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6043)
2022(5316)
2021(5134)
2020(4630)
2019(10971)
2018(10798)
2017(21272)
2016(12121)
2015(13883)
2014(14314)
2013(14494)
2012(13649)
2011(12071)
2010(12395)
2009(11619)
2008(12133)
2007(11079)
2006(9297)
2005(8243)
作者
(34601)
(29069)
(29030)
(27939)
(18343)
(13873)
(13477)
(11421)
(10675)
(10446)
(9731)
(9662)
(9250)
(9216)
(9116)
(9028)
(9017)
(8496)
(8337)
(8233)
(7343)
(7098)
(7015)
(6643)
(6585)
(6574)
(6558)
(6329)
(5929)
(5900)
学科
(47905)
经济(47847)
管理(36104)
(33931)
(27760)
(27328)
企业(27328)
方法(24352)
数学(21835)
数学方法(21658)
(14278)
(13468)
财务(13452)
财务管理(13399)
中国(13161)
财政(13031)
企业财务(12747)
(11330)
地方(10916)
(10521)
(10047)
农业(9070)
(8991)
贸易(8990)
业经(8908)
(8724)
(8132)
银行(8108)
(7574)
金融(7571)
机构
大学(172273)
学院(170868)
(70957)
经济(69415)
管理(63840)
研究(57413)
理学(54662)
理学院(54034)
管理学(53172)
管理学院(52845)
中国(44685)
(42263)
(36165)
科学(35407)
(30886)
(30459)
财经(29333)
研究所(27159)
中心(27004)
(26742)
(26388)
业大(25911)
农业(24450)
北京(23057)
经济学(22255)
(22206)
师范(22003)
财经大学(21225)
(20594)
经济学院(20372)
基金
项目(106969)
科学(82221)
研究(78750)
基金(76119)
(65617)
国家(65068)
科学基金(54453)
社会(48377)
社会科(45748)
社会科学(45731)
(41835)
基金项目(40600)
教育(36662)
(35106)
自然(34418)
自然科(33566)
自然科学(33553)
编号(33265)
自然科学基金(32958)
资助(31826)
成果(28468)
(24567)
重点(24157)
(22815)
课题(22461)
(21619)
(21152)
科研(21106)
教育部(20863)
大学(20456)
期刊
(77944)
经济(77944)
研究(52207)
(38898)
中国(33560)
(27262)
学报(27196)
科学(23044)
大学(20182)
管理(19822)
学学(18949)
农业(18186)
教育(16576)
(15809)
金融(15809)
财经(14800)
技术(13563)
经济研究(12824)
业经(12593)
(12568)
问题(11160)
(10430)
财会(10407)
会计(9886)
(9087)
(8897)
技术经济(8628)
理论(8555)
统计(8203)
(7902)
共检索到259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旭尧  张卫民  
2011年6月2日,加拿大嘉汉林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嘉汉林业)被浑水调查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质疑,涉嫌夸大资产,伪造销售交易,诈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虽然嘉汉林业在之后长达1年的时间里力图通过独立调查委员会证明浑水调查公司的质疑是"不准确、没有根据和具有诽谤性的",但缺乏有力证据的独立调查报告无法挽救嘉汉林业的命运——2012年5月被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年末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批准嘉汉林业的和解及重组计划,嘉汉林业的绝大部分资产被划转给一家新成立的由嘉汉林业"受影响债权人"控制的实体。嘉汉林业造假案加重了中国概念股的信用危机,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模荣  邓姣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4年6月发布的处罚公告,新中基2006年、2007年虚增利润,2008~2011年又连续四年虚减利润。本文分析了新中基财务造假案的手段和动因,对新中基连续六年财务造假没有被及时发现的原因,以及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对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作用提出思考,最后得出中小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的一些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应里孟  阳杰  林思涵  
创业板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财务报表粉饰之后违规上市,这其中审计作为看门人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文章以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为例,剖析该案例中的舞弊手法,发掘背后的财务造假动机,进而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例进行审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春明  
本文具体分析了万福生科事件中的典型财务造假手法。该事件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秀珍  
近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频发,被央视曝光的康得新、康美药业、辅仁药业更是涉嫌通过财务造假获取巨额利润,金额高达百亿元。文章选取了其中的康美药业为研究对象,通过GONE理论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原因,从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迹象分析其造假方式,并基于动因和方式提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李琪  闫佳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投资、筹资、并购、重组的需求逐渐增大,较低的信息透明度导致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对赌协议便被引入到交易中。对赌协议极具诱惑性,更有制约性。以雅百特为例,其貌似"馅饼"的对赌协议最后演化成"对赌陷阱",在重组的背后隐藏着市场风险、估值与目标设定风险、决策风险。因此,应对对赌协议的运用进行反思,加强投融资双方的自我管理及外部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平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高博  
商工中金全称为"株式会社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成立于1936年,是日本一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政府"指定"政策性金融机构,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政府出资占其资本金的46.5%。商工中金的政策性职能主要体现为通过提供危机应对融资业务向中小企业提供"安全网",支持其渡过危机状态。2016年10月,商工中金在危机应对融资业务中发生的系统性造假违规事件被曝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晓航  刘凌菲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在业界经常发生,而内部控制对于制约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案例分析法、财务报表法等途径研究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同时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并从内部控制角度为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建新  曹智铭  
2021年4月12日,乐视网由于财务造假事件而被证监会处罚,作为控制人的贾跃亭被处以2亿多元的罚款,喧嚣一时的乐视帝国恐怕也将一蹶不振。乐视帝国因为财务造假事件引起热议。乐视的财务造假行为持续了将近十年,且造假涉及的金额巨大。不可思议的是,乐视十年间竟能屡屡摆脱监管之手,光明正大在资本市场上"行骗"。这与我国目前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如何将会计监管的重心由事后监管转为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乐视财务造假事件为研究样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相钦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结果、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维权保护等问题的比较,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监管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路  
财务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是投资者决策判断的核心依据。我国资本市场运行20多年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在确保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或者发生大幅变动时,还应及时进行业绩预告。因此,本文探讨的上市公司依法应披露的重要财务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娇  龚凤兰  
本文首先对湖南"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进行了回顾,继而分析了其造假手法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财务造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亮  
在证监会于2016年重拳打击了大智慧、金谷源等10起财务造假大案后,2017年的资本市场又爆出一个恶劣的财务造假典型——雅百特。本文对雅百特的财务造假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审计的角度对造假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对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凯颂  邓丽娜  邱晓瑞  
"一股独大"是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主要现状,由于股权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权力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利益输送行为来掏空上市公司,攫取控制权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科苑造假案为例,剖析控股股东接力掏空上市公司的多种利益输送行为,包括资金占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