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9)
- 2023(8770)
- 2022(7384)
- 2021(6557)
- 2020(5491)
- 2019(12106)
- 2018(11639)
- 2017(21265)
- 2016(11860)
- 2015(13002)
- 2014(12584)
- 2013(12344)
- 2012(11358)
- 2011(10206)
- 2010(10066)
- 2009(9003)
- 2008(8846)
- 2007(7915)
- 2006(6997)
- 2005(6153)
- 学科
- 济(44618)
- 经济(44560)
- 管理(32190)
- 业(30326)
- 企(23696)
- 企业(23696)
- 方法(20498)
- 数学(18394)
- 数学方法(18162)
- 农(13360)
- 学(13285)
- 贸(11904)
- 贸易(11902)
- 中国(11775)
- 易(11630)
- 财(11454)
- 业经(10727)
- 农业(9187)
- 地方(8579)
- 制(8035)
- 环境(7662)
- 技术(7197)
- 务(6778)
- 财务(6770)
- 财务管理(6749)
- 银(6493)
- 银行(6429)
- 企业财务(6343)
- 划(6238)
- 产业(6194)
- 机构
- 大学(171223)
- 学院(169868)
- 济(65834)
- 研究(65168)
- 经济(64565)
- 管理(60570)
- 理学(52892)
- 理学院(52211)
- 管理学(51014)
- 管理学院(50755)
- 中国(46739)
- 科学(46231)
- 农(44794)
- 京(37256)
- 农业(36143)
- 所(35891)
- 业大(35646)
- 研究所(33519)
- 中心(28545)
- 财(27632)
- 江(26268)
- 院(24274)
- 农业大学(23795)
- 北京(22896)
- 省(22666)
- 财经(22331)
- 室(20938)
- 科学院(20616)
- 经(20517)
- 范(20487)
- 基金
- 项目(125215)
- 科学(96046)
- 基金(91101)
- 家(85949)
- 国家(85298)
- 研究(78715)
- 科学基金(70085)
- 自然(50037)
- 社会(49658)
- 省(49038)
- 自然科(48880)
- 自然科学(48858)
- 基金项目(48325)
- 自然科学基金(48041)
- 社会科(47106)
- 社会科学(47090)
- 划(43186)
- 资助(37140)
- 教育(35569)
- 重点(29571)
- 编号(28146)
- 计划(28073)
- 发(26792)
- 部(26435)
- 创(26111)
- 科研(25560)
- 科技(25413)
- 创新(24556)
- 业(23485)
- 大学(21658)
共检索到24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锦 王力明 梁颖 李跃建 唐丽
【目的】探讨喷施赤霉素(GA_3)对"三青"莴笋高效安全生产的影响。【方法】以"高山青"莴笋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喷施GA_3(0、12.5、25、50、100 mg/L)对"三青"莴笋生长、光合电子传递和氰化物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GA_3均增加了莴笋株高和茎粗,T4处理"三青"莴笋株高最大,但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除11月25日,喷施GA_3后"三青"莴笋茎粗均以T3为最大,但与T4处理无显著差异。光合指标、氰化物含量选取T3处理(50 mg/L GA_3)和CK进行测定,喷施GA_3增加了"三青"莴笋光合电子传递性能和氰化物含量。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许多与光合作用和氰化物相关的基因显著上调。【结论】喷施GA_3增强了莴笋叶片自身光保护能力,提高了光合作用,增加了氰化物含量,但氰化物含量低于食品安全规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永华 史吉平 商振清 李广敏
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叶面喷施2×10-5mol/L的生长素(IAA)或5×10-4mol/L的赤霉素(GA3)可阻止小麦幼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对于超氧物歧化酶(SOD),IAA使其活性强化,而GA3则对其起着抑制作用。IAA还能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影响不大;而GA3对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均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建平 赵锋 游爱兵 游艾青 吴建平
