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3)
- 2023(19639)
- 2022(16263)
- 2021(14942)
- 2020(12625)
- 2019(28779)
- 2018(28212)
- 2017(54089)
- 2016(28943)
- 2015(32268)
- 2014(32172)
- 2013(31953)
- 2012(29645)
- 2011(26771)
- 2010(27067)
- 2009(25223)
- 2008(25077)
- 2007(22592)
- 2006(19982)
- 2005(18463)
- 学科
- 济(144145)
- 经济(144009)
- 业(99420)
- 管理(91872)
- 企(85535)
- 企业(85535)
- 方法(57687)
- 数学(47344)
- 数学方法(46831)
- 农(38947)
- 业经(36535)
- 财(36074)
- 中国(35643)
- 地方(32516)
- 贸(28985)
- 贸易(28968)
- 易(28030)
- 农业(27010)
- 制(24814)
- 务(24315)
- 财务(24259)
- 学(24220)
- 财务管理(24211)
- 企业财务(22911)
- 技术(22222)
- 和(21952)
- 理论(21185)
- 环境(20002)
- 银(19627)
- 银行(19591)
- 机构
- 学院(423050)
- 大学(417998)
- 济(188355)
- 经济(184819)
- 管理(164845)
- 研究(144266)
- 理学(140756)
- 理学院(139233)
- 管理学(137069)
- 管理学院(136265)
- 中国(112050)
- 京(88272)
- 科学(85446)
- 财(84809)
- 所(72926)
- 农(69757)
- 财经(66982)
- 中心(66469)
- 研究所(65548)
- 江(65499)
- 经(60690)
- 业大(59381)
- 经济学(58019)
- 北京(55598)
- 农业(54363)
- 范(52562)
- 经济学院(52171)
- 师范(52059)
- 院(51988)
- 州(51603)
- 基金
- 项目(273748)
- 科学(217155)
- 研究(200796)
- 基金(199667)
- 家(173121)
- 国家(171632)
- 科学基金(148610)
- 社会(130296)
- 社会科(123762)
- 社会科学(123732)
- 省(107676)
- 基金项目(104996)
- 自然(94600)
- 自然科(92483)
- 自然科学(92458)
- 自然科学基金(90849)
- 教育(90812)
- 划(89365)
- 资助(81611)
- 编号(80822)
- 成果(64614)
- 发(63156)
- 重点(61644)
- 部(60436)
- 创(58753)
- 课题(55198)
- 国家社会(54552)
- 创新(54437)
- 科研(52425)
- 教育部(52054)
- 期刊
- 济(217123)
- 经济(217123)
- 研究(125957)
- 中国(83016)
- 财(68494)
- 管理(65806)
- 农(64289)
- 学报(60281)
- 科学(57878)
- 大学(46421)
- 学学(44009)
- 农业(43864)
- 融(40943)
- 金融(40943)
- 技术(39914)
- 教育(37986)
- 业经(35697)
- 经济研究(35114)
- 财经(33807)
- 经(29288)
- 问题(28674)
- 贸(25536)
- 业(25404)
- 技术经济(24420)
- 统计(22155)
- 国际(22152)
- 世界(21631)
- 商业(20920)
- 策(20284)
- 现代(19789)
共检索到64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莉 丁世勋
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带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交流,会对不同区域产生异质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克鲁格曼的经典C-P模型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效率,并以此代替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指标。进一步利用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流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上也呈现了一致的分布特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应该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的重要性序列提供经济支援,保障我国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均衡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玲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普遍较高,但是要素结构集中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较高,在相对落后地区较低。如果要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就必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要素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要素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玲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普遍较高,但是要素结构集中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较高,在相对落后地区较低。如果要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就必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要素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要素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泰 梁乐 张祖妞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芳
本文基于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省域面板数据,从乡村振兴视角研究乡村振兴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认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乡村振兴指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但对于不同区域省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同样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区域省市乡村振兴指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同样体现出"东强西弱"的现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最强,而居民收入水平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却呈现"东弱西强"的反向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婧华
为深入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借助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探索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总体较小,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东、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相对较高。此外,地方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教育和科技投入以及地方投资力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而GDP增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着失衡性。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面板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李昌克
引言及文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安排金融发展优先次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内涵。如果金融发展具有"供给导向"功能,则改善金融结构与提升金融规模的政策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倘若金融发展对金融增长的作用仅限于"需求跟进",那么政府强调发展金融或许对经济增长而言变得相对次要。针对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尤其是2000年以后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服务水平、经营环境均有显著的扩张与改善,到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就比2000年提高了7倍,达到了158万亿元。继中央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号召,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综合物流体系缺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涛珍 陈昕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存在"为出口而进口"、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的影响;进出口的总量较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因此中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刘刚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补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