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3)
- 2023(5315)
- 2022(4397)
- 2021(3885)
- 2020(3188)
- 2019(6889)
- 2018(6542)
- 2017(12068)
- 2016(6772)
- 2015(7084)
- 2014(6667)
- 2013(6458)
- 2012(5796)
- 2011(5144)
- 2010(4864)
- 2009(4412)
- 2008(4306)
- 2007(3620)
- 2006(3042)
- 2005(2448)
- 学科
- 济(23960)
- 经济(23929)
- 业(18832)
- 管理(18811)
- 企(14431)
- 企业(14431)
- 方法(12217)
- 数学(11147)
- 数学方法(11078)
- 农(7389)
- 财(6847)
- 贸(6633)
- 贸易(6633)
- 易(6484)
- 学(6239)
- 中国(5829)
- 业经(5611)
- 农业(5223)
- 技术(4703)
- 环境(4494)
- 务(4351)
- 财务(4349)
- 财务管理(4345)
- 企业财务(4144)
- 制(3993)
- 产业(3871)
- 划(3641)
- 银(3563)
- 地方(3550)
- 银行(3519)
- 机构
- 大学(96806)
- 学院(96623)
- 济(37773)
- 经济(37212)
- 管理(35721)
- 研究(33670)
- 理学(32372)
- 理学院(31999)
- 管理学(31331)
- 管理学院(31193)
- 农(28074)
- 科学(24946)
- 中国(23233)
- 农业(22823)
- 业大(22676)
- 京(19491)
- 所(18429)
- 研究所(17519)
- 农业大学(15867)
- 财(14918)
- 中心(14763)
- 江(12932)
- 财经(12853)
- 经(11896)
- 院(11891)
- 室(11776)
- 省(11724)
- 经济学(11690)
- 业(11626)
- 北京(11452)
- 基金
- 项目(75273)
- 科学(57890)
- 基金(55915)
- 家(53004)
- 国家(52587)
- 研究(44941)
- 科学基金(43642)
- 自然(31406)
- 自然科(30740)
- 自然科学(30722)
- 基金项目(30512)
- 自然科学基金(30217)
- 社会(30056)
- 省(29816)
- 社会科(28620)
- 社会科学(28610)
- 划(25716)
- 资助(21884)
- 教育(20114)
- 计划(17379)
- 重点(17217)
- 创(16175)
- 科技(15982)
- 部(15684)
- 发(15640)
- 科研(15509)
- 编号(15276)
- 业(15170)
- 创新(15166)
- 农(13635)
共检索到123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东晓 廖森泰 张名位 侯方丽 唐小俊 魏振承 张瑞芬 池建伟 张雁 邓媛元
【目的】分析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热风流量对速溶龙眼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考察喷雾干燥不同进风温度和不同热风流量对速溶龙眼粉水分含量、堆积密度、黏性、溶解性、水分吸附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超微结构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当进风温度从160℃升高到190℃、热风流量从23.00 m3.h-1增加到29.00 m3.h-1时,速溶龙眼粉水分含量分别降低25.52%和39.42%;黏度值分别下降55.75%和61.11%;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升高8.30℃和7.07℃;溶解时间分别增加1.29倍和1.47倍;堆积密度分别提高22.87%和20.15%;同时,单分子层水分含量、微粒形态、L*、a*...
关键词:
喷雾干燥 工艺条件 速溶龙眼粉 理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中华 刘相东
应用气粒两相流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 (CFD)知识 ,结合喷雾干燥的特点 ,建立了模拟喷雾干燥室内气体颗粒两相湍流流动的 CFD模型。讨论了该类模型的数值求解过程 ,并结合实际脉动燃烧喷雾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得到了喷雾干燥室内气流的温度、湿度分布图 ,气体流线图和颗粒相的运动轨迹图。模拟结果表明该 CFD模型可用于对喷雾干燥过程的模拟
关键词:
喷雾干燥 气粒两相流 模型 CF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俊德 吴伯堂 向文洲 夏德如 何妙娟 商树田 苏宝林
阐述了海水螺旋藻工厂化生产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流程,分析了运行参数对藻粉品质的影响。根据研究实践经验,指出了海水螺旋藻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海水螺旋藻 喷雾干燥 藻粉品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凡 陶宁萍 俞骏 刘承初 潘镜 沈菊泉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华名 栗亚飞 耿鑫辉 安星辰 宋卫堂
为了探索结构简单、溶解效率高的臭氧水制备方式以及臭氧水喷施过程中的损耗规律,研究4种制备方式和3种溶液pH值对臭氧水浓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喷雾粒径、水温、pH值对臭氧水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气液混合方式的溶解效率由高到低为:微纳米气泡>气液混合泵>砂芯曝气头>文丘里,曝气5min后臭氧浓度分别达到8.26,5.54,3.84,0.26mg·L-1,除文丘里外,其余3种制备方式制得的臭氧水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调节pH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臭氧水稳定性的方法,pH=3时,半衰期长达1h;臭氧水的喷雾特性受到喷头、喷雾粒径、初始臭氧水浓度、水温、pH值、外界温湿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喷头,...
