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1)
2023(11091)
2022(9329)
2021(8463)
2020(7230)
2019(16136)
2018(15486)
2017(29597)
2016(16272)
2015(17822)
2014(17483)
2013(17334)
2012(16330)
2011(14756)
2010(14654)
2009(13495)
2008(13343)
2007(11937)
2006(10491)
2005(9604)
作者
(52969)
(44463)
(44102)
(41753)
(28244)
(21718)
(19785)
(17171)
(16811)
(15673)
(15434)
(14787)
(14652)
(14258)
(14252)
(13624)
(13386)
(13062)
(12912)
(12744)
(11489)
(10992)
(10926)
(10159)
(10136)
(10010)
(9722)
(9503)
(9152)
(8998)
学科
(63968)
经济(63862)
管理(44655)
(44366)
(35818)
企业(35818)
方法(29310)
数学(25635)
数学方法(25301)
(19094)
(18491)
(17569)
中国(16909)
(15876)
业经(13594)
(13074)
贸易(13066)
(12735)
(11613)
银行(11550)
农业(11528)
(11138)
金融(11137)
(11110)
财务(11093)
财务管理(11064)
(11029)
(10917)
地方(10807)
企业财务(10684)
机构
大学(241682)
学院(236920)
(95777)
经济(93927)
研究(91802)
管理(84943)
理学(74101)
理学院(73106)
管理学(71525)
管理学院(71104)
中国(67509)
科学(61505)
(56516)
(52055)
(50058)
研究所(46227)
农业(45276)
业大(45041)
(43922)
中心(40440)
(35751)
财经(35160)
(33728)
北京(32539)
(32158)
经济学(30275)
(29875)
(29744)
农业大学(29527)
师范(29310)
基金
项目(168926)
科学(131333)
基金(125338)
(116651)
国家(115775)
研究(109467)
科学基金(95650)
社会(70688)
社会科(67004)
社会科学(66983)
自然(66627)
基金项目(66229)
自然科(65125)
自然科学(65097)
(64073)
自然科学基金(64037)
(56614)
资助(51614)
教育(49333)
重点(39487)
编号(38993)
(37358)
计划(35581)
(35217)
(34779)
科研(33821)
创新(32827)
科技(31629)
成果(31105)
教育部(30637)
期刊
(100447)
经济(100447)
研究(66488)
学报(54862)
(49664)
中国(47158)
科学(46448)
大学(39683)
学学(38191)
(33232)
农业(33069)
管理(30873)
(22089)
金融(22089)
教育(18701)
(18272)
财经(18168)
经济研究(17547)
业大(15801)
(15659)
技术(15623)
业经(15465)
(14247)
问题(13695)
农业大学(13044)
科技(12531)
林业(12354)
(11396)
资源(10792)
世界(10526)
共检索到34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周  赵雅洁  宋海燕  张静  陶建平  刘锦春  
喀斯特地区破碎陡峭的地形地貌和严重缺乏的土壤资源,使得该地区的土壤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异质性。土壤是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途径,土壤分布的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因此,选择重庆典型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015cm、1525cm和>25cm)草地的群落结构、物种分布和优势种生长状况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草地群落的优势种主要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的草本植物,随生境土层厚度增加,群落的优势植物中逐渐有木本植物的出现,群落优势种的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春衡  付智勇  吴丽萍  王发  陈洪松  
岩溶作用下,喀斯特坡地溶沟、溶槽普遍发育,岩土分布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土壤分布格局及其理化性质变异特征方面的认识还极其缺乏,这严重影响了该区有限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本研究通过在喀斯特坡地沿坡向上开挖12条土壤岩石样沟(长24 m,宽1 m),根据土岩结构和土层厚度将样沟分为浅薄土层、中层土层、深厚土层三种样沟类型,分别选取典型样沟,探讨了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及主要养分元素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发现:喀斯特坡地土层厚度变异性较大,变异系数介于12.0%~85.3%之间,土层厚度介于0~430 cm之间。土壤肥力整体较低,综合肥力系数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除0~10 cm深度土层土壤肥沃程度为一般外,10 cm以下土壤肥沃程度均属贫瘠,即说明土壤养分主要集中在表层,其中全氮、全磷、速效钾与土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为喀斯特区坡地土壤格局及其成土过程积累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数据,有关土层厚度空间格局及其养分随土深的变化规律能为该区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国土资源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雅洁  李周  宋海燕  张静  梁千慧  刘锦春  
土壤"厚薄不均"和"岩溶干旱"是影响喀斯特地区植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关键生态因子,深根植物和浅根植物由于根系生态位的互补可能会缓解资源减少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以盆栽深根植物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浅根植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对象,研究土壤厚度降低、水分减少及土壤厚度和水分双重资源减少对两种草本植物混种下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高资源水平下,混种后苇状羊茅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曼  严成  周静  
为修复新疆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三工河天池南段河道受损草地,对裸露河滩实施覆土,覆土厚度分别为0、8、12和16 cm,均匀撒播豆禾科混合草种。针对恢复6年的草地,进行群落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不同覆土厚度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植物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覆土0和8 cm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12和16 cm样地(P<0.05),覆土16cm草地植被盖度显著高于覆土12cm草地(P覆土12 cm>覆土8 cm>覆土0 cm,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覆土16cm>覆土8 cm>覆土12 cm>覆土0 cm,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覆土12 cm>覆土16 cm>覆土8 cm>覆土0 cm,覆土8、12、16 cm草地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3)不同覆土厚度样地群落地上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正相关(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波   吴瑛   周大荣   彭华   李嫦燕   饶蓉   张守文   宋德荣   郭振刚   吴佳海  
