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0)
- 2023(7604)
- 2022(6362)
- 2021(5653)
- 2020(4696)
- 2019(10436)
- 2018(9802)
- 2017(18045)
- 2016(10296)
- 2015(10880)
- 2014(10557)
- 2013(10230)
- 2012(9448)
- 2011(8507)
- 2010(8500)
- 2009(7683)
- 2008(7685)
- 2007(6815)
- 2006(5985)
- 2005(5032)
- 学科
- 济(36946)
- 经济(36897)
- 管理(27552)
- 业(26875)
- 企(20612)
- 企业(20612)
- 方法(17438)
- 数学(15376)
- 数学方法(15173)
- 农(11914)
- 学(11223)
- 财(9588)
- 中国(9331)
- 业经(9125)
- 贸(8516)
- 贸易(8516)
- 农业(8474)
- 易(8303)
- 环境(6688)
- 技术(6553)
- 制(6422)
- 地方(6169)
- 务(5843)
- 财务(5830)
- 财务管理(5820)
- 理论(5699)
- 划(5627)
- 银(5574)
- 企业财务(5545)
- 银行(5519)
- 机构
- 大学(150678)
- 学院(148801)
- 济(56323)
- 经济(55305)
- 研究(54706)
- 管理(53462)
- 理学(47410)
- 理学院(46779)
- 管理学(45680)
- 管理学院(45448)
- 农(39293)
- 科学(39270)
- 中国(38223)
- 农业(31784)
- 京(31658)
- 业大(31324)
- 所(30072)
- 研究所(28345)
- 财(23894)
- 中心(23728)
- 江(21829)
- 农业大学(21407)
- 财经(19913)
- 院(19444)
- 范(19320)
- 北京(19077)
- 师范(18943)
- 经(18283)
- 省(18169)
- 科学院(17926)
- 基金
- 项目(110948)
- 科学(86099)
- 基金(81773)
- 家(76815)
- 国家(76223)
- 研究(70454)
- 科学基金(62844)
- 社会(45251)
- 自然(44361)
- 基金项目(43914)
- 自然科(43389)
- 自然科学(43365)
- 省(43224)
- 社会科(42926)
- 社会科学(42912)
- 自然科学基金(42636)
- 划(38356)
- 教育(32357)
- 资助(32232)
- 重点(26180)
- 编号(25472)
- 计划(24610)
- 部(23695)
- 发(23513)
- 创(23443)
- 科研(22348)
- 创新(22053)
- 科技(21948)
- 业(20769)
- 国家社会(19552)
共检索到205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杰 颜鑫 王英 刘根红 杨世琦
为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钾(CMC-K)对农田土壤水温环境、土壤养分吸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饲草燕麦为供试作物CMC-K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MC-K喷施量0kg/hm~2(CK)、50kg/hm~2(T1)、100kg/hm~2(T2)、200kg/hm~2(T3)和300kg/hm~2(T4)共5个处理,研究其对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中土壤含水量、温度、电导率、容重和土壤养分等,分析CMC-K对饲草燕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分析CMC-K施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饲草燕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着CMC-K的喷施量增大而增加,在作物拔节期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9.78%~116.80%;CMC-K可以为作物生育期贡献积温48.4~114.4℃,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喷施CMC-K有助于土壤养分保持,在0~10cm土层能够提高全钾和速效钾含量28.31%~63.07%和34.72~95.45%,在10~20cm土层可以提高全钾和速效钾含量12.30%~75.05%和25.65%~125.37%,对有效磷具有固持作用,同时对水解性氮影响明显,可以将水解性氮聚集在上层土壤;对饲草燕麦产量影响显著,提高18.80%~54.11%;CMC-K喷施量与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燕麦产量表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7、0.982、0.676和0.983。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CMC-K喷施量为200kg/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温度,影响土壤养分,有助于提升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固持水解性氮,减少养分的淋溶,考虑其经济效益,推荐施用量为100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鑫 王英 王永杰 刘汝亮 郭萍 杨世琦
【目的】研究喷施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_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及苏丹草根系和产量的影响,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热量紧缺问题、保障后茬作物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以小麦收获后复种的苏丹草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喷施0 kg/hm~2 (CK)、50 kg/hm~2 (T1)、100 kg/hm~2 (T2)、200 kg/hm~2 (T3)和300 kg/hm~2 (T4) CMC-NH_4 5个处理,研究喷施CMC-NH_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苏丹草根系特征、株高和干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MC-NH_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生长指标和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喷施CMC-NH_4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82%~29.19%(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逸婧 陈海娟 吕奕 刘永祥 汤晓智 沈新春
【目的】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胶粘合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医用骨粘合剂的潜在可能。【方法】利用动态流变仪、圆二色光谱(CD)、aNs荧光探针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CMC-Na对spi胶零切黏度、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疏水性、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结合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CMC-Na对spi胶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spi胶的粘合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浓度大于10%时粘合强度呈下降趋势;微量CMC-Na(0.01%)的添加能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思琪 孙佩馨 姜毅 沈佩瑶 席飞 杨婉艺 肖红梅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添加纳米材料和微生物源天然抗菌物质对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膜液的影响,为果蔬绿色涂膜保鲜方法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础涂膜液,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钛(TiO_(2))、ε-聚赖氨酸盐酸盐、纳他霉素制备改性膜液,观察比较不同膜液物理指标和抗菌性能,筛选获得最佳比例制备改性膜液。