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6)
- 2023(15410)
- 2022(12967)
- 2021(11639)
- 2020(9725)
- 2019(22190)
- 2018(21426)
- 2017(41263)
- 2016(21769)
- 2015(24668)
- 2014(24878)
- 2013(24954)
- 2012(23805)
- 2011(21959)
- 2010(22537)
- 2009(21331)
- 2008(20540)
- 2007(18685)
- 2006(16760)
- 2005(15743)
- 学科
- 济(117189)
- 经济(117095)
- 业(57605)
- 管理(57426)
- 企(44608)
- 企业(44608)
- 方法(40969)
- 数学(35403)
- 数学方法(35117)
- 中国(34981)
- 地方(32966)
- 农(29488)
- 融(28237)
- 金融(28235)
- 银(26653)
- 银行(26623)
- 行(25832)
- 贸(25587)
- 贸易(25567)
- 业经(25277)
- 易(24670)
- 财(23023)
- 制(21672)
- 学(21163)
- 农业(19810)
- 地方经济(18454)
- 环境(16384)
- 产业(15929)
- 发(15339)
- 理论(15032)
- 机构
- 学院(328064)
- 大学(324572)
- 济(151270)
- 经济(148203)
- 研究(120994)
- 管理(118953)
- 理学(100429)
- 理学院(99193)
- 管理学(97673)
- 管理学院(97041)
- 中国(96105)
- 科学(70959)
- 京(69499)
- 财(66439)
- 所(62603)
- 研究所(56357)
- 中心(55294)
- 农(55268)
- 财经(52120)
- 江(51449)
- 经济学(48245)
- 经(46950)
- 业大(45203)
- 北京(44641)
- 范(43406)
- 经济学院(43374)
- 农业(43130)
- 院(43059)
- 师范(42991)
- 州(41310)
- 基金
- 项目(206929)
- 科学(162083)
- 研究(153991)
- 基金(147648)
- 家(127902)
- 国家(126827)
- 科学基金(107356)
- 社会(99015)
- 社会科(94148)
- 社会科学(94120)
- 省(82557)
- 基金项目(77522)
- 教育(68518)
- 划(68429)
- 自然(65460)
- 自然科(63882)
- 自然科学(63865)
- 自然科学基金(62710)
- 编号(62502)
- 资助(60351)
- 发(52079)
- 成果(50923)
- 重点(47551)
- 部(45195)
- 课题(44246)
- 创(43453)
- 发展(42662)
- 展(42000)
- 国家社会(41279)
- 创新(40783)
- 期刊
- 济(178435)
- 经济(178435)
- 研究(104144)
- 中国(69328)
- 农(51637)
- 财(50172)
- 学报(47379)
- 融(44662)
- 金融(44662)
- 科学(44576)
- 管理(44476)
- 大学(35788)
- 农业(34426)
- 学学(33886)
- 教育(31728)
- 经济研究(29929)
- 技术(29431)
- 业经(28654)
- 财经(26497)
- 问题(24078)
- 经(23090)
- 贸(22264)
- 国际(19964)
- 技术经济(18464)
- 业(18386)
- 世界(17344)
- 商业(17324)
- 统计(16488)
- 理论(15382)
- 策(14927)
共检索到52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博文 李红梅
产业融合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本文采用两阶段回归与bootstrap等方法,对于我国285个地级市的流通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并引入政府支持度作为调节变量,市场化水平作为中介变量。文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协同效应;第二,市场化水平在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的互补;第三,政府支持度显著增强了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良好的市场制度与营造产业融合的良好环境,有效提升产业融合的速率与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深入剖析流通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利
从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发展看,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探究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区域差距,可以更为深刻准确地认识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问题。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商贸流通效率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中国商贸流通特点,构建了商贸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全面衡量中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并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敏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已经跨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能,并一跃成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数字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引发各行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商贸流通行业更是作为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研究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产业融合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中 刘杰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产业,研究商贸流通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相关性,厘清两者内在联系,针对性地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意义重大。本文从影响机制与影响路径两方面分析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模型,并选择京津冀区域作为实证对象,经过验证得出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莲
我国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取得良好发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进步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可行方向和应有之策。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新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莲
我国商贸流通业近年来取得良好发展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进步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可行方向和应有之策。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新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萍
流通产业集群是指以流通产业为龙头的相似或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聚集。流通产业集群通过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双重节约;提高区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有利于改变区域产业同构、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从竞争走向合作;可以实现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和世界品牌的转变;有利于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剑峰
本文利用数据模式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推动作用,从而为其发展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规划先行提升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商贸经济,探索"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关系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一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依赖信息与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在产业发展上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目标。而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上的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长江经济带上的整体经济与商贸流通业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东部经济带凭借其发达的经济腹地,在流通业的人员、资本以及网点效率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西部经济带则处于较低级的水平。由此可知,我国长江经济带上商贸流通产业表现为东部经济带发展程度最高,中西部次之。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上流通产
关键词:
新常态 长江经济带 商贸流通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一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依赖信息与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在产业发展上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目标。而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上的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长江经济带上的整体经济与商贸流通业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东部经济带凭借其发达的经济腹地,在流通业的人员、资本以及网点效率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西部经济带则处于较低级的水平。由此可知,我国长江经济带上商贸流通产业表现为东部经济带发展程度最高,中西部次之。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上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为了促进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可能出现的FDI垄断现象进行预防。要促进长江经济带上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还必须根据不同地区自身发展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战略。
关键词:
新常态 长江经济带 商贸流通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林林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竞争指标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而现代商贸流通则在这其中表现出极大的重要性。商贸流通能够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作为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文章通过分析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共生理论,为促进商贸流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发展 共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锦良 宋国宇
利用1978—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不同省市的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流通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弱于其对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天津、湖南、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显著发生,其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立慧
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可促进生产和消费,通过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总体效率。本文利用相关省市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单位根检验,通过研究各个地区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得知二者呈现均衡关系,流通产业能明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经验数据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立慧
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可促进生产和消费,通过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总体效率。本文利用相关省市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单位根检验,通过研究各个地区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得知二者呈现均衡关系,流通产业能明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 经验数据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