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0)
- 2023(10883)
- 2022(9795)
- 2021(9321)
- 2020(7955)
- 2019(18474)
- 2018(18576)
- 2017(36364)
- 2016(19894)
- 2015(22453)
- 2014(22334)
- 2013(22190)
- 2012(20294)
- 2011(17829)
- 2010(17575)
- 2009(16065)
- 2008(15696)
- 2007(13435)
- 2006(11538)
- 2005(9960)
- 学科
- 济(75357)
- 经济(75269)
- 管理(62081)
- 业(60622)
- 企(52903)
- 企业(52903)
- 方法(37375)
- 数学(32305)
- 数学方法(31922)
- 财(24270)
- 农(19773)
- 务(17695)
- 财务(17634)
- 财务管理(17609)
- 业经(17092)
- 中国(17073)
- 企业财务(16757)
- 学(16172)
- 地方(15881)
- 制(14789)
- 农业(13455)
- 理论(13088)
- 和(12783)
- 贸(12412)
- 贸易(12404)
- 环境(12294)
- 易(11988)
- 技术(11908)
- 划(11093)
- 体(11073)
- 机构
- 大学(273623)
- 学院(271757)
- 管理(113759)
- 济(101821)
- 经济(99411)
- 理学(99312)
- 理学院(98242)
- 管理学(96603)
- 管理学院(96114)
- 研究(84024)
- 中国(63062)
- 京(58430)
- 科学(53337)
- 财(48555)
- 所(41193)
- 业大(40698)
- 农(40371)
- 财经(39321)
- 中心(38777)
- 江(38215)
- 研究所(37411)
- 北京(36853)
- 经(35703)
- 范(35456)
- 师范(35159)
- 州(31749)
- 农业(31507)
- 院(31074)
- 商学(29652)
- 财经大学(29423)
- 基金
- 项目(189888)
- 科学(148866)
- 研究(139246)
- 基金(137681)
- 家(118858)
- 国家(117847)
- 科学基金(102381)
- 社会(85682)
- 社会科(81060)
- 社会科学(81038)
- 基金项目(74994)
- 省(73814)
- 自然(68613)
- 自然科(66971)
- 自然科学(66957)
- 自然科学基金(65745)
- 教育(63647)
- 划(62126)
- 编号(58151)
- 资助(56499)
- 成果(46352)
- 部(41720)
- 重点(41336)
- 创(39250)
- 发(38906)
- 课题(38499)
- 科研(36487)
- 创新(36470)
- 项目编号(36213)
- 教育部(35928)
- 期刊
- 济(109269)
- 经济(109269)
- 研究(77825)
- 中国(46936)
- 学报(41726)
- 管理(40533)
- 财(39283)
- 科学(38358)
- 农(35796)
- 大学(31547)
- 学学(29459)
- 教育(28742)
- 农业(25322)
- 技术(23346)
- 融(20547)
- 金融(20547)
- 财经(18327)
- 业经(18266)
- 图书(16337)
- 经济研究(16272)
- 经(15261)
- 问题(14323)
- 理论(14129)
- 业(13334)
- 实践(13225)
- 践(13225)
- 财会(13146)
- 科技(13024)
- 技术经济(12982)
- 资源(12696)
共检索到385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甘露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A公司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司海外收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收益法评估的合理性,经对比两次评估中的参数选取及估值情况,得出实操中收益法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折现率、并购协同效应等因素进行了模拟测算和量化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收益法评估模型可以通过折现率的修正、协同效应的量化、细化预测期间等,提高评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的评估参数变动而影响到并购前后收益法评估的可比性。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商誉减值 收益法评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敏 宋冰瑶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政策引导下有了一定的转变,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定为目标,并在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予以了相应的调整。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趋势性的变化,包括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背景下,监管层开始推动一些消除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并购重组的障碍,在制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城 罗捃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首次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减值测试的计量基础以及减值测试的测试方法。本文拟结合合并商誉的特点,将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减值测试 测试单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力生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是我国会计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在比较IASC、FASB、CAS相应规定的基础上,指出了进行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利与弊,并从完善与可行的视角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提出了若干设想。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减值测试 报告单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汤婵娟
商誉自身具有依附性、积累性、持续性以及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难度较大,致使企业无法开展相应的会计处理。割差法客观性较强,其口径对应"总资产"概念,且以公允和真实的资产价值为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基础,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本文将割差法应用于并购案例中的商誉减值测试评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收益期的确定来合理预测被评估对象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追加资本、及未来年度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后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验证割差法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割差法 商誉减值测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辉
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AAA 2015年6月30日以10亿元收购了标的企业BBBB100%股权,收购基准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BBBB股权价值为10.1亿元。收益法评估中,BBBB收益预测中的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B1产品是标的企业主要产品,B2产品在收购基准日处于在建中,属于对B1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2016年2月,BBBB完成工商变更、实现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艳 朱红媛
201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产业链外延式并购,很多并购案中收购方支付的交易对价远远高于被收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一体化甚至是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使得高额商誉后续有可能面临减值的风险。文章以医药上市公司新华医疗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并购过程、商誉形成、商誉减值确认及计提减值准备、商誉减值产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最后,由该案做出进一步的引申和思考,达到推广和借鉴的目的。
关键词:
医药上市公司 并购 商誉减值 新华医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杏芬 胡艳梅
本文以连续多次并购的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为例,深入剖析其商誉减值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直接诱因是管理层多次盲目高溢价并购,且为维持短期内良好业绩,管理层一直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致使减值风险累积。深层次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大股东、治理层与管理层三级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中,即一个人控制了整个公司的最高决策权、治理权和管理权,且各种内部监管机制流于形式,造成内部控制人获取了最大利益,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进而阻碍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多次连续并购 商誉减值风险 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春丽 褚志姣
本文以2010-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商誉减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誉减值与公司短期绩效显著负相关,与公司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即U形。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短期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对公司长期绩效的正向影响也更加明显。以上结果在经过自变量因变量替代、双重聚类分析后仍然成立。本文结果丰富了商誉减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对商誉减值对公司长短期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等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商誉减值 商誉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戴其力 马颖翩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差异分析,同时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以及财务状况因素的影响下,采用2007~2008年的截面样本数据对影响商誉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率、合并商誉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商誉减值测试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商誉减值测试 盈余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顾桂贤
本文从企业价值估值模型与商誉减值测试在对象、范围、测算参数选取等方面的差异角度出发,分析和梳理了商誉减值测试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执行商誉减值测试程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誉 减值测试 估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金龙 吴欢欢
文章以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外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后续计量 减值测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庄恒 赵敏莉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减值测试 依据 影响 弊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仁平 张旻逸
一、前言2018年8月2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在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又重提商誉摊销的方法,引起各方关注。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提及多数咨询委员赞同采用商誉随合并利益的消耗进行摊销以取代现行的商誉减值规定,又将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的讨论推向了高潮。随即资本市场做出了反映,2018年年报预披露中全额或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