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6)
- 2023(9977)
- 2022(9041)
- 2021(8616)
- 2020(7167)
- 2019(16570)
- 2018(16604)
- 2017(31436)
- 2016(17514)
- 2015(19678)
- 2014(19705)
- 2013(19525)
- 2012(17863)
- 2011(16039)
- 2010(15636)
- 2009(14088)
- 2008(13557)
- 2007(11543)
- 2006(9913)
- 2005(8512)
- 学科
- 济(64116)
- 经济(64046)
- 管理(47223)
- 业(44683)
- 企(37568)
- 企业(37568)
- 方法(31613)
- 数学(27287)
- 数学方法(26920)
- 学(18811)
- 农(16968)
- 中国(15640)
- 财(15202)
- 业经(14454)
- 地方(14072)
- 农业(11448)
- 理论(11395)
- 和(11361)
- 贸(11093)
- 贸易(11087)
- 易(10726)
- 环境(10722)
- 技术(10449)
- 制(10292)
- 务(9987)
- 财务(9927)
- 财务管理(9905)
- 企业财务(9351)
- 教育(9236)
- 划(9224)
- 机构
- 大学(246206)
- 学院(244024)
- 管理(96549)
- 济(86925)
- 经济(84830)
- 理学(84620)
- 研究(83746)
- 理学院(83576)
- 管理学(81909)
- 管理学院(81500)
- 科学(58572)
- 中国(58536)
- 京(52862)
- 农(47827)
- 所(44009)
- 业大(43401)
- 研究所(40959)
- 财(37974)
- 农业(37894)
- 中心(36770)
- 江(34878)
- 北京(33095)
- 范(32221)
- 师范(31785)
- 财经(31230)
- 院(30777)
- 州(28514)
- 经(28455)
- 技术(28314)
- 省(25834)
- 基金
- 项目(178474)
- 科学(137514)
- 基金(127619)
- 研究(124141)
- 家(113791)
- 国家(112871)
- 科学基金(95349)
- 社会(74052)
- 省(70904)
- 社会科(69954)
- 社会科学(69934)
- 基金项目(68833)
- 自然(66006)
- 自然科(64408)
- 自然科学(64383)
- 自然科学基金(63215)
- 划(60089)
- 教育(56452)
- 资助(52913)
- 编号(50092)
- 重点(40286)
- 成果(40074)
- 部(37904)
- 发(37466)
- 创(36982)
- 计划(35134)
- 科研(35131)
- 课题(34798)
- 创新(34533)
- 大学(32405)
共检索到340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长安 钦佩 周文宗 王光
用乙醇提取法获得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 ,并分别用嗜水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最敏感 ,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133 3μL/mL。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粗提物 鱼类病原菌 抑菌实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南倩茹 张晴 张劲 陈红兵 李兆华 赵丽娅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种外来多年生杂草,其入侵给我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观测与评估撂荒地喜旱莲子草入侵的危害程度,以江汉平原湖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为研究对象,在江汉平原湖区设置60个1 m×1 m样方(撂荒1年、撂荒3年、撂荒5年各20个),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匹配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Gordon M稳定性测度法分别对其种间联结性与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撂荒1年群落物种数共32科57属62种,撂荒3年群落物种数共26科54属61种,撂荒5年群落物种数共23科45属49种,三类群落均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Asteraceae)植物为主,喜旱莲子草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优势度占据主体地位,且与撂荒1年相比,撂荒3年和撂荒5年群落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优势度分别增长3.031%和8.408%。(2)从VR值来看,撂荒1年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呈不显著负关联,撂荒3年和5年群落均呈显著正关联。χ~2检验和AC值显示,喜旱莲子草、稗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对环境条件有相似的适应性,其余物种对喜旱莲子草入侵的抵抗力较弱。(3)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三类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的种对间联结松散,种间相对独立。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撂荒1年、撂荒3年和撂荒5年群落的交点坐标分别为(32.52,67.48)、(32.93,67.07)和(32.09,67.91),三者均离理想稳定点坐标(20,80)有一定距离,表明种群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综上,建议在撂荒地修复治理过程中采用替代控制法,以稗、狗牙根等禾本科植物作为替代物种,对撂荒地喜旱莲子草进行综合治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海燕 白娜娜 晁开瑞 孟达 赵胜国 党海龙 于凤强
以前期筛选的植物内生真菌SDYS180(聚多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i)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外试验测定其对13株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建立SDYS180粗提物对各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同时测定了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生理指标[电导率、可溶性蛋白(SP)质量分数、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YS180菌体、发酵液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13株林木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表现为菌体>发酵液>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对杨树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佳,粗提物对该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3010x+0.1437,R~(2)=0.986 4,EC_(50)=1.183 7 mg·mL~(-1)。SDYS180粗提物对杨树叶斑病菌的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试验期间处理组的电导率和MDA浓度大于对照组,8 h时电导率最大,达到27.73 ms·cm~(-1),4 h时MDA浓度最大,达到0.183 μmol·g~(-1);8 h后处理组的SP质量分数小于对照组;处理组的POD、SOD、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均在4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200 U·g~(-1)·min~(-1)、33 U·g~(-1)、5.46 U·g~(-1)·min~(-1)。可见,SDYS180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蔡一村 宁泽倩 刘美华 俞飞 胡燕飞 钟主琼