将改性膜液应用于蓝莓低温(0-3℃、相对湿度90%-95%)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生理生化及品质指标,观察其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改性纳米TiO_(2 )、ε-聚赖氨酸盐酸盐、纳他霉素各物质添加量分别为0.02%(w/v)、0.015%(w/v)和0.03%(w/v)时膜液综合性能最佳:改性膜液对灰葡萄孢、胶孢炭疽菌抑菌率分别是基础膜液抑菌率的5.8倍和126.6倍;与基础膜液相比,改性膜液所成膜的物理性能提高,各物质融合更好,但无新的化学键形成,水蒸气透过率、水溶性降低,透光率略有下降,凝胶性能增强,形成了更为规则致密的网状凝胶结构。改性膜液涂膜处理维持了蓝莓果实贮藏期间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抗性相关酶活力,降低了失重率、腐烂率,可将果实低温贮藏期延长至40 d。[结论]通过添加适量改性纳米TiO_(2)、ε-聚赖氨酸盐酸盐、纳他霉素可改变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膜液的凝胶结构,改善膜的物理特性,增强抗菌性能,从而提高蓝莓果实贮藏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万邦 王晓媛 于蓉 杜慧莹 刘声锋 田梅 郭松 魏兆辉
为了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西瓜适宜的水氮组合,试验设计不同水氮处理,研究水氮互作对西瓜叶片SPAD值、果实品质、产量和氮素吸收及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W1N4、W2N3、W2N4、W3N3、W3N4处理的SPAD值较高,施氮量为N2、N3时品质较佳,W3N4处理产量最高,为76 565.36 kg/hm2,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8.34%~37.57%;相比较其他灌水水平,灌水量为W1时,设施西瓜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W1N3、W1N4处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达到43.91,45.32 kg/m3,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14.00%~56.40%;W3N4处理果实氮积累量和总氮积累量显著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22.75%~192.36%,17.00%~123.39%;W3N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与氮肥利用率显著最高,氮肥偏生产力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11.00%~343.68%,氮肥当季利用率比其他处理提高了3.34~10.02百分点。相关性分析表明,SPAD值、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氮积累量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植株氮积累量呈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呈负相关。总之,施氮量为N2(80 kg/hm2)、N3(160 kg/hm2)时设施西瓜品质较好,灌水量W3(2 200 m3/hm2)与施氮量N4(240 kg/hm2)组合的增产效果最佳,高灌水量与高施氮量互作有利于西瓜吸收氮素,而低施氮量与高灌水量互作有利于氮肥的利用。
关键词:
设施西瓜 品质 产量 氮素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俊换 郭华 欧阳晶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 enzyme,CMC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康宁木霉利用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油茶籽壳预处理方法、氮源、起始pH、发酵时间、接种量、营养液体积对CMCase酶活力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培养时间、起始pH和营养液体积进行正交试验,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用碱法处理油茶籽壳较为适宜;油茶籽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氮源为0.2%的(NH4)2SO4;其他适宜条件为接种量5%、初始p...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昝丽娜 郝强强
对传统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实验内容进行改进,设计了紫外光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综合实验。该实验有3部分实验内容: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性能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该实验设计教学效果良好,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 王西娜 韦广源 马永鑫 田海梅 王月梅 钱芝瑾 谭军利
【目的】研究减氮节水对春小麦茎秆强度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水氮高效利用以及提高春小麦抗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2021和2022年裂区试验,研究灌溉处理(常规灌溉(400 mm,WC)、节水20%(320 mm,W1)、节水40%(240 mm,W2))和施氮处理(常规施氮(270 kg?hm-2,NC)、减氮25%(202.5 kg?hm-2,NJ)、不施氮N0)对春小麦茎秆强度、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25%且节水20%并没有显著降低春小麦株高、茎粗以及地上部生物量。减氮与常规施氮处理的春小麦茎秆强度与茎秆钾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在减氮基础上,节水20%处理的春小麦茎秆强度与茎秆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灌水处理。灌浆期,减氮水平下,节水20%处理的茎秆强度较常规灌水处理两年分别增加了14.9%和16.3%,茎秆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4%和11.9%;成熟期,茎秆强度分别增加了19.0%和8.3%,茎秆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5%和9.0%。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春小麦茎秆强度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强度与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粗无显著相关性。各水氮处理中,减氮节水20%处理的春小麦产量最高,2021和2022年分别达8 092和5 516 kg?hm-2。相同施氮量时,春小麦籽粒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随灌水定额减少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减氮25%且节水20%处理达到最大值,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两年分别增加了14.4%、16.7%和25.5%、23.5%,而各水氮处理中淀粉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发现,茎秆强度与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减氮条件下节水20%促进了春小麦株高、茎粗的生长,增加了地上部生物量,并提高了茎秆钾含量,进而提高了春小麦茎秆强度,降低了倒伏风险,增加了春小麦产量且改善了籽粒品质。