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5)
- 2023(2592)
- 2022(2194)
- 2021(2124)
- 2020(1915)
- 2019(4250)
- 2018(3959)
- 2017(7947)
- 2016(4539)
- 2015(4987)
- 2014(4992)
- 2013(5252)
- 2012(4866)
- 2011(3774)
- 2010(3817)
- 2009(3665)
- 2008(4235)
- 2007(3582)
- 2006(3039)
- 2005(2822)
- 学科
- 财(26208)
- 税(21688)
- 税收(20255)
- 收(20082)
- 管理(19932)
- 业(16040)
- 企(14812)
- 企业(14812)
- 财政(14190)
- 济(11846)
- 经济(11829)
- 政(11622)
- 务(11590)
- 财务(11589)
- 财务管理(11552)
- 企业财务(11046)
- 方法(5697)
- 制(5194)
- 数学(4929)
- 数学方法(4885)
- 中国(4449)
- 出(4404)
- 收入(4360)
- 体(3942)
- 度(3934)
- 制度(3932)
- 支出(3829)
- 体制(3597)
- 策(3429)
- 农(3336)
- 机构
- 学院(54361)
- 大学(53332)
- 财(28015)
- 济(21342)
- 经济(20921)
- 管理(18661)
- 研究(16563)
- 财经(16156)
- 理学(15775)
- 理学院(15639)
- 管理学(15440)
- 管理学院(15342)
- 经(14418)
- 中国(14292)
- 税(12052)
- 财政(11842)
- 财经大学(11531)
- 务(10799)
- 京(10659)
- 政(10642)
- 科学(10110)
- 江(9469)
- 所(9268)
- 省(9193)
- 税务(9100)
- 局(7566)
- 研究所(7275)
- 家(7074)
- 中心(7035)
- 农(7027)
共检索到9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景 罗正英
商誉与企业合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合并是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商誉的核算当然也是其中话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解读,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商誉的财税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从而使商誉的处理更加立体化、清晰化。
关键词:
商誉 企业合并 商誉确认 商誉减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洁慧
一、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在关于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世界各国一般都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确认的自创商誉仅限于在企业购并交易中形成的购并商誉。我国关于商誉的最新会计处理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晨慧
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的某号准则条文是完全讲商誉的,但是在很多准则具体的条款中,都可以看到与商誉相关的规定。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了商誉的确认依据: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商誉的减值处理: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洪仪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第2期刊发了朱学义的《浅谈新会计准则中的商誉及其核算》一文(以下你"朱文"),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其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有不同的认识,拟对此提出浅见。朱文在商誉的减值核算中,例3的会计分录"贷:商誉"的科目运用不够准确。根据指南,商誉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故可将此分录改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5万元,贷记"商誉减值损失"45万元、"存赁跌价准备"4.57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3万元。另外,朱文未说明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的减值处理。以朱文例3(含例1)的资料为例。A企业是以2350万元存款收购 B 公司全部资产,购买日的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艳丽
一、引言商誉问题是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研究论题(杜兴强,2011)。迄今为止,商誉的定义存在多个典型观点,导致商誉的后续计量也颇有争议。商誉如何进行后续确认,长期以来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典型观点: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永久保留法和定期计提减值准备(杜兴强,2011)。许家林(2006)也提出了"商誉的减值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和什么方式计提?标准如何?如何计量?企业合并确认后因意外事件的突然减值如何摊销处理为宜?"等关于商誉后续计量的研究问题。学者们对商誉后续计量的思考反映了商誉减值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事实上,在商誉后续计量的会计实践中,由于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洪荭 周勤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但与FASB和IASB的相关规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信远 徐焱军
本文以2016年度报告中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二六三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商誉形成及减值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并购中形成商誉的会计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存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空间大、企业业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商誉会计规则的思路。
关键词:
商誉 确认 计量 减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祝利芳
个别报表中包含商誉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后,将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列报以及商誉的减值测试,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并未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致会计学者形成了一些惯性认识,而这些惯性认识在考虑两者的联系后将被打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索玲玲 杨克智
商誉减值是会计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企业并购商誉初始确认中泡沫形成的原因及部分商誉法下存在的问题,梳理了部分商誉法下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原理,提出商誉“整体计算,部分计提”的方法,并结合案例梳理了存在少数股东的并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针对商誉会计处理未来准则制定的思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部商誉法 部分商誉法 商誉减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项目中,在合并报表中以购买日确定的商誉为基础单独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未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一致的基础上,探析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商誉减值的衔接处理对于弥补会计准则的缺漏、提供实务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个别报表 合并报表 衔接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上官鸣 白莎
基于2019年年初资本市场中企业商誉减值频繁"爆雷"的现象,本文对商誉的内涵及其会计处理的发展变化、目前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商誉减值与摊销两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针对目前商誉减值处理存在操作复杂、可操纵性强等弊端,提出现阶段可运用摊销作为过渡时期的方法,待市场成熟、理论完善时实现"减值+摊销"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商誉减值 商誉摊销 摊销年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项目中,在合并报表中以购买日确定的商誉为基础单独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未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一致的基础上,探析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商誉减值的衔接处理对于弥补会计准则的缺漏、提供实务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个别报表 合并报表 衔接处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长信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认为,商誉既可减少也可增加,商誉的平均摊销不能充分反映并购业务的经济实质,因而商誉实施减值测试更能客观地反映商誉的经济实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爱敏 孙钰菁 蒋瑜峰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差异对商誉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在考虑战略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审计质量对于商誉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企业战略差异越小,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高。进一步地,在控制了战略差异的范围之后,审计质量会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战略差异 商誉减值 价值相关性 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