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
2023(1639)
2022(1362)
2021(1142)
2020(1025)
2019(2347)
2018(2182)
2017(4183)
2016(2152)
2015(2395)
2014(2450)
2013(2585)
2012(2465)
2011(1669)
2010(2229)
2009(2110)
2008(1779)
2007(1472)
2006(1240)
2005(1259)
作者
(5814)
(4757)
(4657)
(4553)
(3196)
(2144)
(2110)
(1786)
(1749)
(1695)
(1621)
(1554)
(1535)
(1433)
(1431)
(1385)
(1358)
(1344)
(1297)
(1278)
(1249)
(1178)
(1107)
(1104)
(1089)
(1063)
(1060)
(1021)
(978)
(959)
学科
审计(12071)
管理(7258)
(6540)
经济(6537)
(6202)
各类(5832)
(5494)
企业(5494)
方法(4142)
(4107)
(3124)
(3041)
财务(3037)
数学(3016)
数学方法(2982)
财务管理(2973)
中国(2950)
企业财务(2847)
(2779)
银行(2778)
(2592)
(2534)
税收(2466)
(2455)
(2252)
金融(2252)
环境(2150)
(2059)
制度(2058)
业务(1711)
机构
学院(26803)
大学(26629)
(11266)
经济(10981)
管理(10885)
理学(9248)
理学院(9178)
管理学(9086)
管理学院(9032)
(8398)
中国(7915)
研究(6991)
(6851)
财经(6420)
(5868)
会计(5735)
审计(5694)
财经大学(4867)
(4753)
中心(3840)
北京(3739)
(3690)
(3670)
会计学(3589)
商学(3572)
商学院(3553)
(3529)
会计学院(3439)
经济学(3427)
学会(3297)
基金
项目(16441)
科学(13018)
基金(12481)
研究(12116)
(10638)
国家(10554)
科学基金(9522)
社会(8161)
社会科(7880)
社会科学(7877)
基金项目(6595)
自然(6229)
(6193)
自然科(6030)
自然科学(6030)
自然科学基金(5928)
教育(5467)
资助(5238)
编号(4830)
(4811)
成果(3984)
(3976)
(3756)
重点(3708)
教育部(3633)
项目编号(3577)
科研(3551)
人文(3515)
国家社会(3485)
(3464)
期刊
中国(11495)
(10936)
经济(10936)
研究(9917)
(9295)
审计(9082)
会计(5362)
财会(4595)
(3782)
金融(3782)
管理(3156)
内部(2934)
国内(2934)
会通(2926)
通讯(2926)
财经(2898)
学报(2694)
经济研究(2524)
(2469)
(2461)
科学(2273)
大学(2198)
学学(2172)
(2162)
会计师(2110)
(2110)
(2110)
注册(2110)
注册会计师(2110)
(2100)
共检索到47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商誉减值事件集中爆发,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商誉减值事项和商誉减值审计工作的监管。基于此,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减弱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规模经济假设。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投入在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关系的影响在商誉减值突出行业中更加明显。此外,高管持股、审计任期、市场化程度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我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的落实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曦子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誉减值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审计定价越高。影响机制的探讨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时,公司的信息风险和违规风险越大,因而审计定价越高。以上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变量替代后仍然稳健。本文结论丰富了审计定价、商誉减值等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建芳  何开刚  杨庆  叶艳  
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对商誉进行摊销的做法,改为至少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是一种不可核实的估计,探索实施这种强行规定时是否由于不可核实的估计需要更多的工作量以及带来审计风险使得审计费用上升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以2007—2014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商誉减值测试的不可核实性是否会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没有商誉的公司,有商誉的公司审计费用明显上升,并且在那些确实计提了不可核实的商誉减值估计损失公司中,其审计费用增加的更多。另外还发现公司治理在不可核实的商誉减值测试估计中影响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宜一  赵嘉程  
商誉减值释放重大不利信号,公司主动计提减值的动机较弱,可能更多来自外部审计压力。审计个体行为受到审计市场结构影响,本文研究审计市场结构与客户商誉减值的关系。市场集中形成市场势力,整体上不利于对减值规避的监督,检验发现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客户商誉减值负相关。该效应在非十大事务所显著强于前十大,小所由于定价劣势与技术劣势成为市场效率损失的主要挤压对象。此外,本土大所打破国际四大垄断后,审计市场结构的变化没有提升市场效率,进入前四的本土大所加剧了市场集中度与商誉减值的负相关。本文在审计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公司商誉减值的外部因素,也为审计市场结构对其中个体的差异化影响提出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  徐泓  
从审计费用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行业专长与品牌声誉的需求,并对2007~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不仅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品牌声誉溢价,而且支付了行业专长溢价。这一研究证实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品牌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但没有发现"四大"专长增量溢价的存在,说明我国的审计市场不仅需要品牌,而且需要行业专长,这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彬  宋传联  
