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
2023(441)
2022(384)
2021(344)
2020(307)
2019(647)
2018(568)
2017(1024)
2016(484)
2015(582)
2014(573)
2013(524)
2012(416)
2011(367)
2010(489)
2009(435)
2008(337)
2007(309)
2006(223)
2005(238)
作者
(1286)
(1131)
(1061)
(1014)
(697)
(492)
(479)
(412)
(407)
(385)
(367)
(366)
(331)
(330)
(321)
(308)
(303)
(302)
(288)
(282)
(279)
(242)
(240)
(239)
(236)
(233)
(231)
(228)
(222)
(214)
学科
(3230)
金融(3230)
(2810)
银行(2810)
(2721)
中国(1696)
(1599)
管理(1460)
(1436)
经济(1436)
中国金融(1428)
(1388)
企业(1388)
(972)
(894)
(747)
财务(746)
财务管理(745)
地方(728)
企业财务(716)
方法(709)
数学(694)
数学方法(690)
事业(640)
制度(610)
(610)
业务(577)
(511)
贸易(510)
(509)
机构
大学(6617)
学院(6514)
(3117)
经济(3038)
管理(2445)
中国(2362)
研究(2096)
理学(2005)
理学院(1988)
(1978)
管理学(1973)
管理学院(1958)
金融(1948)
(1812)
(1566)
银行(1498)
财经(1461)
(1426)
(1359)
中心(1225)
(1223)
财经大学(1166)
经济学(1139)
人民(1129)
上海(1088)
金融学(1064)
国人(1050)
中国人(1049)
经济学院(1041)
中国人民(1035)
基金
项目(4251)
科学(3400)
研究(3329)
基金(3215)
(2651)
国家(2631)
科学基金(2373)
社会(2259)
社会科(2192)
社会科学(2192)
基金项目(1608)
(1603)
教育(1504)
资助(1490)
(1390)
自然(1382)
自然科(1354)
自然科学(1354)
(1351)
自然科学基金(1337)
编号(1286)
金融(1111)
国家社会(1008)
(992)
成果(983)
(982)
重点(967)
(954)
(954)
创新(945)
期刊
(3207)
金融(3207)
(2776)
经济(2776)
研究(2532)
(1475)
中国(1182)
管理(829)
财经(762)
上海(750)
(638)
教育(633)
学报(601)
经济研究(585)
科学(560)
大学(545)
学学(526)
理论(511)
技术(488)
实践(473)
(473)
(449)
财会(449)
(438)
国际(371)
中国金融(367)
业经(308)
财经大学(296)
会计(286)
研究生(285)
共检索到1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夏怡斐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借助于全球经济贸易网络逐渐渗透并蔓延到各实体经济之中。不同的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是各异的,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和能够承担的风险水平也各不相同。而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在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基于此,自本期起,本刊将通过对中外企业案例进行总结的系列文章,分析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财务应对策略、得失与启示,以帮助企业安全"过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萍  
通过构建金融衍生品的ECM-BGARCH模型来估算其套期保值率。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相关性显著;如金融衍生品大宗农产品在价格波动上表现出波动聚集性特点。根据金融衍生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的实证结果,我们认为,要以适度渐进的方式推动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完善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快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国际化步伐,提高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珍  
一、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动机(一)消除价格波动风险Keybes和Hicks认为,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趋同于现货价格,为了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霞  
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品来降低融资成本和防范经营风险。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和质量普遍较差,盈利结构单一,也需要金融衍生品来提高竞争力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艳冰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特性,决定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文章应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SVM)来处理数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能较客观地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有效的,能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萌洁  
引发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法律风险的原因包括: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合同文本存在缺陷;产品风险披露和揭示不充分;金融衍生产品开发设计不合理;对客户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司法实践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化。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防范法律风险:固定金融衍生产品信息综合披露的形式要件,以防范"重大误解"风险;完善"适格投资人制度"和"专业管理人标准",以防范"显示公平"为由的合同法律风险;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研销全过程台账记录机制,以防范举证责任倒置引发的法律风险;提升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质效,确立风险递进保护原则,防范法律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英英  张勇  吴润衡  
金融衍生品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欠缺这一现状,应用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模型,提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机构评价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翔  
场外金融衍生品主要受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综合影响,其风险的识别和度量具有复杂性,这为投资者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以产品期限、利率水平和信用级别为风险因素,构建随机动态测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场外衍生品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级别,并呈现非线性变化;市场利率对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影响不同,期限越长,收益利差越小;信用等级对长期收益影响大,对短期收益影响小,期限越长,收益利差越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羽  
金融衍生品业务复杂并具有杠杆性,其交易涉及较多主观判断和非理性因素。近年来,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和金融市场发展,许多上市公司的这一业务产生巨额亏损。本文运用GONE舞弊模型理论,对上市公司和交易员可能发生舞弊的因子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尝试对注册会计师提出包括始终贯穿舞弊导向思维、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测试、精准实施实质细节测试和提出建议改进企业管理在内的审计质量提升对策,对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均具有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培  宋凌峰  
本文运用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对经济中主要部门的冲击。研究表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价格的波动会对我国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实施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恒煜  
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激励与监管当局提高金融稳定性的目标是一致的,监管当局应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总信用风险转移,使得信用风险转移的收益最大化;研究还发现,随着跨部门之间信用风险转移的出现,为了使得个体激励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稳定性的社会目标相一致,应该鼓励部门之间的差异化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