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4)
2023(5358)
2022(4858)
2021(4420)
2020(4047)
2019(9704)
2018(9514)
2017(18912)
2016(10560)
2015(12083)
2014(12446)
2013(12640)
2012(11949)
2011(10789)
2010(11077)
2009(10365)
2008(10701)
2007(9707)
2006(8244)
2005(7417)
作者
(32241)
(27222)
(27127)
(25959)
(17105)
(13097)
(12490)
(10691)
(10083)
(9681)
(9170)
(9063)
(8632)
(8619)
(8606)
(8550)
(8437)
(8023)
(7875)
(7846)
(6839)
(6670)
(6566)
(6198)
(6148)
(6130)
(6114)
(6036)
(5495)
(5486)
学科
(46134)
经济(46093)
管理(30319)
(29063)
方法(24537)
(22918)
企业(22918)
数学(22196)
数学方法(21976)
(13438)
(12673)
中国(10683)
(10040)
(8795)
财务(8779)
地方(8774)
财务管理(8753)
(8677)
贸易(8676)
农业(8442)
(8407)
(8402)
企业财务(8285)
业经(8078)
环境(7481)
(7371)
(7095)
银行(7073)
(6591)
金融(6589)
机构
大学(158200)
学院(156633)
(65452)
经济(63956)
管理(59760)
研究(53405)
理学(51009)
理学院(50401)
管理学(49500)
管理学院(49191)
中国(40810)
(33865)
科学(33486)
(31045)
(30132)
(28147)
研究所(25467)
业大(25341)
中心(25085)
财经(24538)
(24265)
农业(24065)
(22107)
北京(21485)
经济学(20502)
(19812)
师范(19605)
(19062)
(18952)
经济学院(18778)
基金
项目(101195)
科学(78321)
基金(72822)
研究(71902)
(63847)
国家(63329)
科学基金(53238)
社会(44255)
社会科(41927)
社会科学(41910)
(39542)
基金项目(38714)
自然(35217)
自然科(34280)
自然科学(34267)
(34023)
自然科学基金(33654)
教育(33193)
资助(30693)
编号(29744)
成果(24201)
重点(22959)
(22867)
(21774)
(20361)
课题(20151)
科研(20063)
计划(19339)
教育部(19152)
创新(19140)
期刊
(68840)
经济(68840)
研究(45148)
中国(29071)
(26231)
学报(26112)
(26095)
科学(23179)
管理(19046)
大学(18915)
学学(17888)
农业(17371)
(14013)
金融(14013)
教育(13681)
技术(13392)
财经(11999)
经济研究(11113)
业经(10767)
(10245)
(9967)
问题(9881)
技术经济(8696)
统计(8527)
(8211)
理论(7948)
财会(7875)
(7683)
资源(7466)
(7431)
共检索到22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文茜  
本文根据商誉减值监管关注事项中提及的注意点,主要包括准则中已经明确的事项(如执行商誉减值测试的时间,含商誉资产组的认定要求,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迹象特征,在包含少数股东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以及一些在实务中经常碰到,但在准则和应用指南中未能展开讨论的情形(如进行报告结构重组时、在再投资、处置整体或部分资产组时如何考虑已有的商誉等),结合财政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其他权威部门发布的商誉减值相关规定进行整理,从会计准则和实务操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文茜  
本文对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于2018年11月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中关于商誉减值测试与评估实务的监管关注事项进行了逐条解析。针对确定含商誉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两种方法——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展开分析和讨论。除了阐述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外,还具体分析了两种方法下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估值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方法确定的可收回金额相类似。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在实务中如何利用评估机构的工作成果,并针对评估实务与会计准则要求不一致的各种情形,提供了解决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信远  徐焱军  
本文以2016年度报告中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二六三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商誉形成及减值过程的分析,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并购中形成商誉的会计确认及后续计量的规定存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空间大、企业业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商誉会计规则的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洪仪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第2期刊发了朱学义的《浅谈新会计准则中的商誉及其核算》一文(以下你"朱文"),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其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有不同的认识,拟对此提出浅见。朱文在商誉的减值核算中,例3的会计分录"贷:商誉"的科目运用不够准确。根据指南,商誉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故可将此分录改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5万元,贷记"商誉减值损失"45万元、"存赁跌价准备"4.57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3万元。另外,朱文未说明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的减值处理。以朱文例3(含例1)的资料为例。A企业是以2350万元存款收购 B 公司全部资产,购买日的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顾桂贤  
本文从企业价值估值模型与商誉减值测试在对象、范围、测算参数选取等方面的差异角度出发,分析和梳理了商誉减值测试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执行商誉减值测试程序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金龙  吴欢欢  
文章以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外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庄恒  赵敏莉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城  罗捃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首次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减值测试的计量基础以及减值测试的测试方法。本文拟结合合并商誉的特点,将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鲁泉  张蓓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定价对商誉减值的影响,较少考察商誉减值的同伴效应。基于同伴效应理论,本文考察了同伴公司商誉减值对本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与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公司商誉减值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商誉减值同伴效应会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行业地位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越强,商誉减值同伴效应越显著,行业领先者和跟随者会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商誉减值确认;商誉减值会加剧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而商誉同伴效应导致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下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旭  曹瑾  
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变更与商誉减值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相比,高管变更的企业计提了更多的商誉减值准备,且企业业绩对两者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机构投资者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均对高管变更与商誉减值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会导致企业利用商誉减值会计规则提前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以进行盈余管理,且该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而不是传递高管私有信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商誉减值事件集中爆发,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商誉减值事项和商誉减值审计工作的监管。基于此,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减弱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规模经济假设。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投入在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关系的影响在商誉减值突出行业中更加明显。此外,高管持股、审计任期、市场化程度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的落实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宜一  赵嘉程  
商誉减值释放重大不利信号,公司主动计提减值的动机较弱,可能更多来自外部审计压力。审计个体行为受到审计市场结构影响,本文研究审计市场结构与客户商誉减值的关系。市场集中形成市场势力,整体上不利于对减值规避的监督,检验发现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客户商誉减值负相关。该效应在非十大事务所显著强于前十大,小所由于定价劣势与技术劣势成为市场效率损失的主要挤压对象。此外,本土大所打破国际四大垄断后,审计市场结构的变化没有提升市场效率,进入前四的本土大所加剧了市场集中度与商誉减值的负相关。本文在审计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公司商誉减值的外部因素,也为审计市场结构对其中个体的差异化影响提出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曦子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誉减值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审计定价越高。影响机制的探讨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时,公司的信息风险和违规风险越大,因而审计定价越高。以上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变量替代后仍然稳健。本文结论丰富了审计定价、商誉减值等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仁平  张旻逸  
一、前言2018年8月2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在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又重提商誉摊销的方法,引起各方关注。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提及多数咨询委员赞同采用商誉随合并利益的消耗进行摊销以取代现行的商誉减值规定,又将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的讨论推向了高潮。随即资本市场做出了反映,2018年年报预披露中全额或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