地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新修塘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朱成科  王文娟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H对嘉陵江鲇(Silurus asotus)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范围内,鲇各消化酶的活性均随着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鲇胃、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2、7.0、7.4;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0、7.4。除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酸性外,其它消化酶的最适pH均为中性或弱碱性。说明嘉陵江鲇的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存在着器官特异性。在最适pH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为前肠>肝胰脏>胃>中肠>后肠,淀粉酶的活性顺序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的活性顺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