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8)
- 2023(7079)
- 2022(6239)
- 2021(5843)
- 2020(5017)
- 2019(11546)
- 2018(11652)
- 2017(21626)
- 2016(12189)
- 2015(13786)
- 2014(13859)
- 2013(13819)
- 2012(12872)
- 2011(11762)
- 2010(12139)
- 2009(11403)
- 2008(10853)
- 2007(9744)
- 2006(8957)
- 2005(8193)
- 学科
- 济(47338)
- 经济(47290)
- 管理(30886)
- 业(25517)
- 企(19456)
- 企业(19456)
- 方法(18458)
- 农(15063)
- 数学(14376)
- 地方(14303)
- 数学方法(14070)
- 学(12291)
- 中国(11665)
- 环境(11383)
- 业经(10514)
- 农业(10446)
- 理论(9292)
- 财(8909)
- 制(8705)
- 和(8693)
- 贸(8601)
- 贸易(8593)
- 融(8289)
- 金融(8287)
- 易(8265)
- 银(7647)
- 银行(7634)
- 划(7517)
- 资源(7484)
- 行(7338)
- 机构
- 学院(168150)
- 大学(166746)
- 研究(62706)
- 管理(62335)
- 济(60870)
- 经济(59167)
- 理学(51603)
- 理学院(50895)
- 管理学(49768)
- 管理学院(49462)
- 中国(49422)
- 科学(40584)
- 京(38551)
- 所(32187)
- 农(30467)
- 中心(30331)
- 研究所(29225)
- 江(28747)
- 财(28381)
- 范(26822)
- 师范(26584)
- 业大(26089)
- 州(25529)
- 北京(25049)
- 农业(23676)
- 院(23613)
- 师范大学(21551)
- 财经(21515)
- 省(20967)
- 经(19100)
- 基金
- 项目(110334)
- 科学(85263)
- 研究(80699)
- 基金(76970)
- 家(67878)
- 国家(67317)
- 科学基金(56515)
- 社会(48313)
- 社会科(45625)
- 社会科学(45610)
- 省(44688)
- 基金项目(41282)
- 划(37685)
- 自然(37366)
- 自然科(36303)
- 自然科学(36295)
- 教育(35984)
- 自然科学基金(35578)
- 编号(33154)
- 资助(32370)
- 成果(27270)
- 重点(25351)
- 发(24875)
- 课题(24071)
- 部(22767)
- 创(21500)
- 科研(20778)
- 计划(20634)
- 创新(20182)
- 大学(19660)
共检索到270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曹庆瑶 姬杨
为深入了解喀斯特山地旅游区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以贵州省为考察样本,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体系,采用2001—2019年的数据,分别利用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山地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山地旅游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从各维度来看,驱动力、压力维度生态安全指数在19年间先上升、后下降,状态维度反之,影响和响应维度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上升幅度大;2020—2025年,若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贵州省山地旅游生态状况比较安全;未来几年,驱动力、压力、状态维度生态安全指数停滞不前,影响和响应维度生态指数极佳。因此,贵州省应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曹庆瑶 姬杨
为深入了解喀斯特山地旅游区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以贵州省为考察样本,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体系,采用2001—2019年的数据,分别利用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山地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山地旅游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从各维度来看,驱动力、压力维度生态安全指数在19年间先上升、后下降,状态维度反之,影响和响应维度生态安全指数总体上升幅度大;2020—2025年,若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贵州省山地旅游生态状况比较安全;未来几年,驱动力、压力、状态维度生态安全指数停滞不前,影响和响应维度生态指数极佳。因此,贵州省应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杨春宇 穆学青 胡金海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理论评价框架,综合采用熵权TOPSIS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障碍度模型,探究2011—2020年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规律及分维度空间分布模式,并基于多空间尺度诊断旅游生态系统提韧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在时间上,2011—2020年旅游生态系统韧性呈现上升趋势,贵阳市、遵义市上升幅度明显,但各市(州)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的差异程度逐渐变大。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地区旅游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在空间上,2011—2020年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趋势,在空间上形成以“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异质性格局。(3)响应(R)是阻碍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提韧的主要维度;工业污染源治理资金投入占GDP比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是调节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的主要因子。(4)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效能、遏制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缓解旅游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矛盾、提升旅游生态系统功能是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空间修复的主攻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车旭航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州)“三生”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其综合评价指数差异显著。(2)“三生”系统的重心一直位于贵阳市境内,但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三生”系统两两之间空间耦合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生产—生活”系统、“生活—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3)从时间上看,“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度以波动上升和保持稳定为主,空间上呈现出以贵阳、遵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结构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车旭航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州)“三生”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其综合评价指数差异显著。(2)“三生”系统的重心一直位于贵阳市境内,但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三生”系统两两之间空间耦合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生产—生活”系统、“生活—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3)从时间上看,“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度以波动上升和保持稳定为主,空间上呈现出以贵阳、遵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结构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仕佐 杨明 李波
