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6)
- 2023(13220)
- 2022(10960)
- 2021(9754)
- 2020(8200)
- 2019(18296)
- 2018(17705)
- 2017(34624)
- 2016(18473)
- 2015(19737)
- 2014(19324)
- 2013(19382)
- 2012(17668)
- 2011(15678)
- 2010(15609)
- 2009(14504)
- 2008(14800)
- 2007(13037)
- 2006(11380)
- 2005(10251)
- 学科
- 济(85321)
- 经济(85224)
- 业(81863)
- 企(73644)
- 企业(73644)
- 管理(66295)
- 方法(39965)
- 数学(31205)
- 数学方法(31019)
- 业经(27699)
- 农(26817)
- 财(26671)
- 贸(23975)
- 贸易(23965)
- 易(23178)
- 中国(20765)
- 务(20264)
- 财务(20255)
- 财务管理(20238)
- 农业(19236)
- 企业财务(19223)
- 技术(17605)
- 地方(15407)
- 制(15140)
- 划(14328)
- 理论(13953)
- 策(13593)
- 和(13248)
- 学(12422)
- 环境(12322)
- 机构
- 学院(274295)
- 大学(268851)
- 济(121413)
- 经济(119404)
- 管理(109051)
- 理学(95315)
- 理学院(94323)
- 管理学(93044)
- 管理学院(92539)
- 研究(88455)
- 中国(66822)
- 科学(54992)
- 农(54980)
- 京(54579)
- 财(53334)
- 业大(45026)
- 所(44685)
- 农业(44080)
- 财经(43886)
- 研究所(40824)
- 经(40175)
- 江(39949)
- 中心(39509)
- 经济学(37815)
- 经济学院(34730)
- 北京(32797)
- 财经大学(32650)
- 商学(32632)
- 商学院(32346)
- 院(32035)
- 基金
- 项目(189033)
- 科学(150379)
- 基金(142041)
- 研究(129152)
- 家(126300)
- 国家(125237)
- 科学基金(108455)
- 社会(87799)
- 社会科(83716)
- 社会科学(83693)
- 基金项目(76325)
- 省(73575)
- 自然(72323)
- 自然科(70840)
- 自然科学(70818)
- 自然科学基金(69632)
- 划(61321)
- 资助(57024)
- 教育(56541)
- 编号(47264)
- 业(43023)
- 创(42462)
- 重点(42071)
- 部(41458)
- 发(40527)
- 创新(38982)
- 国家社会(37814)
- 科研(36805)
- 计划(35642)
- 教育部(35371)
- 期刊
- 济(127254)
- 经济(127254)
- 研究(74575)
- 农(50075)
- 学报(46560)
- 中国(43014)
- 财(42945)
- 管理(42567)
- 科学(42345)
- 大学(34732)
- 农业(34375)
- 学学(33979)
- 业经(23385)
- 融(22797)
- 金融(22797)
- 财经(22031)
- 经济研究(21732)
- 业(21030)
- 技术(20851)
- 问题(19844)
- 经(19031)
- 贸(18589)
- 国际(15702)
- 商业(15434)
- 技术经济(15395)
- 现代(14117)
- 世界(13724)
- 版(13322)
- 科技(12679)
- 统计(12535)
共检索到38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雯 胡沁熙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和武汉城市圈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外部性对城市圈集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能通过密度渠道,对城市圈经济集聚产生显著的外部性,但是无法有效通过商贸流通业规模渠道和结构渠道来发挥对城市圈经济集聚的外部性作用。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外部性 城市圈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升 石佳弋
面对环境和资源的现实制约,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未来会形成更强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但经济集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会给产业绿色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经济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经济集聚对我国“本地-邻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存在积极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协同绿色升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支持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峰伟 姜淑坤 张晓立
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流通要素的投入产出水平,最终体现为效率的改变。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交通可达性的调节效应。系统GMM估计表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粘性机制;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异质性,其中MAR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强烈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Jacobs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微弱的“U”型非线性关系;交通可达性正向改善城市流通效率,且在集聚外部性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城市经济规模、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均有助于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空间SDM模型检验表明:MAR外部性对周边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溢出,Jacobs外部性的正向溢出不显著;交通可达性对集聚外部性正向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具有正向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淑慧 欧璇 胥若男
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聚集会抑制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工业与服务业的大规模聚集,会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三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在产业聚集低水平区域,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在产业聚集高水平区域,呈现促进效应;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加速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溢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最后文章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完善技术创新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媛
本文构建了商贸流通业结构与市场效率的衡量指标体系,并通过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市场集中程度、商贸流通市场壁垒、商贸流通业规模经济水平三个因素都能对商贸流通市场效率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显示了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能够提升商贸流通市场效率。但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市场集中程度和规模经济的影响效应较显著,而市场壁垒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结构 市场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娟 孙金岭
文章以传统产业剥离过程中空间集聚与专业要素集聚的外溢效能的空间差异为研究对象,选取外商投资、国内资本、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等参变因素,结合专业化效率和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外溢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证实: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技术红利已不再因交通便利而迅速增加,东部区域相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具备更为显著的外溢经济推动特性,但其外溢效应主要依赖于这一区域相对集中的产业中间品供给,以及由原先制造业等产业中获得的丰富分支剥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刚
本文基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市场集中程度、市场壁垒、规模经济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进行量化,使用商贸流通业结构量化数据与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对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具有积极带动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分类回归进一步证实了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与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其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就越大;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商贸流通业结构与对外贸易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桢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区域异质性方面,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13%和14.12%。最后为实现流通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祥民 赖永剑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双向的互促效应,城镇化质量占据优势地位;区域间商贸流通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相邻地区间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积极的互促关系。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互动作用在东部地区最突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宁 温赛
城镇化一度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商贸流通业集聚将增强产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作用,对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就业目标将有很大帮助。本文首先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流通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然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洋 李瑞彩 张露
优渥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并以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就营商环境对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可以为商贸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帮助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促进市场竞争和合作,以及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和教育资源等“示范效应”和“虹吸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业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冠 刘静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流通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相关联的商贸流通业在区域上呈现明显集聚趋势。本文运用2008-2017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流通业分工对商贸流通集聚区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通业分工中,物资资本迂回、人力资本迂回、组织化专业、内部结构调整、外部劳动流转均对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物资资本迂回的影响最大,内部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小。控制变量方面,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政府干预对商贸流通集聚区均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 张卓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城乡商贸流通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机制,发现城镇工业品交易效率、农产品交易效率的提升都能加速城镇化进程。通过实证检验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综合效率的提升总体上对加速城镇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农村商贸流通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弱于城镇商贸流通效率。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国城乡商贸流通效率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城乡商贸流通效率 城镇化影响机制 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冬莉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泰尔指数对省域流通经济差异的收敛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其收敛速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特征,即本地差异的形成也会加剧邻近地区差异的扩大。改善经济、政策、劳动力因素及城镇化的推进在促进本地商贸流通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空间地理角度来看,其在抑制邻近地区流通经济差异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商贸流通经济 空间差异 收敛性 泰尔指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梅 郝美竹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集聚租金的视角重新探讨了高铁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首先,将中国高铁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85个地级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积极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借助构建最小生成树作为工具变量排除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引入交通可达度、市场准入以及市场一体化指标作为集聚租金的替代变量,发现高铁开通直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继而提高市场准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增加了集聚租金,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在高铁沿线城市的集聚。最后,高铁开通对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着极大的助推效果,而对于原本就具备趋近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特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来说,交通可达度所带来的集聚效果一般。此外,当高铁站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超过30公里时,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影响消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