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2)
- 2023(16322)
- 2022(13680)
- 2021(12598)
- 2020(10671)
- 2019(24062)
- 2018(24018)
- 2017(46496)
- 2016(25309)
- 2015(28780)
- 2014(29055)
- 2013(28810)
- 2012(26726)
- 2011(23989)
- 2010(24526)
- 2009(23716)
- 2008(24199)
- 2007(22375)
- 2006(19905)
- 2005(18331)
- 学科
- 济(109432)
- 经济(109273)
- 业(99423)
- 管理(92223)
- 企(87608)
- 企业(87608)
- 方法(48539)
- 数学(38423)
- 数学方法(38030)
- 财(36311)
- 农(35670)
- 业经(32806)
- 中国(29011)
- 贸(27846)
- 贸易(27831)
- 制(27581)
- 易(26988)
- 务(24869)
- 财务(24824)
- 财务管理(24776)
- 农业(23522)
- 企业财务(23402)
- 技术(20305)
- 理论(19450)
- 体(19225)
- 和(19075)
- 银(18901)
- 银行(18866)
- 地方(18794)
- 学(18334)
- 机构
- 学院(380946)
- 大学(376608)
- 济(161638)
- 经济(158346)
- 管理(147326)
- 理学(125602)
- 理学院(124313)
- 管理学(122442)
- 研究(122174)
- 管理学院(121743)
- 中国(97368)
- 财(80234)
- 京(79065)
- 科学(71337)
- 农(63458)
- 财经(62318)
- 所(62122)
- 江(59902)
- 中心(56208)
- 经(56148)
- 研究所(55136)
- 业大(53369)
- 北京(50121)
- 农业(49873)
- 经济学(49064)
- 州(47150)
- 范(46313)
- 师范(45880)
- 财经大学(45546)
- 经济学院(44419)
- 基金
- 项目(236110)
- 科学(186115)
- 研究(176688)
- 基金(170730)
- 家(146167)
- 国家(144827)
- 科学基金(124938)
- 社会(112942)
- 社会科(106904)
- 社会科学(106873)
- 省(93350)
- 基金项目(89582)
- 教育(81229)
- 自然(78629)
- 划(76971)
- 自然科(76757)
- 自然科学(76734)
- 自然科学基金(75428)
- 编号(72721)
- 资助(69878)
- 成果(59769)
- 部(52940)
- 重点(52683)
- 创(51541)
- 发(50995)
- 课题(49989)
- 制(48022)
- 创新(47442)
- 业(46786)
- 国家社会(46008)
- 期刊
- 济(188814)
- 经济(188814)
- 研究(114589)
- 中国(75508)
- 财(66619)
- 农(60266)
- 管理(59499)
- 学报(54419)
- 科学(50800)
- 大学(42414)
- 农业(40606)
- 学学(40164)
- 融(38509)
- 金融(38509)
- 教育(38393)
- 技术(34582)
- 业经(33287)
- 财经(31864)
- 经济研究(29763)
- 经(27471)
- 问题(25755)
- 贸(24626)
- 业(23254)
- 技术经济(20984)
- 国际(20713)
- 商业(19853)
- 现代(18226)
- 财会(18122)
- 世界(17991)
- 版(17936)
共检索到584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之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服务性作用,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业结构的改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可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商贸流通业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基于价值链参与度系数及位置系数,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及分工地位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剖析,最终提出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价值链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石娜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然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目前已经诱发出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迫在眉睫。流通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加大流通技术投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流通品牌,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分工 制造业 流通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石娜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然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体系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目前已经诱发出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迫在眉睫。流通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具有整合价值链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作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加大流通技术投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流通品牌,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分工 制造业 流通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乔 祝合良
现代流通业的高效运作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发现,现代流通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优化制造业分工、促使制造业降低成本与节能减耗、强化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等效用。通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针对区位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分别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对现代流通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加速现代制造业的流通化进程,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批发零售业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最后基于区位和行业特点,提出发展现代流通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徐永锋
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调节变量模型,以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利用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作用是部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的,制造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制造业行业,越有可能通过流通服务业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自身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建琴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制造业为了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向以顾客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的新型服务质量竞争转变,制造业的服务化升级赢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制造业服务升级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电子商务的路径选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在制造业服务化升级过程中我国电子商务成长路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制造业提升综合竞争水平。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电子商务 成长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杨志坤 宁朝山
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颖
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贸易成本视角,检验了流通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集聚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但这种正向影响目前仅在流通业集聚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较为明显。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流通业集聚可以显著降低区域贸易成本,从而带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因此,各地要重视流通产业,加快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为流通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始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不强;不同行业间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少、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面临着内外条件的双重挑战。从装备制造强国发展经验和我国当前的产业发展现实看,政府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关键在于以理清政府和市场边界为前提,对外部性强的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增强政策普惠性,为激发企业活力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琼洁 夏洪胜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婕 李田 宋耘
【目的/意义】新兴经济体企业打破由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并引致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发生结构性变化是全球经济的新现象,被学界定义为重构GVC。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重构GVC的前因、路径和绩效等问题尚未得到探讨。【设计/方法】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65家制造业企业重构GVC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剖析,最终提炼出中国企业重构GVC的路径模型。【结论/发现】第一,研发能力是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重构GVC最关键的企业能力;第二,重构GVC是企业多种能力综合竞争的结果;第三,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成为技术主导者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重构GVC最主要的路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能力、企业创新和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正在探索打破GVC上旗舰企业治理格局的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两张投入产出表以及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服务进口贸易的数据,测算了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反向服务外包指数。虽然总体上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率在下降,但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反向服务外包处于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反向服务外包结构在不断优化。随后,文章实证研究了反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服务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同时研发投入的增加和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是规模的扩张和管理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攀升。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服务外包的研究范式,丰富了服务外包的理论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彧 裴平 方先明
经济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国际趋同性,对于该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为检验中国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国际趋同性,本文构建了周期自回归模型,并选取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1996年1季度至2012年1季度的GDP数据,以及1996年1月至2012年5月的CPI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无论是GDP增长率还是CPI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所表征的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并不相同,既不像美国和日本那样变换频率较高,状态转换频繁,也不像英国那样变换频率较低,状态转换缓慢,中国经济周期不具有国际趋同性。这一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国际趋同性 周期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