因此认为,施氮202.5 kg·hm-2,灌水320 mm是适宜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的水氮管理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芳 李万明 谭爱花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灌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并针对灌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对策探讨,以期为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现代农业 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迁 高强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资源的分析,结合当前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有利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建立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和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设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大庸 于福亮 裴源生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以前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地区地下水浅水埋深条件下的产汇流规律。由于引黄灌区受到引黄灌溉的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激烈,大量的引黄水量使灌区形成了类似于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下垫面条件,其产汇流规律与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般性规律相差甚远,而与湿润半湿润地区基本相同。利用灌区引黄耗水量与引黄灌区降水量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灌区引黄耗水量与灌区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量对灌区引黄灌溉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灌区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灌区的水循环规律,建立起基于灌溉动态需水量计算的灌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丹妮 靳巧红 李明雨 魏晓艳 谢应忠 伏兵哲 兰剑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牧草种质资源,于2017年4–10月在宁夏引黄灌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个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通过测定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抗倒伏系数等指标,对抗倒伏系数的各因子间进行相关分析、营养成分指标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对不同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得分排序,采用隶属函数对10个高粱属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高粱品种在该地区的生育期为113~125 d,以绿巨人品种株高最高,达312.67 cm,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海牛(29.72 t·hm–2),且高于其他品种(P 斯威特>大奖2120>金冠>绿巨人。抗倒伏较强的5个品种依次为大力士、大奖2180、海牛、绿巨人和大奖2120。最终根据营养成分、干草产量和抗倒伏系数综合评价得出,大奖2180、大力士、绿巨人、海牛和大奖2120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栽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向宇 王斌 王腾飞 冯琴 倪旺 邓建强
筛选适宜的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品种是宁夏引黄灌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小黑麦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营养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小黑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饲草3号’的株高最高,为171.17 cm,与‘鉴46’‘鉴12’和‘晋饲草1号’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鉴46’的节数最多,为5.33;‘晋饲草1号’的穗长、穗重、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4.32 cm、5.56 g、31.67、55.14 g、4.47 g和7 478.95 kg·hm-2;小黑麦的籽粒粗脂肪含量介于2.77%~3.82%,籽粒粗蛋白含量介于12.31%~13.63%,其中‘冀饲草1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3.63%和3.82%;对小黑麦饲草营养品质而言,‘普瑞’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31%,‘晋饲草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3%,‘优能’的粗灰分含量最高,为7.46%,‘甘农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7.07%和31.16%。经主成分分析得出,‘晋饲草1号’综合得分最高,相比于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林博
本文以1998年东雷二期引黄工程富平灌区投入运行以来的数据为基础,从水资源对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研究表明:多年的灌溉使灌区植被覆盖明显提高,土壤质量显著改善,盐碱土地逐步缩小,作物耕种次数和种类增多,灌区地下水得到补充,水位逐年提升,灌区生物种类明显增多。引黄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干旱少雨的渭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河水 泥沙 生态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玲 何文寿 贾彪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植株生长发育规律及各主要生物学性状间的关系,为其在宁夏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测定饲料油菜苗期至收获期6个阶段植株主要生物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由相关性分析可得,叶龄数与株高、茎粗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5**,r=0.981**;在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中4种生物学指标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干物质量>单株鲜重>叶龄数>叶绿素含量;第2主成分中的4种品质指标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茎叶比。【结论】饲料油菜的生物学指标呈单"S"形曲线变化,叶龄数是饲料油菜植株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株高、茎粗的起促进作用,第1和2主成分可以较好的反映植株8个生物学指标相关信息。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生物学指标 生育期 相关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