关键词:
臭氧 臭氧水浓度 溶解 衰减 喷雾粒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志鹏 王丹阳 王洁 张本华 战廷尧 吕晓波 王立男
应用热风干燥试验台进行缓苏干燥试验,研究稻谷深床缓苏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分析不同缓苏温度(20,30,40,50,60℃)、缓苏时间(1.5,3,6,9,12h)、缓苏方式(停风保温、通风保温、停风停温、低风停温、通风停温)、缓苏时刻(每层稻谷的含水率达到18%时)、缓苏含水率(16%、17%、18%、19%、20%)等因素对稻谷深床缓苏干燥特性及爆腰增率的影响,并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缓苏温度40℃、缓苏时间3h、缓苏方式为停风保温的条件下,当第3层稻谷含水率达到18%(w.b)时加入缓苏工艺,可有效提升稻谷干燥速率,缩短净干燥时间,提升干燥品质。整个干燥过程表现为降速干燥,在干燥过程最初的60~65min内干燥速率最快。缓苏方式的改变是影响稻谷缓苏干燥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停风保温的缓苏操作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稻谷的爆腰增率,缓苏温度、缓苏时间、缓苏时刻及缓苏含水率对稻谷干燥品质均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更全面合理地解释稻谷缓苏干燥工艺参数的配合,为稻谷干燥的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及确定最佳的缓苏条件以提高干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缓苏干燥 热风干燥 爆腰增率 干燥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王文钰 陶冬冰 战廷尧 冀东平 郝吉明 王丹阳
为提高稻谷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期稻谷干燥优化工艺参数基础上,探究了薄层热风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的影响。分析干燥温度(30~70℃)、变温时刻(20~150min)、变温温度(30~70℃)、变温时长(20~60min)、变温次数(1, 2, 3次)等试验因子对稻谷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爆腰增率、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干燥温度、变温时刻、变温温度、变温时长为试验因子,以爆腰增率、整精米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稻谷变温干燥特性并阐释结果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40~60℃、变温时刻20~140min、变温温度40~70℃、变温时长10~50min条件下采用循环变温的干燥方式,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初始干燥温度54℃、变温时刻50min、变温温度47.5℃、变温时长20min,干燥后稻谷的爆腰增率12.5%、整精米率79.9%,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61%,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准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稻谷收获后干燥技术改进及深入探究其干燥品质变化机理提供数值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
稻谷 变温干燥 干燥特性 爆腰增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徐广春 许小龙
【目的】分析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特征,阐明农药剂量的沉积结构及空间分布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农药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收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利用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结果】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45°和0°水稻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在225、450、6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大于200个/cm2,施液量间差异显著。手动喷雾器在600、900、1 2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和45°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校康 温浩军 陈金成 张惠 纪超
为解决传统喷施系统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基于双阀控制的精准间歇式喷施系统。针对喷施系统多能域相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键合图方法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并基于20-sim键合图仿真平台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压力工况下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喷施系统在0.2、0.3和0.4MPa压力下喷头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并采用轮廓分析统计学方法研究仿真结果的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车速为0.8m/s,作物间距20cm,作物茎叶覆盖直径10cm情况下,间歇式精准喷施系统的喷雾准确率>89%,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合置信水平为0.088。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间歇式精准喷施系统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
关键词:
键合图 状态方程 精准喷雾 数值计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玉庭 陈洁 李淑婷 庄培荣 庄玮婧 郑宝东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去壳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评价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龙眼果肉干制品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SOD活性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法对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5种干燥方法所得龙眼果肉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和SOD活性存在差异,微波真空干燥所制龙眼果肉的色泽最佳,收缩率、复水率、多糖含量和SOD活性仅次于真空冷冻干燥,但微波真空干燥的时间短、温度低、效率高,且所制龙眼果肉结构完整,金色饱满,质地适中,具有龙眼特有的风味,综合品质最好。【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是最适的龙眼...
