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9922)
- 2022(8974)
- 2021(8485)
- 2020(7077)
- 2019(16783)
- 2018(16722)
- 2017(32480)
- 2016(17814)
- 2015(20078)
- 2014(20173)
- 2013(20063)
- 2012(18273)
- 2011(16362)
- 2010(16107)
- 2009(14612)
- 2008(14127)
- 2007(12270)
- 2006(10732)
- 2005(9234)
- 学科
- 济(71342)
- 经济(71235)
- 管理(51281)
- 业(48807)
- 企(41821)
- 企业(41821)
- 方法(35321)
- 数学(30378)
- 数学方法(30008)
- 农(18455)
- 中国(16765)
- 财(16536)
- 业经(16513)
- 地方(16356)
- 学(15874)
- 和(12485)
- 贸(12411)
- 贸易(12402)
- 理论(12379)
- 农业(12345)
- 易(12033)
- 环境(11780)
- 制(11341)
- 技术(11327)
- 划(10662)
- 务(10516)
- 财务(10444)
- 财务管理(10424)
- 企业财务(9865)
- 教育(9487)
- 机构
- 大学(251550)
- 学院(249513)
- 管理(104827)
- 济(95426)
- 经济(93231)
- 理学(91704)
- 理学院(90720)
- 管理学(89156)
- 管理学院(88730)
- 研究(81580)
- 中国(58796)
- 京(54111)
- 科学(53516)
- 财(41047)
- 所(40849)
- 农(39800)
- 业大(39794)
- 研究所(37671)
- 中心(36598)
- 江(35377)
- 北京(34107)
- 财经(33662)
- 范(33348)
- 师范(33078)
- 农业(31031)
- 经(30698)
- 院(30439)
- 州(28696)
- 师范大学(26954)
- 经济学(26857)
- 基金
- 项目(179198)
- 科学(140259)
- 研究(130117)
- 基金(129056)
- 家(112494)
- 国家(111576)
- 科学基金(96041)
- 社会(79986)
- 社会科(75704)
- 社会科学(75683)
- 省(70624)
- 基金项目(69599)
- 自然(64039)
- 自然科(62523)
- 自然科学(62508)
- 自然科学基金(61352)
- 划(59264)
- 教育(59152)
- 编号(53433)
- 资助(53404)
- 成果(42470)
- 重点(39600)
- 部(38830)
- 发(37646)
- 创(36913)
- 课题(36486)
- 科研(34375)
- 创新(34333)
- 教育部(32994)
- 大学(32992)
- 期刊
- 济(101598)
- 经济(101598)
- 研究(70438)
- 中国(43894)
- 学报(40274)
- 科学(37678)
- 管理(37353)
- 农(35129)
- 大学(30114)
- 财(29652)
- 学学(28262)
- 教育(27966)
- 农业(25007)
- 技术(22720)
- 业经(17222)
- 融(16929)
- 金融(16929)
- 财经(15322)
- 经济研究(15050)
- 图书(14509)
- 科技(13466)
- 问题(13264)
- 理论(13152)
- 业(13035)
- 技术经济(12990)
- 经(12915)
- 实践(12354)
- 践(12354)
- 资源(12327)
- 现代(11342)
共检索到35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瑞 朱永法
本研究依据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在木材加工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嘉善木材加工业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和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借助德尔菲法构建了嘉善木材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浙江省裕华木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嘉善县木材加工企业衡量自身竞争力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卞莉岚 林艺红 林伟明
基于从业人员实际月报酬、单位劳动成本角度,应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算法,测度劳动成本对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实际月报酬对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正向影响特征;单位劳动成本对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呈"先降后升"的负向影响特征。因此,中国木材加工业应构建以单位劳动成本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战略,建立以"高劳动报酬、高生产率"为特征的劳动成本新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余建辉
本文基于"波特—邓宁"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运用协整检验对市场化改革与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992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中国木材加工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转变的重要制度变量,市场化改革通过改善钻石体系的基本因素提升了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不断增强的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是依靠市场竞争形成的。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木材加工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语香 刘京华
基于MS、TC指数和RTA指数来构建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从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角度,考察中国木材加工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状况,并利用2SLS方法测度RULC对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贸易合作伙伴国、发达国家竞争对手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波动中扩大;第二,对主要贸易合作伙伴、主要贸易竞争对手的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义 林恩惠 刘燕娜
基于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工具变量法等,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低碳约束情境下的木材加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由要素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会逐渐成为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但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升木材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在低碳约束下,技术创新对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后发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价值和实施路径,构建和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助力县域经济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亮点嘉善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通过扩大职教资源、开展多元培训、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等举措,全力激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晓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位指标的分类为切入点 ,分别从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劳动力优势和生产规模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总体上看 ,中国食品加工业在上述四个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明显劣势。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业 国际竞争力 定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豪 刘敏
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正面临的能源短缺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稳定是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本文通过考察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发现日本战后的发展历程在制造业、能源的依赖性、对外贸易顺差、货币升值压力等很多方面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考察这两个国家发展的共同点并解剖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制度性根源,对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制造加工型生产模式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静 刘丹 杜晓力
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包括两个部分 ,即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微观基础和外部条件。本文仅从构成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进行分析 ,分别探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品牌效应、产品结构、销售策略和能力等在形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作用、含义和评价方法 ,并最终从理论上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内部直接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内部因素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爱华
本文认为,发展苏北地区经济,既要靠外力拉动,更要靠内生增长机制。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目前,苏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发展能力、营销能力、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为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文章提出,苏北地区应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副产品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多渠道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
关键词:
苏北地区 农副产品 加工业 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亚珍
湖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和谐湖北的重要途径。但湖北省又是一个农业弱省,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不强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竞争力 湖北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主要从会计学与物流学相结合的角度,针对我国木材加工业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从创新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出发,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在运营成本控制、流程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木材加工业物流成本管理。
关键词:
木材加工业 物流成本 成本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宝栋 宋维明
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该文首先通过产业集聚的博弈分析,指出了产业集聚所具备的内在形成机制;然后从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产业集聚对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对中国木材产业区域布局现状的测度,得出了中国木材产业只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结论;最后,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探讨了推动中国木材产业集聚的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木材产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阳 熊万胜 韩璐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体制的持续改革,中国城镇化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区别于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进城和弹性城镇化模式,地方政府在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基于城乡融合的、以集体为媒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保持城乡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镇域空间整合,在镇域范围内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在实现农民城镇就业及城市生活的同时,保留乡村聚落形态和社会整体性,成为城乡两宜的全域城镇化模式。该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从村域小循环向城域大循环、发展重心从城市向城乡全域、乡村资源从单维市场化向双重市场化、社会形态从经济联合体向发展共同体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了城乡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