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1)
2023(13943)
2022(12261)
2021(11541)
2020(9738)
2019(22260)
2018(22244)
2017(43209)
2016(23696)
2015(26666)
2014(26631)
2013(26166)
2012(24231)
2011(21849)
2010(22048)
2009(20517)
2008(20228)
2007(17917)
2006(15984)
2005(14496)
作者
(68460)
(56699)
(56268)
(53855)
(36423)
(27200)
(25617)
(22072)
(21433)
(20553)
(19253)
(19224)
(18217)
(18065)
(17816)
(17374)
(16949)
(16867)
(16184)
(16149)
(14178)
(14074)
(13746)
(12859)
(12695)
(12659)
(12659)
(12617)
(11502)
(11210)
学科
(89174)
经济(89046)
管理(74686)
(69737)
(59761)
企业(59761)
方法(38211)
数学(32323)
数学方法(31893)
(27307)
(25290)
中国(24091)
(22635)
业经(21504)
(19624)
地方(18284)
(16906)
财务(16832)
财务管理(16794)
(16762)
贸易(16752)
(16313)
农业(16297)
(16100)
(15930)
企业财务(15905)
银行(15890)
理论(15581)
(15123)
(15111)
机构
大学(336907)
学院(335710)
管理(133630)
(133007)
经济(129913)
理学(114896)
研究(113856)
理学院(113610)
管理学(111812)
管理学院(111171)
中国(85083)
(71915)
科学(69073)
(65744)
(57122)
(53023)
研究所(51511)
财经(51132)
中心(50998)
(50819)
业大(48649)
(46285)
北京(45760)
(43944)
师范(43560)
(41529)
农业(41169)
(40811)
经济学(38757)
财经大学(37782)
基金
项目(224407)
科学(176092)
研究(167031)
基金(161938)
(140015)
国家(138826)
科学基金(119210)
社会(103588)
社会科(98094)
社会科学(98071)
(87267)
基金项目(85588)
自然(77324)
教育(76394)
自然科(75408)
自然科学(75389)
自然科学基金(74029)
(73467)
编号(69072)
资助(66674)
成果(57801)
重点(50062)
(49721)
课题(47895)
(47568)
(46624)
(44088)
创新(43447)
项目编号(42842)
教育部(42758)
期刊
(151800)
经济(151800)
研究(102887)
中国(65742)
学报(51306)
管理(51238)
(50676)
(48613)
科学(48134)
大学(39207)
教育(38786)
学学(36782)
农业(33288)
(32390)
金融(32390)
技术(28376)
财经(24953)
业经(24645)
经济研究(22954)
(21168)
问题(19388)
图书(17347)
(17252)
理论(17199)
科技(16229)
现代(15987)
实践(15747)
(15747)
技术经济(15630)
(15376)
共检索到50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颖  李为花  李丹  张震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全球性恶性入侵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已呈蔓延之势,对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整理了近年来对喜旱莲子草的相关研究,从其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利用能力等方面对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进行阐述,表明该植物的形态、繁殖以及表型可塑性和适应性等特征,有助于其成功入侵,并在入侵地形成单优势种群。还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防治等4个方面对其防治策略进行分析,针对其入侵机制与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加强采用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方法开展该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研究,同时开展替代控制的生态控制策略探索实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南倩茹  张晴  张劲  陈红兵  李兆华  赵丽娅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种外来多年生杂草,其入侵给我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观测与评估撂荒地喜旱莲子草入侵的危害程度,以江汉平原湖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为研究对象,在江汉平原湖区设置60个1 m×1 m样方(撂荒1年、撂荒3年、撂荒5年各20个),采用χ~2检验、联结系数、匹配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Gordon M稳定性测度法分别对其种间联结性与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撂荒1年群落物种数共32科57属62种,撂荒3年群落物种数共26科54属61种,撂荒5年群落物种数共23科45属49种,三类群落均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Asteraceae)植物为主,喜旱莲子草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优势度占据主体地位,且与撂荒1年相比,撂荒3年和撂荒5年群落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优势度分别增长3.031%和8.408%。(2)从VR值来看,撂荒1年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呈不显著负关联,撂荒3年和5年群落均呈显著正关联。χ~2检验和AC值显示,喜旱莲子草、稗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对环境条件有相似的适应性,其余物种对喜旱莲子草入侵的抵抗力较弱。(3)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三类喜旱莲子草入侵群落的种对间联结松散,种间相对独立。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撂荒1年、撂荒3年和撂荒5年群落的交点坐标分别为(32.52,67.48)、(32.93,67.07)和(32.09,67.91),三者均离理想稳定点坐标(20,80)有一定距离,表明种群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综上,建议在撂荒地修复治理过程中采用替代控制法,以稗、狗牙根等禾本科植物作为替代物种,对撂荒地喜旱莲子草进行综合治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永群  杜周和  左艳春  李文学  
