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5)
2023(8886)
2022(8039)
2021(7652)
2020(6452)
2019(15032)
2018(15148)
2017(29632)
2016(16076)
2015(18214)
2014(18191)
2013(18082)
2012(16433)
2011(14785)
2010(14566)
2009(13078)
2008(12532)
2007(10732)
2006(9198)
2005(7845)
作者
(46159)
(37967)
(37706)
(35781)
(24182)
(18226)
(17157)
(15085)
(14409)
(13451)
(13124)
(12606)
(11977)
(11807)
(11689)
(11410)
(11367)
(11246)
(10737)
(10666)
(9402)
(9171)
(9084)
(8573)
(8497)
(8378)
(8373)
(8277)
(7562)
(7531)
学科
(62910)
经济(62844)
管理(45221)
(43014)
(36391)
企业(36391)
方法(30818)
数学(26416)
数学方法(26119)
(15957)
中国(15333)
(14402)
(14301)
业经(13913)
地方(13104)
(11363)
贸易(11358)
理论(11210)
(11007)
(10928)
农业(10673)
技术(9999)
(9996)
环境(9857)
(9449)
财务(9390)
财务管理(9374)
教育(9093)
(8951)
企业财务(8879)
机构
大学(225012)
学院(222841)
管理(93281)
(85907)
经济(83942)
理学(81654)
理学院(80765)
管理学(79395)
管理学院(79002)
研究(74028)
中国(52990)
(48361)
科学(46970)
(37006)
(36939)
业大(34101)
(34039)
研究所(33916)
中心(33080)
北京(30763)
财经(30507)
(30368)
(29973)
师范(29733)
(27768)
(27280)
农业(26710)
(25490)
师范大学(24225)
经济学(24187)
基金
项目(158862)
科学(124446)
研究(116909)
基金(114805)
(99587)
国家(98767)
科学基金(85012)
社会(71418)
社会科(67575)
社会科学(67555)
基金项目(62148)
(61693)
自然(56486)
自然科(55136)
自然科学(55125)
自然科学基金(54123)
教育(53109)
(52206)
编号(48494)
资助(47309)
成果(39088)
重点(34954)
(34768)
(33330)
(33012)
课题(32619)
创新(30670)
科研(30379)
项目编号(30166)
教育部(29738)
期刊
(91154)
经济(91154)
研究(64849)
中国(37713)
学报(34984)
管理(33645)
科学(32657)
(30459)
大学(26197)
(25832)
教育(25577)
学学(24433)
农业(21946)
技术(19119)
(16099)
金融(16099)
业经(14953)
经济研究(14167)
图书(13817)
财经(13759)
理论(12393)
问题(11703)
实践(11672)
(11672)
科技(11594)
(11547)
(11048)
技术经济(10784)
情报(10616)
现代(10438)
共检索到31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林华  
我国喀斯特地貌研究在 2 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巨大进展 ,特别自 80年代 ,喀斯特与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 ,借助于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 ,开辟了许多研究领域 ,加速了喀斯特地貌理论与应用的发展。本文着重评述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化 ,喀斯特溶蚀强度与速率 ,深部喀斯特发育机理 ,生物喀斯特和喀斯特与古环境等方面的新进展 ,展望了 2 1世纪初将在喀斯特生态系统、古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风景旅游洞穴环境的改善与景观风化的防治、实验和量化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等方面将得到加强和取得丰硕成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万发  何腾兵  秦松  
法国、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喀斯特地貌并形成了自身的农业发展模式。中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在仅有的农用土地上如何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取得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喀斯特地貌地区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期为中国喀斯特地貌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晓芳  周永章  欧阳军  
喀斯特自然环境的垂直性导致了喀斯特地区的聚落存在垂直空间分布的现象。掌握喀斯特地貌区聚落的垂直分异规律对区域城镇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三个具代表性的典型地貌类型区,运用GIS相关软件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等高线数据的空间转换和与居民点数据的叠置等技术得到各个研究区的居民点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分布情况,依此分析喀斯特高原盆地区、高原山地区、高原峡谷区聚落的垂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地貌类型区的聚落垂直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循,且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下的聚落有不同的垂直空间分布特点;喀斯特地区聚落垂直分异与区域喀斯特地貌密切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鹿化煜  
地貌变化有内在的规律,对环境保育、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有重要影响。作为交叉学科和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地貌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过去10多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沉积物定年、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地貌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不断扩大与加深,在构造地貌、气候地貌和人类活动与地貌过程等传统领域有很多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地貌单元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极大地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在新时代,除了继续加强传统地貌单元的深入研究外,地貌学的发展应与全球环境变化和未来地球等重大科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杰  代应贵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永慧  
石漠化是与北方荒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的中国三大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根据石漠化领域内的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石漠化空间格局及动态过程研究、石漠化发展演化的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与不足,提出构建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轨迹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石漠化过程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不仅可以查明石漠化的发生地点及程度,还可以分析其发生和演化机理。将石漠化格局、过程与成因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从更长的时间段内,更加精确地研究石漠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全面系统地揭示石漠化演化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华  熊康宁  张浩  张乾柱  