喀斯特地貌作为贵州典型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不容置疑。但仅把此作为区域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从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是不全面的,而应该与这块地貌上产生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深入发掘其内涵,从生态环境上做到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和人文景观上做到互补协调,从现代意识支配下做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上遵照不同的开发模式,才是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赶上周边省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二萍 许尔琪
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降水贮存量法、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植被固碳释氧等方法基础上,基于实际径流小区实验数据,修正或引入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石漠化因子、岩石风化固碳等参数模型,定量评估1990-2015年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等3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量和释氧量的总量为630.15亿m~3/a、189.02亿t/a、6187.49万t/a和16 002.18万t/a;单位量分别为2943.43 m~3/(hm~2·a)、885.18t/(hm~2·a)、2.89t/(hm~2·a)和7.47t/(hm~2·a);(2)水源涵养功能以低、较低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3.72%和20.55%;土壤保持能力以低、较低和极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24.90%、20.90%和21.44%;固碳释氧功能等级以较低、中等和较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5.47%、29.83%和21.49%;(3)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最大,其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生态系统服务分别是耕地和草地的1.85与2.55倍,1.70与1.03倍,1.16与1.09倍;(4)1990-2015年,黔桂喀斯特山地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释氧均呈现增加趋势:对比1990-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6.25%和3.45%;后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和释氧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在2.65%~7.49%之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二萍 许尔琪
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降水贮存量法、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植被固碳释氧等方法基础上,基于实际径流小区实验数据,修正或引入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石漠化因子、岩石风化固碳等参数模型,定量评估1990-2015年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等3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量和释氧量的总量为630.15亿m3/a、189.02亿t/a、6187.49万t/a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锦宏 金彦平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
喀斯特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开发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际树
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是发展和谐旅游的基础和关键,文章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度的分析和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感知分析,建立了旅游者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关系模型,为管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自然生态系统 和谐度 旅游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潜 周旭 张继 杨江州 黄雪勇
生态系统弹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生态系统弹性强度系数和生态系统弹性限度系数构建了生态系统弹性力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标准差距平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级,对贵阳市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系统弹性时空演变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市区的生态系统弹性力分级占比较大的主要为较强、中等和较弱,占总面积的95%左右,其余为很弱和很强的区域,占比约5%;(2)贵阳市区的生态系统弹性力在2000~2015年大体呈波动减弱态势,其中弹性力分级为较弱和很弱的区域分别增长3.24%和1.12%,而较强的区域则减少2.60%;(3)但弹性力很强的地区面积增加0.83%,部分区域的生态系统弹性力有所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兰,张群英,滕建珍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鲜明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极具珍贵性和保护价值。为了避免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 ,本文就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喀斯特 旅游资源 持续发展 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时琴 贺卫 卢兰 贾真真
喀斯特洞穴是贵州省一种普遍性资源,也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是贵州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贵州在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缺乏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缺乏文化价值的分析与挖掘,缺乏良好的保护意识和可靠的保护措施,致使大多数珍贵的地下资源宝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坏。因此本文在"中法联合洞穴考察"的基础上对贵州洞穴资源实际调查,从科学研究、历史考古、艺术观赏、娱乐探险、医疗保健等价值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洞穴 文化特征 旅游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