为探明叶面肥(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中不同赤霉素(GA3)剂量和喷施时期对水稻花期低温的调控效果,以遭受低温危害的中稻迟熟品种杂交稻培两优537和常规稻鄂中5号为材料,在叶面喷施3kg/hm2磷酸二氢钾的基础上,按每公顷添加0.0(A0)、7.5(A1)、15.0(A2)、22.5(A3)、30.0(A4)、37.5g(A5)的GA3分别于破口期(B1)、始穗期(B2)、抽穗期(B3)、齐穗期(B4)施用,考查水稻抽穗动态、穗层整齐度、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GA3用量控制在15.0~22.5g/hm2,且在B1或B2期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千粒重、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缩短出穗的时间,进而提高...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素 叶面肥 产量 穗层整齐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振翔 李志康 陈颖 王志琴 杨建昌 顾骏飞
【目的】水稻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野生型,但其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与净光合值显著高于对照,文章旨在阐明其生理学机理并探讨其在高光效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盆栽试验设置高光强(光照强度为700—800μmol·m~(-2)·s~(-1))与低光强(光照强度约为100—200μmol·m~(-2)·s~(-1))2个处理,并结合大田试验,观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叶绿素荧光、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荧光显微结构与冠层温度。【结果】突变体材料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野生型,并且光照强度对其叶绿素含量的效应也不相同。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突变体叶片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璞帆 勾薇 陈富彩 张立新 金保锋 刘海轮 扈强 唐永红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为提升烤烟品质提供支持。【方法】在陕西汉中烟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设置了团棵期和现蕾期各喷施1次、团棵期和打顶后2d各喷施1次,2种喷施时期(即X、D)及硅、钼、钛、钴(即Si、Mo、Ti、Co)4种肥料种类(XSi、XMo、XTi、Xco和DSi、DMo、DTi、DCo处理)与对照(喷施清水,即X0、D0处理)共10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研究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烟叶光合特性、氮和钾含量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硅、钼、钛、钴
关键词:
烤烟 微量元素 叶面喷施 光合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益善 夏俊辉 田继微 龚俊义 孟祥伦 韦飞严 武小金 廖伏明
以10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设置不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3,ga3)喷施时期处理,研究了ga3喷施时期对不育系节间伸长和抽穗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可促进不育系茎秆各部位节间伸长和植株增高,但对剑叶鞘长没有明显影响;稻穗破口期(穗尖刚露出剑叶鞘)是不育系喷施ga3的适宜时期,此时喷施ga3对促进顶1节间伸长、解除包颈和提高穗粒外露度的效果最好;破口前1d(穗尖距叶枕-3 cm)喷施ga3的效果次之,破口后1 d(穗尖抽出剑叶鞘3 cm)喷施ga3的效果较差;随喷施时期的推迟,中下部节间长和穗高逐渐缩短。对不育系群体而言,抽穗率10%-15%是开始喷施g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自勉 房耀仁 许月明 陆军
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越冬期间不同处理苹果枝条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越冬前期包膜和露地枝条皮层的脱落酸含量高,2月20日开始迅速下降,包膜枝条下降快,3月5日至4月5日显著低于露地枝条(P<0.05);②包膜枝条营养芽内源脱落酸1月20日达1.47×10~(-3)mg·g~(-1)高峰值,在其后15d中脱落酸含量迅速下降,3月5日至4月5日维持低而稳定的水平;③越冬期间两个处理营养芽内源赤霉素呈上升趋势,包膜枝条上升快,其含量始终高于露地枝条,分别于2月5日和3月20日出现明显高峰,包膜枝条4月5日显著高于露地枝条(P<0.01).