本试验通过选用5种不同药剂(组合),即百草枯、使它隆、使它隆+洗衣粉、使它隆+食盐、使它隆+草甘膦,对空心莲子草进行化学防治,并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测验。结果显示:其2次除草的总株防效分别可以达到98.9%、94.62%、92.22%、91.18%、90.03%,2种浓度的株防效平均值分别为95.33%、91.46%,并且,在第2次施药中,后3种没有显著效果,只需进行一次除草即可;由此表明:使它隆+食盐组合是最佳的除草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蔡一村  宁泽倩  刘美华  俞飞  胡燕飞  钟主琼  
通过对浙江省东苕溪江8个河段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群落及伴生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入侵种在不同河流段生境中的重要值及对入侵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东苕溪流域,喜旱莲子草茎长平均为41.85~62.83 cm,节间距平均为4.00~6.28 cm,平均分枝数为6.35~82.00个。临安市东湖村采样点喜旱莲子草重要值最高,为56.09%;但伴生植物种类最少,为2种。杭州市余杭区陡家门采样点该入侵种重要值较低,但伴生种种类最多(8种)。随着喜旱莲子草重要值的升高,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硕   韩晓文   胡义锋   杨静美   陈中义   朱永兴   尹军良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我国入侵范围广、入侵程度重的外来入侵杂草,给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危害。WRKY是一类植物特有转录因子,在响应除草剂胁迫中发挥重要功能。为系统鉴定并分析喜旱莲子草WRKY家族成员特征,探究其响应除草剂胁迫的诱导表达模式,本研究从该杂草中鉴定到66个WRKY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a、b、c 3个亚族,同一亚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保守基序以及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特征分析发现,所有ApWRKYs均为亲水性蛋白。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pWRKYs表现时空表达特异性。防效测试表明,5种除草剂均能抑制植物的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其中氯氟比氧乙酸对鲜重抑制率最高,乙羧氟草醚对叶绿素含量抑制率最高;定量分析8个ApWRKYs的除草剂响应模式,发现2个ApWRKYs受草甘膦诱导后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ApWRKY38.c在施药后7 d内表达量相对稳定;异丙隆和乙羧氟草醚处理0.5至3 d时,3个ApWRKYs表达量呈下降趋势;ApWRKY49.c和ApWRKY53.c分别在氯氟吡氧乙酸和噁草酮处理7 d和3 d时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这说明ApWRKYs参与喜旱莲子草对除草剂胁迫的响应过程,针对不同的除草剂表现不同的时空诱导表达特征。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ApWRKYs响应除草剂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蓉  孙晓燕  王一凡  方艺瑄  姜子琪  刘思捷  蔡林汝  刘凯于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其幼虫可危害水稻、甘蔗和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8年年末大举入侵中国以来,对我国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该文分别从理化诱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控、农业防治和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该文还指出今后应加快生物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与筛选,做到研究与防治并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并结合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优化,争取早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高效可持续治理目标,促进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宏科  李萌  李丹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在中国又被称为革命草、水花生,属苋科,原产于南美洲。约在30年代传入中国江浙一带,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作为一种猪饲料引种大肆扩散,很快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为害成灾,成为堵塞渠港,侵占水面和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栋  江世宏  张国安  
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入侵红火蚁加强植物检疫的概况,详述了入侵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炯  刘艳红  张萍萍  王慧  马瑞燕  
本研究测定了3种不同生态型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营养成分,并就各成分对莲草直胸跳甲化蛹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茎杆的水分、粗纤维、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的水分含量分别为93.28%、89.16%和87.07%;粗纤维、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是旱生型>湿生型>水生型,纤维含量分别为4.18%、3.99%和2.46%,蛋白含量分别为0.41%、0.35%和0.2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088 3%、0.014 2%和0.003 9%。莲草直胸跳甲在水生型、湿生型和旱生型喜旱莲子草上的化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会  陈斯  岳春雷  郭玮龙  左照江  金水虎  