对收集到的124篇相关研究文献和专家建议的4本专著进行科学综述,通过分析发现以下特点:①从时间序列看,文献数量上下波动不太稳定,表明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②文献主要发表在农业类、林业类、高校学报类期刊上,地质类、环境类、畜牧业类、社会类、经济类、水利工程类上发表文献篇数相对较少;③文献中以案例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研究区多分布在贵州、广西、重庆、云南;④从模式类型看,关注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的文献数量较多,研究水土保持模式、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建立生态保护区开发旅游模式的文献相应较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综述研究,从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尺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远坤  
以引进、试验、组装、创新等手段,进行了喀斯特地区作物周年持续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明确了高海拔典型喀斯特地区——安顺地区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四大作物周年持续高产的耕作模式及茬口衔接技术、每一作物的综合高产配套技术及推广应用这些技术的措施。通过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产出率,这是该地区调整农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经的第一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婧昕  许尔琪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在地貌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以峰丛为主的正地形和以洼地为主的负地形。近年来,以正地形为主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程度日益加剧,对这一地区生态修复的前提是进行合理的正负地形划分。本文以西南喀斯特7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例,基于地表开度、地表曲率和地形起伏度三个地形因子,应用改进的局部方差法和阈值法确定最终的正负地形边界。结果显示,研究区正负地形分界处地表开度最佳阈值介于-2°-4°之间,正地形比例从42.80%75.57%不等。最后,选取了三个景观格局因子对正负地形的差异加以描述,并分析了耕地在正负地形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莎娜  李晓青  胡宝清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是喀斯特地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由于喀斯特地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使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地域系统向多样化发展并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地域多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进展,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喀斯特地域功能的类型与形成演变的机制,梳理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思路,形成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架构。最后指出,未来我国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基础理论研究、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变化动态监测及优化情景模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娟  周忠发  王昆  黄智灵  陈全  
喀斯特地区复杂地表形态导致地面调查可深入性差、精度不高,遥感则作为该区有效监测与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LUCC)方式与利用程度影响的主要手段。文章利用ALOS多光谱数据与TerrA SArX的数据进行融合,讨论了HH极化微波后向散射数据用于改善多光谱遥感数据LUCC分类的精度,并比较了不同融合方法对地物识别。结果表明:2种数据之间的融合充分利用了多光谱的光谱信息与HH极化数据丰富的结构与纹理的特征,增强了不同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提高地物可分性;PC法融合、IHS法融合分类精度较单独使用ALOS多光谱数据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8%与13%,而且由于HH极化对植被含水量的敏感性,提高了"插花"分布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婧昕  许尔琪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在地貌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以峰丛为主的正地形和以洼地为主的负地形。近年来,以正地形为主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程度日益加剧,对这一地区生态修复的前提是进行合理的正负地形划分。本文以西南喀斯特7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例,基于地表开度、地表曲率和地形起伏度三个地形因子,应用改进的局部方差法和阈值法确定最终的正负地形边界。结果显示,研究区正负地形分界处地表开度最佳阈值介于-2°~-4°之间,正地形比例从42.80%~75.57%不等。最后,选取了三个景观格局因子对正负地形的差异加以描述,并分析了耕地在正负地形中的形态差异。今后不同地形因子组合对地表描述准确程度的定量化研究及形态学方法与边缘检测等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的融合将是重点探讨的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聂侃谚  
通过对湘西喀斯特地区27年生香樟人工林的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香樟的胸径生长在第5年开始进入速生期,20 a后胸径生长开始下降,其连年生长量在11 a时达到最大值,其值为1.2 cm;树高生长在第5年时进入速生期,16 a后生长速度下降;香樟材积生长在10 a后进入速生期,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16 a时达到高峰,比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5 a;林分生物量不受林分年龄的影响,均出现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这样一条规律,且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5%以上。这将为湘西喀斯特地区香樟造林与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昆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艰苦,然而大量少数民族却长期在此生存,这主要得益于少数民族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保护自然的制度规约、利用自然的生态技艺。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凸显以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充分考虑喀斯特地貌及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生态文化应用在生态恢复和生态文明建设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明辉  王红亚  蔡运龙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针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现状,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格局研究、机理研究和生态恢复研究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和进展。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区划、分类和分级研究进行归纳,将机理研究从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人文因素和人文过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阐述了喀斯特地区受损土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