通过对浙江省东苕溪江8个河段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群落及伴生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入侵种在不同河流段生境中的重要值及对入侵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东苕溪流域,喜旱莲子草茎长平均为41.85~62.83 cm,节间距平均为4.00~6.28 cm,平均分枝数为6.35~82.00个。临安市东湖村采样点喜旱莲子草重要值最高,为56.09%;但伴生植物种类最少,为2种。杭州市余杭区陡家门采样点该入侵种重要值较低,但伴生种种类最多(8种)。随着喜旱莲子草重要值的升高,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颖 李为花 李丹 张震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全球性恶性入侵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已呈蔓延之势,对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整理了近年来对喜旱莲子草的相关研究,从其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利用能力等方面对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进行阐述,表明该植物的形态、繁殖以及表型可塑性和适应性等特征,有助于其成功入侵,并在入侵地形成单优势种群。还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防治等4个方面对其防治策略进行分析,针对其入侵机制与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加强采用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方法开展该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研究,同时开展替代控制的生态控制策略探索实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曹海鹏 夏永涛 杨婷 赵蕾 胡鲲 杨先乐
采用平板打孔法在观察了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鲟源病原菌对41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中草药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等均高度敏感,对杜仲、柴胡、丹参、熟地黄等均中度敏感,对麦冬、当归、胖大海、玉竹均不敏感。此外,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和15.625 mg/mL、15.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宋莉 孟焕文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炯 刘艳红 张萍萍 王慧 马瑞燕
本研究测定了3种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营养成分,并就各成分对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茎杆的水分、粗纤维、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的水分含量分别为93.28%、89.16%和87.07%;粗纤维、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是旱生型>湿生型>水生型,纤维含量分别为4.18%、3.99%和2.46%,蛋白含量分别为0.41%、0.35%和0.2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088 3%、0.014 2%和0.003 9%。莲草直胸跳甲在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喜旱莲子草上的化蛹...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喜旱莲子草 营养成分 化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莉 程智慧 孟焕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锋 龙秀琴 李安定 谢元贵
为了给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不同水深条件下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株高和盖度,并采用高斯模型分析了喜旱莲子草的水深生态幅。结果表明:1喜旱莲子草基于株高的水深梯度最适生态幅区间为[-0.73 cm,69.99 cm],最适生长点为34.63cm。2喜旱莲子草基于盖度的水深梯度最适生态幅区间为[9.55 cm,67.29 cm],最适生在点为38.40 cm。3喜旱莲子草基于株高和盖度的最适生态幅区间为[9.55 cm,67.29 cm],最适生长点为37.53 cm。4喜旱莲子草在其入侵的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希武 桂晴 胡伟 杨玉洁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Cd)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药用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探究添加外源脯氨酸条件下,重金属镉(Cd)对喜旱莲子草的形态、生理指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以同一水域的喜旱莲子草为实验材料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的试验,旨在揭示Cd的毒害下,外施脯氨酸对喜旱莲子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从形态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受到Cd的毒害作用下,其根、茎、叶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但在外施脯氨酸的条件下,能够缓解Cd对喜旱莲子草所造成的伤害,降低Cd对喜旱莲子草的毒害作用。从生理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Cd的毒害作用下,其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从抗氧化系统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Cd的毒害作用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提高,但在茎部SOD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对喜旱莲子草添加外源脯氨酸,能够缓解Cd对喜旱莲子草的毒害作用。以此,为今后喜旱莲子草在修复Cd污染土壤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陈秀贤 徐汉虹 王浩
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茶皂素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小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黄瓜炭疽病菌Glomer-ella lagenari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芒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ugulat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黄瓜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
关键词:
茶皂素 植物病原菌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菲 蒋继志 沈凤英 张凤巧 孙明清 王树桐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华 杨天武 肖凤平 林开春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100%,其EC50分别为37.71μg/mL和47.06 μg/mL,但对蕃茄叶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蛇床子素对7种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甜豌豆带化病菌,浓度在1 000 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 mm和36 mm,但对兰花褐腐病菌抑制力很低,只有8 mm。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植物病原菌 抑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杰华 樊慕贞 董金皋 杜雷
选用两种植物病原菌毒素 AP-毒素(Alternaria porii毒素)、AM-毒素(Alternaria mali毒素)和10种医用抗菌素: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白霉素、氯霉素、头孢唑林钠、甲硝唑、制霉菌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利福平,研究它们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小斑病菌(Heliminthosporium maydis)、梨轮纹病菌(Macrophomakuwatsukai)、桃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的抑制...
关键词:
抗菌素 毒素 植物病原菌 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