为了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进行化感防治,采用苦楝Melia azedarach和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植株粉末直接处理空心莲子草。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植株生长和根蘖萌生受到明显抑制,并且随着施用量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240 g水芹菜粉末处理9 d后便可杀死空心莲子草。苦楝和水芹菜粉末可明显降低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光合性能,240 g苦楝粉末处理12 d后,其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47.1%(P<0.01),71.2%(P<0.01),73.5%(P<0.01)和68.3%(P<0.0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锋  龙秀琴  李安定  谢元贵  
为了给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入侵机制和防治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不同水深条件下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株高和盖度,并采用高斯模型分析了喜旱莲子草的水深生态幅。结果表明:1喜旱莲子草基于株高的水深梯度最适生态幅区间为[-0.73 cm,69.99 cm],最适生长点为34.63cm。2喜旱莲子草基于盖度的水深梯度最适生态幅区间为[9.55 cm,67.29 cm],最适生在点为38.40 cm。3喜旱莲子草基于株高和盖度的最适生态幅区间为[9.55 cm,67.29 cm],最适生长点为37.53 cm。4喜旱莲子草在其入侵的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长安  钦佩  周文宗  王光  
用乙醇提取法获得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 ,并分别用嗜水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喜旱莲子草的粗提物最敏感 ,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133 3μL/mL。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希武   桂晴   胡伟   杨玉洁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Cd)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药用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探究添加外源脯氨酸条件下,重金属镉(Cd)对喜旱莲子草的形态、生理指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以同一水域的喜旱莲子草为实验材料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的试验,旨在揭示Cd的毒害下,外施脯氨酸对喜旱莲子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从形态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受到Cd的毒害作用下,其根、茎、叶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但在外施脯氨酸的条件下,能够缓解Cd对喜旱莲子草所造成的伤害,降低Cd对喜旱莲子草的毒害作用。从生理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Cd的毒害作用下,其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从抗氧化系统指标上看,喜旱莲子草在Cd的毒害作用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提高,但在茎部SOD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对喜旱莲子草添加外源脯氨酸,能够缓解Cd对喜旱莲子草的毒害作用。以此,为今后喜旱莲子草在修复Cd污染土壤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春琼  朱珣之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菊科入侵植物,严重危害农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入侵的生态效应、生物防治、植物修复作用和药用价值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入侵扩张机制、防治策略和应用前景。主要研究进展:1)三叶鬼针草强大的繁殖力、散布力,以及对环境因子变化表现出的较大表型可塑性是其入侵后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2)其水浸提液、叶片挥发物和根系分泌物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引起植株细胞破裂、结构变异。3)三叶鬼针草通过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土壤氮、磷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创造有利于自身生长的土壤微环境,形成一个自我促进的入侵机制。其中,丛枝菌根真菌还能改善三叶鬼针草的气孔导度和根系分枝状况,提高抗旱性。4)寄生植物和藤蔓植物可控制三叶鬼针草的蔓延,喷施甲磺隆、草甘膦等农药可对其进行灭生性防除。利用其他植物的化感物质开发植物源生物除草剂将来有望应用于三叶鬼针草的防除。5)三叶鬼针草在药物开发和修复镉、铅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  
纬度和季节是影响生物入侵的重要环境因子。以往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研究多集中于秋季入侵旺盛期,较少关注其春季的入侵表现(入侵态势、生物入侵-物种多样性关系等)。在中国22°30°N范围内(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共设置15个入侵样地与15个对照样地,探讨了春季陆生空心莲子草入侵群落沿纬度的变化特征及入侵对群落多样性(α物种多样性指数)、稳定性(Godron坐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空心莲子草入侵态势随纬度上升而加剧;入侵群落的Simpso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