关键词:
苹果 枝条 包膜 脱落酸 赤霉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思威 杨锦鹏 余君 徐芳森 杨春雷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白肋烟打顶后喷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YCL2和Z5对烟碱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以及总氮、总糖、氯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打顶后喷施YCL2和Z5能够显著降低白肋烟叶片烟碱的含量,其中喷施YCL2使上部叶片烟碱含量降低20.47%,喷施Z5使上、中部叶片烟碱含量分别降低34.36%和32.38%;喷施YCL2和Z5能显著降低合成烟碱关键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喷施YCL2和Z5对烟叶重要品质指标(总氮、总糖、氯和钾)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说明,喷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YCL2和Z5能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含量,但不影响烟叶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雪飞 胡静静 王庆菊 沈向 毛志泉
以3年生紫叶桃为试材,研究分别喷施微量元素Fe,Mn,Zn,B对其叶片花色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初期,各个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0天后,喷施Mn,Zn的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他处理,此结果证明Mn与花色苷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喷施Fe处理对紫叶桃叶片中花色苷合成有抑制作用;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几个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4个酶中,DFR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Mn,Zn处理后DFR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DFR酶活性的差异出现在花色苷含量的...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紫叶桃 花色苷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佑成 赵天瑶 苌淑敏 李少华 庞肖杰 郑琳琳 康玉凡
为筛选出生产富硒绿豆芽最适宜的喷施浓度,采用不同浓度(0.00、0.06、0.19、0.38和0.57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测定其生长指标(根长、下胚轴长和下胚轴茎粗)、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酚类含量(总酚和总黄酮)、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硒含量。结果表明:纳米硒对绿豆芽生长具有双重效应,低浓度纳米硒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纳米硒对绿豆芽有毒害作用,会抑制其正常生长。0.19 mmol/L浓度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的效果最佳,其下胚轴茎粗比对照提高2.91%,下胚轴长提高38.7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31.67%、 51.18%和44.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升108.04%和59.45%;同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8.37%和26.81%。而且0.19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中硒含量为3.04 mg/kg,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因此,生产富硒绿豆芽以0.06~0.19 mmol/L纳米硒浓度喷施最佳。
关键词:
绿豆芽 纳米硒 营养特性 抗氧化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崇玲 雷静 顾明华 窦飞 蒋雄英 谭力
以水稻(Oryza sativa)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探讨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总Cd含量为5.78 mg·kg-1)上施用不同硅肥对水稻产量、水稻不同部位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硅肥(750 kg/hm2)、喷施0.2%无机硅溶胶、喷施0.2%有机硅溶胶均增加了水稻产量,显著地降低了水稻根、茎叶和稻米中Cd的含量及其富集系数,其中,稻米Cd含量分别下降了49.04%、60.55%、62.19%。土施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高于喷施硅溶胶,而喷施硅溶胶对降低水稻Cd含量的效应优于土施硅肥。
关键词:
硅肥 施用方法 镉富集 生长部位 水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青光 韦林汕 卢亚妮 黄柄壬 韦贵剑 黄小英 赵峰进 李世奇
【目的】探究外源硒对河玉397籽粒产量和品质及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生产富硒玉米的外源硒肥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开展河玉397喷施硒肥试验,A因素(主处理)为硒肥喷施期,分别设A1(拔节期)、A2(大喇叭口期)和A3(抽雄期)3个主处理,B因素(副处理)为硒肥种类及清水对照(CK),分别设B1(锌硒葆)、B2(亚硒酸钠)、B3(硒硅肥1号)、B4(硒硅肥2号)、B5(硒硅肥3号)和B6(CK)6个副处理,共18个处理。各处理玉米成熟采收后进行产量及果穗农艺性状考查,测定、分析其籽粒的粗蛋白、脂肪、淀粉、硒、砷和镉含量。【结果】A2B1处理河玉397的行粒数和百粒重均较CK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成林 翟瑞宁 黄开健 谭华 郑德波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熊发前 韦慧 韦善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0、1.5和2.0 g/L)水溶性硒肥(锌硒葆),分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随之增加,其中桂糯615增幅最大,硒含量最高达到0.265 mg/kg,是清水对照的2.82倍。不同糯玉米品种镉、砷的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桂甜糯611镉、砷含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52.94%和77.78%。糯玉米硒含量与镉、砷含量相关性分别为-0.5509和-0.8530,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喷施外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外源硒肥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的硒含量,同时降低其镉、砷含量。
关键词:
硒肥 糯玉米 产量 硒含量 重金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小蓉 张习敏 牛晓娟 唐婧 乙引
以贵州黔西百里杜鹃野生林中马缨杜鹃为研究对象,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赤霉素+2,4-D及赤霉素+丁酰肼,并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下马缨杜鹃的光合速率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1:30和15:30,在11:30,赤霉素分别与不同浓度50、100、200mg/kg 2,4-D混和对应光合速率分别为8.39,8.08,8.14,8.29μmol.m-2s-1;喷施赤霉素和不同浓度的2,4-D对应的马缨杜鹃叶片蒸腾作用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均出现在9:30,表现为CK>100mg/kg+200mg/kg>100mg/kg+50mg/kg>100mg/k...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巍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吕晓 杨璐 王一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 W·m~(-2),每个处理重复3或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试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试验期间对粳稻各生长时期进行剑叶活体测量,测定光合电子流传递分配、光合响应曲线及参数,包括非环式光合电子流中参与碳还原或光呼吸的...
关键词:
UV-B 粳稻 光合电子传递 光响应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