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
2023(726)
2022(749)
2021(768)
2020(884)
2019(1020)
2018(932)
2017(1534)
2016(1076)
2015(1190)
2014(1101)
2013(1162)
2012(1154)
2011(1145)
2010(1205)
2009(1130)
2008(1049)
2007(947)
2006(790)
2005(722)
作者
(5959)
(5037)
(4972)
(4716)
(3333)
(2611)
(2298)
(1995)
(1942)
(1815)
(1815)
(1811)
(1799)
(1747)
(1673)
(1640)
(1561)
(1520)
(1519)
(1500)
(1475)
(1380)
(1342)
(1215)
(1179)
(1178)
(1158)
(1143)
(1143)
(1105)
学科
(2966)
(1988)
经济(1987)
(1916)
(1768)
管理(1745)
(1621)
企业(1621)
(1531)
生物(1517)
虫害(1383)
(1371)
病虫(1310)
病虫害(1310)
水产(1204)
防治(1201)
(1199)
及其(1197)
(993)
微生(979)
微生物(979)
方法(940)
生物学(915)
动物(887)
(861)
病害(839)
数学(803)
数学方法(783)
微生物学(759)
(729)
机构
大学(18405)
学院(17991)
(11015)
研究(9195)
农业(9089)
科学(8865)
业大(7177)
(6322)
农业大学(6086)
研究所(6019)
中国(5677)
(5529)
实验(5372)
实验室(5216)
(4923)
重点(4878)
(4678)
(4234)
技术(3955)
中心(3773)
生物(3738)
科学院(3468)
(3467)
经济(3336)
管理(3164)
(3155)
(3135)
(3099)
科技(2948)
理学(2868)
基金
项目(14855)
(10909)
国家(10835)
基金(10331)
科学(10143)
科学基金(8124)
自然(7311)
自然科(7138)
自然科学(7126)
自然科学基金(6999)
(6775)
(5814)
研究(5773)
科技(5365)
基金项目(5293)
计划(5108)
资助(4577)
(4189)
专项(3964)
重点(3829)
(3642)
科研(3342)
农业(3268)
(3113)
技术(3061)
(3052)
创新(2965)
教育(2787)
(2510)
社会(2313)
期刊
学报(10831)
(10265)
大学(7236)
学学(7187)
农业(7080)
科学(6773)
中国(4509)
业大(4265)
农业大学(3936)
(3410)
经济(3410)
(3286)
(2575)
研究(2517)
自然(2385)
自然科(2352)
自然科学(2352)
中国农业(2246)
农林(1862)
(1862)
水产(1762)
林业(1739)
科技(1647)
科技大(1514)
科技大学(1514)
农业科学(1454)
(1439)
(1317)
西北(1242)
西南(1228)
共检索到2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宗福  龚晖  陈红燕  杨金先  刘晓东  林天龙  
应用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制备成免疫刺激复合物(β-hemA-ISCOMs),通过浸泡途径免疫鳗鲡,测定免疫鱼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1)β-hemA-ISCOMs在电镜下呈笼格状颗粒,直径约40nm;(2)一免后第44天,β-hemA-ISCOMs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非β-hemA-ISCOMs免疫组(P<0.05);(3)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浓度正相关,且显著高于ISM1312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0.05);(4)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时云朵  任燕  张德锋  付小哲  林强  李宁求  石存斌  吴淑勤  
为研究山莨菪碱作为佐剂在细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中的作用,将山莨菪碱和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灭活疫苗联合浸泡免疫异育银鲫,首次浸泡免疫7 d后加强免疫1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2、4、7、11、14和21天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的mRNA表达量,并在第21天进行同源菌株活菌攻击实验。结果显示,山莨菪碱组第4天Ig M和IL-1β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8.3和332.7;而无佐剂疫苗组第11天Ig M和IL-1β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6.1和791.8。山莨菪碱组的补体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无佐剂组和对照组,且表达持续时间长。活菌攻击实验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美洲鳗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尾美洲鳗鲡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浸泡组和注射组,每组20尾。对照组注射PBS,浸泡组以1.0×107cfu/mL的菌液浸泡1 h,注射组注射1.0×108cfu/mL的菌液。各组鳗鲡均于处理后6 h和30 h断尾采血,肝素钠抗凝,分别取全血、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法)测定美洲鳗鲡全血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水平。结果表明,浸泡组细菌感染后30 h的红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注射组,而细菌注射组的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浸泡组和对照组,3组鳗鲡的全血细胞免疫水平无显著差异;与30 h相比,处理后6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熊静  关瑞章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别,鳗鲡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而后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症状;鳗鲡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其他脏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陆盼盼  曹伟棋  赵金平  
采用鳗鲡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外膜蛋白基因二联表达产物免疫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检测其对日本鳗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攻毒免疫保护力。将150尾日本鳗鲡平均分为PBS、细菌免疫和外膜蛋白免疫3个组,3组鳗鲡分别以PBS(0.01 mol/L,p H7.4)、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苗(5.0×108 CFU/m L)、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二联表达产物(500μg/m L)腹腔注射0.2 m L。于免疫后14、21和28 d麻醉鳗鲡采血并分离抗凝血。测定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王寿昆  陈威力  
为了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血清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将日本鳗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0尾,腹腔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和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9、13、17、21、25、29、33 d从两组各取3尾日本鳗鲡,尾静脉取血,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鳗鲡的ACP和SOD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都在21 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燕  时云朵  石存斌  吴淑勤  