复合改良措施对促进退化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为探明不同复合改良措施对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分析施肥(OF)+打孔(LD)+补播(CS)(OLC)、施肥+绵羊宿营(SC)+补播(OSC)、施肥+切根(CR)+补播(OCC)、无改良对照(CK)处理下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土壤全氮(TN)、全钾(TK)、速效钾(AK)均显著提高(P<0.05),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显著降低(P<0.05),土壤脲酶(S-UE)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有一定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2)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真菌丰富度Chao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细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3)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物种丰富度、产草量(青)和豆科牧草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杂类草牧草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知,3种改良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退化天然草地的土壤肥力、草群结构和产草量,但在今后推广实践中还需综合考虑最佳施肥量、补播量和人工投入成本等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尽利  周忠发  赵正隆  周泽英  
该文采用日本ALOS卫星AVNIR多光谱影像,选取山地丘陵草丛、山地丘陵灌木草丛、山地丘陵疏林草丛3类为研究对象,运用决策树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的草地类型总体精度为84.03%,Kappa系数为0.755 6,草地类型信息的获取为喀斯特山区草地资源监测、估产、生态畜牧业发展与规划等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鹏  付同刚  王克林  陈洪松  曾馥平  
为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基于规则网格取样(80m×80m),测定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木连喀斯特小流域163个表层(0cm~20cm)土壤样点基本养分全氮TN(total nitrogen)、全磷TP(total phosphorus)、全钾TK(totalpotassium)、有效氮AN(available nitrogen)、速效磷AP(available phosphorus)、速效钾AK(available potassium)、有机质SOM(soilorganic matter)含量和pH值,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周运超  黄先飞  田潇  
论文为阐明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 755个详细调查的剖面样地,共计23536个土壤样品,定量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并利用典范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最大值为12.47 kg/m2,最小值为0.11 kg/m2,100 cm土壤深度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2.11 kg/m2,高于全国100 cm土壤深度有机碳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伟  刘娜  张伟  
土壤水分是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重要的存在形式,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及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了不同处理方式下峰丛洼地牧草生态系统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覆被条件(或微地貌条件)对10-50cm各层次土壤水势均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善地表微环境,减少地表蒸发等过程,覆草和覆石等方式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持水性能。石丛出露区土壤持水性能虽然不如覆草和覆石等处理类型,但是其土壤水势明显高于没有采用任何处理的对照小区,而且其对间隔性干旱的响应也不如对照处理敏感。深层(60cm以下)土壤水势的变化与10-50cm各层次均不相同,石丛和覆石小区在该层次的水势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志恒  潘军球  吴际友  程勇  廖德志  陈明皋  黄小飞  郭文平  贺文明  陈德云  刘欲晓  
通过试验林样地调查,研究了坡向及土层厚度对15年生樟树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其它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及抚育措施一致条件下,3种不同坡向上的樟树林分生长差异显著;阳坡(A1)上樟树胸径、冠幅的生长量均显著大于半阴坡(A2)和阴坡(A3)(P<0.01),但阳坡樟树林分开叉率(若立木主干高度不足树高的60%则标记为"开叉",开叉率为开叉樟树数量占样地内樟树总数的百分比)较高,达到了22.22%;而在树高、枝下高及主干高生长量上,半阴坡(A2)樟树要显著(PB3>B2之外,其它生长指标如胸径、树高、枝下高、主干高生长量均表现为B1>B2>B3,同时调查发现土层越薄、土壤越贫瘠樟树林分开叉率越高,生长在B3(土层厚度40~60 cm,退耕地)上的樟树林分开叉率高达78.7%,且树体歪曲,分叉多。(3)综合分析表明,樟树适合于光照充足、土层厚,土壤肥沃的立地条件,贫瘠的立地条件会使得樟树树干分叉多、干形歪。所以选择好光照条件、造林密度以及土层厚度是培育胸径大、主干高、分叉少、干形直的樟树的必要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济明  王军才  颜强  李鹏  闫国华  池馨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随涛  龙翠玲  吴邦利  