商誉是企业并购会计实务中不可回避的议题。商誉价值估计就如同一块随时可能发烫的山芋,在其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的整个过程中,向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挑战。本文选择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商誉金额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考察在不同审计风险水平下,二者关系是否会有不同表现。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会随着公司商誉金额的增加而上涨;当公司为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公司盈余指标表现出更好成长性、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更高时,相应的"商誉—审计收费"敏感性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风险对于商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爱敏  孙钰菁  蒋瑜峰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差异对商誉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在考虑战略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审计质量对于商誉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企业战略差异越小,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高。进一步地,在控制了战略差异的范围之后,审计质量会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是否会考虑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2008—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并购商誉减值行为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时长、收取更多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应对潜在的审计失败风险。机制检验中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并购商誉减值准备以后,公司业绩波动性显著增加,盈余质量显著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动机显著增强,使得审计师面临的审计工作复杂度和审计失败风险提高,进而导致上述风险应对行为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会被显著弱化;相比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也会被显著弱化。本文研究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是审计师面临的重大审计风险事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强化审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虹霞  
本文选取2012—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商誉减值对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盈余管理强度的中介效应和企业净资产纯收益率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商誉减值规模越大,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盈余管理是商誉减值与审计意见正相关的中介变量,企业商誉减值伴随着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导致企业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扣除商誉减值的企业营业绩效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营业绩效越好,相同商誉减值计提规模下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概率更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刘志强  张叶  吴韶珺  
随着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规模的扩大,审计风险随之增加。本文以我国银行业为样本,研究了行业专长对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够显著增强公允价值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性,研究结论支持产品差异化效应假设。因此,本文结论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及具有操作性的执行指南,继续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发挥行业专长,促进审计市场适度竞争和有序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刘志强  张叶  吴韶珺  
随着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规模的扩大,审计风险随之增加。本文以我国银行业为样本,研究了行业专长对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够显著增强公允价值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性,研究结论支持产品差异化效应假设。因此,本文结论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及具有操作性的执行指南,继续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发挥行业专长,促进审计市场适度竞争和有序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洪仪  
《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第2期刊发了朱学义的《浅谈新会计准则中的商誉及其核算》一文(以下你"朱文"),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其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有不同的认识,拟对此提出浅见。朱文在商誉的减值核算中,例3的会计分录"贷:商誉"的科目运用不够准确。根据指南,商誉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故可将此分录改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5万元,贷记"商誉减值损失"45万元、"存赁跌价准备"4.57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3万元。另外,朱文未说明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的减值处理。以朱文例3(含例1)的资料为例。A企业是以2350万元存款收购 B 公司全部资产,购买日的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庄恒  赵敏莉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规定进行了探讨。在对合并商誉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依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金龙  吴欢欢  
文章以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外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有关规定,并对其会计处理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的总结,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实务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城  罗捃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首次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减值测试的计量基础以及减值测试的测试方法。本文拟结合合并商誉的特点,将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