为研究蓖麻油聚乙二醇单酯葡萄糖苷(CPMG)在细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中的佐剂作用,将CPMG和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联合施用,二次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饲养在室内玻璃缸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加强免疫后2、4、7、11、14和21 d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和溶菌酶的m RNA表达量,首次免疫30 d后用同源菌株活菌攻击实验鱼;同时,用含CPMG、山莨菪碱复合佐剂的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一次后饲养在池塘网箱中,定期抽取血液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用同源菌株人工感染实验鱼。结果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绍戊  王荻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目的】探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菌蜕系统的可行性和应用性。【方法】以PhiX174基因组DNA为模板,对LysisE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纯化的PCR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溶菌质粒PBV220-LysisE。将PBV220-LysisE转入嗜水气单胞菌LN0925株中,构建LN0925(PBV220-LysisE)菌蜕疫苗(AhGs),进而通过溶菌动力学过程检测、电镜下细菌形态观察和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等评价所制备的菌蜕疫苗。【结果】PCR扩增成功获得长度为276BP的噬菌体LysisE基因;成功构建PBV220-LysisE重组质粒及AhGs。在42℃诱导60miN后,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邰光富  鄢庆枇  徐晓津  李芊  覃映雪  
为建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模型,研究了感染时间一定、感染复数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同时还研究了感染复数一定、感染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在感染复数为100∶1、感染时间为30min时细胞吞噬的细菌量达到饱和,而细胞本身仍可维持较高活性。表明100∶1的感染复数及30min的感染时间,是研究鳗鲡外周血白细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模型的最佳参数。本研究还通过检测吞噬速率和杀菌速率评估建立起来的数量模型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桂芳  鄢庆枇  陈文博  苏永全  覃映雪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CFU,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y=0.135ln(x)0.936(R2=0.986);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28℃,pH 6.2~6.6,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和3 g/L,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林辉  田佳鑫  孔祎頔  彭思博  单晓枫  王桂芹  
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OmpA、flaA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并分别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对鲤的生长及免疫效果的影响;实验将目的基因克隆至乳酸菌穿梭表达质粒pPG612中,并电转至干酪乳杆菌中,经诱导后包被饲料对鲤进行饲养56 d,称重并采集血清及组织,分析生长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在56d饲养免疫结束后结果显示,生长指标表明重组干酪乳杆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表明对生长无影响;免疫效果分析显示,血清中IgM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血清中AKP、LZM、SOD、CAT、C3和C4也均有显著性升高,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免疫后肝、脾、肾及肠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NF-kB、TLR5及MYD88的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不同程度提升;其TLR5及MYD88表达量Lc-mcs-flaA组高于Lc-mcs-OmpA组;攻毒后Lc-mcs-OmpA与Lc-mcs-flaA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9%与54%,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本实验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mcs-OmpA与Lc-mcs-flaA免疫鲤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提高自身存活率,其为预防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口服免疫制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春云  谢骏  习丙文  梁利国  夏飞  潘良坤  
利用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WJ-8G FP)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进行浸泡攻毒试验,探究温度对浸泡感染后嗜水气单胞菌在团头鲂各组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立A组(水温25℃),B组(水温32℃),C组(水温25℃),其中C组为对照组。用菌株WJ-8G FP对实验组A、B进行浸泡攻毒,试验组C不进行攻毒处理,攻毒后分别于2 h、4 h、8 h、12 h、24 h采集各组鱼血液、脾、肾、鳃、肠道、肌肉,培养法统计分析各组织器官上的荧光细菌数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各取样时间段实验组A(25℃)和实验组B(32℃)团头鲂各组织在均能检测到荧光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霞  潘厚军  巩华  刘瑞明  石存斌  吴淑勤  
应用间接ELISA方法,研究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皮肤黏液中抗体消长规律,以揭示鳜局部黏膜免疫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及浸泡免疫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鳜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7天达到峰值211,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21 d;添加佐剂(IMS1312、葡聚糖、莨菪碱、食盐)可以提高鳜皮肤黏液及血清中抗体滴度和相对免疫保护率,其中添加IMS1312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77.8%,免疫保护与抗体滴度成正相关(R2=0.79,P<0.05);以溶菌酶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在免疫后1周内即抗体未形成时,对鱼体起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雨果  潘厚军  陈偿  石存斌  吴淑勤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皮肤、脾脏和头肾中IgM基因表达量变化,同时应用ELISA检测皮肤黏液和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结果显示:最早检测到IgMmRNA转录水平上调的是皮肤和鳃(第4天),而脾脏和头肾在第7天才达到高峰。IgM基因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高峰值分别达到16.3和23.8),皮肤和鳃中的表达量较小(高峰值分别为4.3和8.6)。抗体效价方面,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早(第7天),但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时间较短(28 d);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迟(第21天),但持续较长(42 d)。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晖  林天龙  张晓佩  罗土炎  吴宗福  宋铁英  杨先乐  
将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AerA)基因定向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分析表明,硫氧还蛋白-气溶素融合蛋白(Trx-AerA)表达量占重组菌总蛋白量的65.5%。将上述融合蛋白与商品化的QuilA混合,分别添加Mega-10、卵磷脂、胆固醇获得Trx-AerA ISCOMs。其中同时添加Mega-10、卵磷脂、胆固醇组蛋白回收率最高为10.46%,仅添加QuilA组蛋白回收率为1.82%,两者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