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65)
2023(19527)
2022(16751)
2021(15541)
2020(13107)
2019(29965)
2018(29466)
2017(56697)
2016(30837)
2015(34404)
2014(33921)
2013(33463)
2012(31018)
2011(27916)
2010(27903)
2009(25331)
2008(25048)
2007(21861)
2006(19339)
2005(17000)
作者
(91007)
(75769)
(75161)
(71330)
(48274)
(36369)
(34010)
(29696)
(28905)
(27100)
(25805)
(25704)
(24254)
(23858)
(23530)
(23398)
(22584)
(22544)
(21851)
(21822)
(18955)
(18656)
(18505)
(17409)
(16981)
(16979)
(16860)
(16772)
(15283)
(14870)
学科
(123020)
经济(122887)
管理(87291)
(86095)
(71143)
企业(71143)
方法(55231)
数学(48042)
数学方法(47404)
中国(33786)
(33412)
(32733)
地方(28097)
业经(27933)
(27474)
(26814)
(24125)
银行(24048)
农业(22817)
(22796)
(22405)
贸易(22390)
(21682)
(21433)
财务(21347)
财务管理(21303)
(20921)
金融(20918)
企业财务(20325)
环境(19979)
机构
大学(434804)
学院(433149)
(170042)
管理(168900)
经济(166426)
研究(148047)
理学(145984)
理学院(144304)
管理学(141491)
管理学院(140729)
中国(113505)
科学(94480)
(93300)
(79554)
(79440)
(75544)
研究所(69057)
业大(69033)
中心(67558)
(64021)
财经(63584)
农业(62670)
北京(58852)
(57880)
(56992)
师范(56295)
(53727)
(52176)
经济学(50810)
财经大学(47501)
基金
项目(298997)
科学(233820)
基金(216577)
研究(211579)
(191722)
国家(190129)
科学基金(162167)
社会(132484)
社会科(125602)
社会科学(125569)
(116974)
基金项目(115113)
自然(108538)
自然科(106047)
自然科学(106015)
自然科学基金(104110)
(99655)
教育(97322)
资助(89524)
编号(85098)
成果(67843)
重点(67471)
(65727)
(64934)
(61979)
课题(58708)
科研(58024)
创新(57925)
计划(56185)
教育部(55074)
期刊
(183697)
经济(183697)
研究(125821)
中国(82896)
学报(75852)
(71557)
科学(67456)
管理(61724)
(61708)
大学(56569)
学学(53585)
农业(48103)
(46188)
金融(46188)
教育(45752)
技术(36740)
业经(31064)
财经(30684)
经济研究(29241)
(26137)
(24974)
问题(24041)
(21809)
科技(21527)
图书(21423)
理论(20348)
技术经济(20305)
业大(19816)
商业(19253)
资源(19183)
共检索到638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鹏  师书丽  
通过对中航黑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程中商誉确认、计量、减值测试的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商誉的初始计量采用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减值测试却以收益法评估为基础,两者口径不一致,导致商誉减值成为必然。巨额的商誉减值可能会对企业后续财务活动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这种合并模式中采用收益法评估商誉,更能体现企业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商誉计量与减值测试原则之间的矛盾。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城  罗捃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首次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减值测试的计量基础以及减值测试的测试方法。本文拟结合合并商誉的特点,将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董晗  陈欣  
本文以20142015年并购重组委审核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为样本,研究什么样的重组事项更容易通过并购重组委的审核以及审核标准是否随政策而变化。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委以前更注重并购重组事项对公司当年盈利能力的影响,新政实施以后,希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其业务结构,健全经营发展战略、完善业务管理模式,同时更加鼓励市场主体的自由行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董晗  陈欣  
本文以2014~2015年并购重组委审核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为样本,研究什么样的重组事项更容易通过并购重组委的审核以及审核标准是否随政策而变化。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委以前更注重并购重组事项对公司当年盈利能力的影响,新政实施以后,希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其业务结构,健全经营发展战略、完善业务管理模式,同时更加鼓励市场主体的自由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力生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是我国会计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在比较IASC、FASB、CAS相应规定的基础上,指出了进行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利与弊,并从完善与可行的视角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提出了若干设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甘露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A公司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司海外收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收益法评估的合理性,经对比两次评估中的参数选取及估值情况,得出实操中收益法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折现率、并购协同效应等因素进行了模拟测算和量化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收益法评估模型可以通过折现率的修正、协同效应的量化、细化预测期间等,提高评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的评估参数变动而影响到并购前后收益法评估的可比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商誉减值规避会透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损害投资者权益,因而考察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以股权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商誉减值规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与“监督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的理论预期一致。异质性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公司中更能抑制商誉减值规避;中国证监会2017年发布减值新规后,随着持股比例的提升,大股东更能约束企业商誉减值规避程度。本文发展了商誉减值和大股东持股的相关文献成果,对于加强商誉减值事项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冬艳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顾桂贤  
本文从企业价值估值模型与商誉减值测试在对象、范围、测算参数选取等方面的差异角度出发,分析和梳理了商誉减值测试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执行商誉减值测试程序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金龙  吴欢欢  
文章以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外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庄恒  赵敏莉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仁平  张旻逸  
一、前言2018年8月2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在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又重提商誉摊销的方法,引起各方关注。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提及多数咨询委员赞同采用商誉随合并利益的消耗进行摊销以取代现行的商誉减值规定,又将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的讨论推向了高潮。随即资本市场做出了反映,2018年年报预披露中全额或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