关键词:
龙眼果肉 干燥方法 色泽 多糖 SO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赵纯清 李善军 陈红 丁淑芳
自制应用于柑橘园施药的风送式喷雾机,并基于CFD建立喷雾机雾滴运动轨迹及沉积模型,考察该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及送风方向对雾滴沉积的影响。根据喷雾机尺寸参数,建立喷雾流场二维模型,并确定DPM模型参数,模拟获得距喷头不同距离的垂直截面上雾滴沉积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距喷头1.0 m的范围内,雾滴沉积特性与试验结果相符,且在1.0 m范围内,送风角度的增加对雾滴飘移影响较小,随着与喷头距离的增大,送风角度对底部雾滴飘移损失的影响逐渐加剧;在距喷头1.0 m范围以外,雾滴沉积特性与实际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但雾滴沉积量随与喷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规律是一致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希文 蒋蘋 罗亚辉 龙莉霞 石毅新 胡文武
分析气雾栽培箱外部温度为18℃和20℃,18℃和22℃营养液雾化后,气雾栽培箱内部和生菜根系周围温度的变化,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雾栽培箱内部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当气雾栽培箱外部温度18℃时,22℃营养液雾化后,气雾栽培箱内部温度的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差值均小于2.9℃,平均相对误差为8.1%,均方根误差为1.2℃。所建CFD模型准确有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莎 翟长远 朱瑞祥 郭俊杰 李为 韩润哲
【目的】设计喷雾高度可调的牵引式果园风送喷雾机,以满足不同果树对喷雾机喷雾高度可调的要求。【方法】针对轴流风机式果园风送喷雾机难以满足不同果树喷雾高度可变的不足,基于喷雾高度可调的目的,设计了一种由1对转向相反的离心风机和角度可调的导流风箱为核心的牵引式果园风送喷雾机,在需求分析和虚拟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完成了各关键部件技术参数和整机结构的确定,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喷雾机在不同喷雾角度、风机转速、喷雾距离和喷雾压力条件下喷雾沉积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设计的以转向相反的离心风机和角度可调的导流风箱为核心的牵引式果园风送喷雾机,在离心风机转速为1 200r/min、喷雾距离为2.5m、喷雾压力为0.7...
关键词:
果园喷雾机 喷雾高度 离心风机 农机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永亮 李建平 杨欣 陈春皓 吕林硕 吕孟宽
针对传统果园多风机风送喷雾机存在风能利用率低,出风口到靶标之间喷雾四散飘移的问题,对风机配置聚风筒(直筒式、渐缩式、渐开式)的风送喷雾系统的聚风喷雾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聚风筒风场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对标试验确定了仿真模型与计算的可靠性。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参数优化试验分析风筒类型、聚风筒长度和风机转速对聚风特性的影响并确定聚风筒的最佳参数设计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有聚风筒的风送喷雾系统对雾滴的胁迫作用明显显著优于无风筒的,且呈现了较好的聚风雾化作用,渐缩式风筒的性能尤为明显;气流集中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为渐缩式、直筒式、渐开式、无风筒,聚风筒胁迫雾滴的横向穿透性能由高到低为渐缩式、直筒式、渐开式;风筒长度在30~70cm范围内,长度越长,聚风性能越好;随着转速呈倍数的增加,风场速度峰值也呈倍数增加,转速的改变不影响速度峰值的位置。聚风筒最佳参数设计组合为风筒类型为渐缩式,风筒长度为70cm,风机转速1 440r/min,此组合下的风速为4.156m/s,风场纵向幅宽为1 585.32mm。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凡 周永东 高鑫 付宗营 侯俊峰 翁翔 林韶辉
【目的】为获得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合理干燥基准,从而促进其实际开发和利用。【方法】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黑木相思木材的干燥特性,参照百度试验干燥缺陷等级拟定木材干燥初终期条件,依据锯材干燥质量检测结果对黑木相思锯材常规干燥工艺进行系统优化试验,并制定25 mm厚黑木相思锯材的干燥基准。【结果】黑木相思木材的干燥缺陷主要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其次为截面变形,无内裂产生。从干燥速度看,黑木相思属于中等易干材。木材含水率15%时的气干密度为0.620 g·cm~(-3),属于中等范畴。采用优化制定的干燥基准对25 mm厚黑木相思锯材进行常规干燥后,木材含水率从110.40%干至8.42%,干燥周期为268.0 h (11.2 d),整个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比较稳定,平均为0.38%·h~(-1)。【结论】黑木相思干燥锯材的平均最终含水率、干燥均匀度、厚度上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以及可见干燥缺陷方面的指标均达到锯材干燥质量二级要求。本研究制定的黑木相思锯材干燥工艺可为实际干燥生产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图2表6参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