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
2023(1814)
2022(1426)
2021(1530)
2020(1430)
2019(3223)
2018(3072)
2017(5910)
2016(3276)
2015(3711)
2014(3675)
2013(3533)
2012(3244)
2011(2634)
2010(2776)
2009(2543)
2008(3096)
2007(2528)
2006(2154)
2005(2094)
作者
(7954)
(6583)
(6542)
(6477)
(4325)
(3061)
(3051)
(2640)
(2592)
(2514)
(2338)
(2215)
(2133)
(2125)
(2018)
(2008)
(1957)
(1891)
(1891)
(1807)
(1792)
(1752)
(1591)
(1562)
(1531)
(1518)
(1465)
(1424)
(1297)
(1266)
学科
管理(11544)
(11519)
经济(11510)
(9620)
(8537)
企业(8537)
(7569)
(5988)
财务(5988)
财务管理(5974)
企业财务(5490)
方法(5326)
数学(4589)
数学方法(4561)
(3690)
会计(3624)
中国(3295)
(2675)
银行(2672)
(2417)
(2179)
(2082)
(2015)
金融(2015)
理论(1894)
业经(1804)
(1727)
贸易(1723)
(1692)
地方(1681)
机构
学院(41271)
大学(40558)
(16828)
经济(16460)
管理(14568)
(13128)
研究(12284)
理学(12260)
理学院(12133)
管理学(11954)
管理学院(11873)
中国(11299)
财经(8996)
(8651)
会计(8348)
(8040)
(6858)
科学(6768)
(6502)
财经大学(6403)
中心(6039)
北京(5438)
经济学(5430)
研究所(5148)
(5104)
商学(4912)
经济学院(4900)
商学院(4866)
业大(4654)
(4586)
基金
项目(24257)
科学(18979)
研究(18293)
基金(17910)
(15347)
国家(15221)
科学基金(13260)
社会(11718)
社会科(11129)
社会科学(11127)
基金项目(9572)
(9046)
教育(8680)
自然(8409)
自然科(8243)
自然科学(8242)
自然科学基金(8118)
资助(7509)
编号(7449)
(7412)
成果(6631)
(5893)
重点(5569)
(5511)
教育部(5219)
项目编号(5132)
人文(5088)
国家社会(4958)
大学(4948)
课题(4922)
期刊
(18657)
经济(18657)
(15826)
研究(14092)
会计(10187)
中国(9535)
财会(6462)
学报(6212)
管理(5344)
大学(5075)
财经(4997)
学学(4786)
科学(4733)
通讯(4439)
会通(4432)
(4220)
金融(4220)
(4213)
教育(3867)
(3600)
(3546)
经济研究(3531)
(3314)
(2971)
(2880)
技术(2750)
与会(2683)
财务(2683)
问题(2605)
会计师(2588)
共检索到69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勋  
商誉被普遍界定为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从理论上说,它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资产所下定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它是"由企业控制的"(归企业所有的)资源;(2)企业所以能控制这些资源,是"由于过去事项"(可以是外购,也可以是自创)的结果;(3)这种资源"预期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表现为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据此,确认商誉的最合适的计量属性,莫过于"未来经济利益的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但在实务中,特别体现在关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并非如此。主要可归纳为:(1)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善平  
重构商誉理论的基石是把商誉的性质定义在“能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上 ,只要企业存在这种能力就应立即确认 ,企业的账表上应及时反映这种能力的变化 ;负商誉在我国目前有着某些特殊意义 ,从而 ,无论是外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 ,都必须加以确认和再确认 ,也必须摊销和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对它的价值进行调整 ;合并商誉是企业外购商誉的一种 ,在我国已经将它埋藏在“合并价差”中 ,是欠妥的 ,必须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宝庆  
古往今来,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至今没有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汇集了各主要流派和经典名著对会计本质的基本理解,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朦胧之美,引人入胜,欲止不忍,欲罢不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孔金华  
●美国在世界现代审计发展过程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而且已经对其他国家的审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不同,两国审计机关的工作领域和重点也不一样,但美国审计总署规范性的审计工作程序与审计方法以及发展的历史经验等方面是值得我国审计机关研究和借鉴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继柏  吴桂珠  
女性消费面面观陈继柏,吴桂珠商业心理研究家们认为"没有人,市场就会萧条"。在商业经营竞争中,有人说现在商业生意主要是赚孩子和女人的钱。我们从消费大潮中看到女性消费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少女消费。她们一般是中小学生,所购物品主要是廉价化妆品、日用品、小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伯森  刘轶群  宋毅  
ADR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确切地说是一组争议解决程序的总称,具有简便、快捷、费用低廉、专业性强以及保密性强等优势,通过ADR解决争议已成为现代法律发展中的一大趋势。然而在我国,除了传统的调解和仲裁之外,其他ADR形式却鲜为人知。本文通过对ADR基本特征的分析,对ADR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着重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各种ADR形式,最后对于我国对外公司在国外工程承包过程中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ADR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中旻  
作为在指数基金、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产品,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既具有三者的一些基本特征,又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因而ETF有着其它形式的基金不可比拟的优点。在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引入ETF虽然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维  
都市广告面面观陈维竞争激烈的商界好似不约而同的将赢得"上帝"青眯的希望寄托于广告宣传上,从而导演出新时代都市广告大战。"广告象空气一样弥漫整个城市;广告又象雨水一般浸湿每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一位文友如是说。的确,置身于都市街头,我们仿佛被花花绿绿的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黎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其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会计舞弊不同于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是因会计人员主观谨慎不够,业务能力的局限所致,而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故意为之的会计错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修林  
争议解决方式是以特定的方式和程序解决纠纷或争议、恢复社会平衡和秩序的活动和过程,对争议解决方式的研究一直是法律界、工程界和经济界人士讨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近来参加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讨论会,与理论界的朋友们高谈阔论"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又作过一些实地调查,听到了一些实际经济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很有启发,颇有感触。各种观点,透着人们的智慧,反映了人们从各种角度对改革的支持。同时,也表露着不同人的性格特征。人们都很可爱,有的执拗得可爱,有的偏激得可爱,有的滑稽得可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坤  
农民收入面面观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小康户、小康村、小康乡(镇)不断涌现.一部分人也因此在思想上滋生了种种偏向。对此,笔者认为,越是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越要对农民收入全面观察,以便更加清醒地认识农民的富裕程度。(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正荣  
“小金库”现象面面观吴正荣过去,单位"小金库"就象男人们的私房钱,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偷偷摸摸地行动不能声张和公开的行为。随着改革深入,企业转换内部机制,层层下放权力,各单位通过帐外服务收费、手续费、罚款、截留、兴办经济实体等拥有的"自由资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发跃  
市场在不断地“变”。要求销售者以变应变“花样翻新”。竞争策略充满着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的故事,其中不少让人深受启迪。 从寄售到“寄放”销售 日本有家“富士药品公司”,把配有各种药品的药包寄放在顾客家里。顾客用药不必先付钱,却可随意取用,半年才清点结帐一次。“富士药品公司”这一经营办法开展以后,深受广大顾客欢迎,既方便应急,又省事省钱。为此许多消费者都希望把药包寄放在自己家里。该公司的业务从此而兴旺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