【目的】地形是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地形差异,对揭示喀斯特森林的物种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群落调查法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等多样性指标研究3种地形部位(槽谷、坡地、漏斗)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在研究区内,槽谷森林共有木本植物81种,隶属39科63属;漏斗森林木本植物共有80种,隶属39科61属;坡地森林木本植物共有69种,隶属35科58属。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其次是漏斗森林,坡地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简单。3种地形部位的优势种主要是樟科、蔷薇科、漆树科和山茱萸科植物等。30个样地的PCA排序结果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照、水分和土壤。(2)3种地形部位群落乔木层中轮叶木姜子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优势种,青冈栎、四照花和翅荚香槐的重要值低于轮叶木姜子,是群落乔木层的亚优势种,皱叶海桐是灌木层的优势种。(3)3种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大高位芽植物最少。坡地森林以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漏斗和槽谷森林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4)3种地形部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槽谷>漏斗>坡地,但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槽谷>坡地>漏斗。【结论】在3种地形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落优势种为轮叶木姜子和皱叶海桐,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是影响不同地形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琦琳  尹新雅  赵国政  王林均  彭韬  
林鸡复合经营作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养殖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片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使得林下养殖对脆弱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密度梯度试验,分析600只/hm~2(T1)、1 200只/hm~2(T2)、2 400只/hm~2(T3)3类养鸡密度对林下表层土壤质量及植被的影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价值,以确定喀斯特山地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养殖密度。经4个月的养殖试验表明:1)T1、T2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大,最大持水量上升,但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T3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下降、孔隙度降低,土壤出现较为明显的板结现象。2)各处理全氮(TN)、土壤有机碳(SOC)养分含量较养殖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T2处理时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提升了69.0%和89.3%;全磷(TP)、全钾(TK)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在T3处理时,养分含量分别提升了29.3%和36.8%。3)各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平均减少程度均超过95%。养殖结束自然恢复4个月后,T1、T2和T3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较养殖前恢复比分别为41.2%、3.5%、1.5%。4)T1、T2和T3各处理养鸡收益分别为7.2、14.4和28.8万元/(hm~2·a)。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喀斯特山地林鸡复合系统的合理密度应控制在600只/hm~2,同时划分禁牧区与轮牧区,能够提升土壤质量和保护植被多样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山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琦琳  尹新雅  赵国政  王林均  彭韬  
林鸡复合经营作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养殖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片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使得林下养殖对脆弱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密度梯度试验,分析600只/hm~2(T1)、1 200只/hm~2(T2)、2 400只/hm~2(T3)3类养鸡密度对林下表层土壤质量及植被的影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价值,以确定喀斯特山地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养殖密度。经4个月的养殖试验表明:1)T1、T2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大,最大持水量上升,但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T3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下降、孔隙度降低,土壤出现较为明显的板结现象。2)各处理全氮(TN)、土壤有机碳(SOC)养分含量较养殖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T2处理时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提升了69.0%和89.3%;全磷(TP)、全钾(TK)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在T3处理时,养分含量分别提升了29.3%和36.8%。3)各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平均减少程度均超过95%。养殖结束自然恢复4个月后,T1、T2和T3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较养殖前恢复比分别为41.2%、3.5%、1.5%。4)T1、T2和T3各处理养鸡收益分别为7.2、14.4和28.8万元/(hm~2·a)。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喀斯特山地林鸡复合系统的合理密度应控制在600只/hm~2,同时划分禁牧区与轮牧区,能够提升土壤质量和保护植被多样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山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美荣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时伟伟  宋同清  
应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地200 m×40 m尺度下表层(0 cm-20 cm)土壤矿质成分(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矿质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SiO2>CaO>Al2O3>MgO>Fe2O3>MnO,变异系数为37.8%-54.6%。SiO2、Fe2O3、CaO、Al2O3、MnO的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MgO的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除MgO呈中等空间自相关外,其他矿质成分空间自相关强烈。CaO和MgO及Fe2O3、Al2O3和MnO的Kriging等值线图相似,SiO2的高值区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