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4)
2023(11594)
2022(9630)
2021(8526)
2020(7400)
2019(16677)
2018(16415)
2017(32276)
2016(16996)
2015(18987)
2014(18936)
2013(18955)
2012(17282)
2011(15484)
2010(15725)
2009(15125)
2008(15329)
2007(13819)
2006(12448)
2005(11609)
作者
(48262)
(40835)
(40668)
(38324)
(26069)
(19203)
(18365)
(15722)
(15171)
(14636)
(13972)
(13476)
(13313)
(13044)
(12606)
(12223)
(12089)
(11966)
(11794)
(11536)
(10092)
(9981)
(9847)
(9362)
(9212)
(9015)
(9008)
(8964)
(8142)
(7890)
学科
(83533)
(78432)
经济(78305)
(76692)
企业(76692)
管理(72159)
方法(35017)
(29806)
业经(27682)
数学(26280)
数学方法(26124)
(25535)
(22909)
贸易(22896)
(22271)
(21506)
(21404)
财务(21383)
财务管理(21361)
企业财务(20232)
农业(17835)
中国(17789)
技术(17082)
(15452)
(14775)
(14680)
理论(13751)
体制(13637)
(13463)
地方(12710)
机构
学院(255014)
大学(250892)
(116283)
经济(114146)
管理(104786)
理学(90048)
理学院(89254)
管理学(88242)
管理学院(87774)
研究(78287)
中国(63487)
(57358)
(50721)
财经(44822)
科学(42779)
(40635)
(40384)
(39536)
(38460)
经济学(35802)
中心(35647)
业大(34074)
研究所(33933)
财经大学(33018)
经济学院(32562)
农业(31559)
北京(31432)
商学(31148)
商学院(30857)
(30831)
基金
项目(162485)
科学(130686)
基金(121656)
研究(121379)
(103754)
国家(102838)
科学基金(90879)
社会(81734)
社会科(77703)
社会科学(77687)
基金项目(64161)
(62860)
自然(56921)
自然科(55696)
自然科学(55682)
自然科学基金(54783)
教育(53793)
(50780)
资助(49226)
编号(47835)
成果(38365)
(37173)
(37115)
(36813)
(36561)
重点(35573)
国家社会(34524)
(33971)
创新(33852)
教育部(32669)
期刊
(132360)
经济(132360)
研究(75978)
中国(48381)
(48360)
管理(44318)
(38476)
学报(32467)
科学(32372)
大学(26195)
农业(26156)
(26037)
金融(26037)
学学(24936)
业经(23300)
财经(23050)
技术(21828)
经济研究(21297)
(19906)
(18926)
问题(18299)
教育(16971)
国际(16435)
(16145)
技术经济(14637)
世界(14277)
商业(13701)
财会(13320)
现代(13097)
会计(11621)
共检索到39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杨超  祝合良  
以中国各省份作为截面单元,各省份198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建立中国制造业与商贸服务业增长的面板协整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完全修正的FMOLS估计,研究中国不同省份制造业增长对商贸服务业的依赖性以及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两者间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制造业与商贸服务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东部地区制造业增长对商贸服务业静态依赖性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份两者的长期均衡具有短期动态调整效应,但是短期内中国商贸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波动的动态调整度较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运权  
选取2000-2016年商贸流通服务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作为分析变量,首先分析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GDP)的贡献率及拉动度;其次借助VAR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工具,深入分析了两种产业间的互动融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正向长期协整关系;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制造业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最后,为进一步促进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出了一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玲  
文章基于1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使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FDI流入引起的部门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FDI流入量对不同的部门产生的经济效应不一样。通过在产业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经济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制造业部门产生的,尤其是低收入样本城市以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样本城市,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与我们之前期望的相反,服务业FDI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在特定的城市经济中很可能导致去工业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二坡  吕介民  张焕明  
文章使用改革以来我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及考虑截面相关性的混合组均值(CPMG)估计方法,对我国经济短期波动是否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渠道对长期增长产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区分改革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要素密集程度行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的前一阶段,我国制造业行业短期波动通过生产率渠道对长期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投资的影响不会显著为负;在改革的后一阶段,劳动密集型行业短期波动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对长期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投资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短期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的影响都不显著。上述结论对不同的波动度量方法是稳健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吉昌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服务经济的视野论述了服务业革命的涵义,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并讨论了服务业革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勇  
产品服务化成为许多跨国制造企业新的经营策略,从单纯提供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有形产品的增值服务,有形产品本身甚至只作为传送服务的媒介或平台,该现象将从现在的中间产品(即企业投入品)为主向最终消费品领域扩散,从大件耐用消费品向一般消费品延伸,客户从以企业为主转向消费者为主,成为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坤  张丽颖  赵玉  曾昭志  温建中  
为探讨国际市场上主要能源资源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规律,论文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提供的自1985年到2011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当前四大主要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价格序列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4种主要能源资源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铀价格每变化1%,将使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分别反向变动2.11%和7.10%,使石油的价格正向变动7.97%。②4种主要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均会对自身新信息立即产生大幅度反应,但持续时间差异很大:铀在15个月内只有微弱降幅,而煤在6个月,石油在2个月后即开始迅速减弱,天然气则是直接进入下降趋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清  
生产者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企业的群体,它对制造业的提升表现在企业内部制造业模块化以后服务业务对企业的功能性支持以及企业外部供应链体系中服务商对制造业的支撑。从城市角度看,生产者服务业是大城市产业辐射效应的表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基于Venables(1996)的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及消费支出决定的产业区位模型,并采用中国大陆274个地级以上城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动力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在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主要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周边集聚,二者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具有挤出效应。接近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解释制造业的区位,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并不以接近制造业为动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各自的集聚。制造业贸易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吸引力,生产性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萍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服务业增长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OECD2014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并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而制造业比重相对较高;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处于较低的水平,制造业中间需求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中国国民经济及各产业中间投入中,制造业投入率明显偏高,而服务业投入率明显偏低。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水平较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明  李贝茜  彭春燕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面对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后的一些不良后果,我们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关系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政策导向也在发生变化。如何看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尤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本文一方面从理论角度探究服务业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揭示出服务业以制造业为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从经验角度,利用投入产出数据,进行跨国比较,研究两者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文为中国结构转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合理定位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德超  
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二者间的因果联系上,并形成了三种主流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文章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二者具有单向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遵从型"适用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文章的经验发现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小平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共生单元的产出水平均高于其独立经营时的产出水平,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互惠共生关系。现阶段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还比较脆弱,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利共生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推动制造业的高技术服务外包,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体的监测预警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