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
- 2023(2271)
- 2022(2004)
- 2021(2013)
- 2020(1677)
- 2019(3917)
- 2018(3930)
- 2017(6722)
- 2016(4084)
- 2015(4830)
- 2014(5352)
- 2013(5024)
- 2012(4459)
- 2011(3824)
- 2010(4095)
- 2009(3687)
- 2008(4277)
- 2007(3899)
- 2006(3359)
- 2005(3108)
- 学科
- 管理(14192)
- 业(12293)
- 企(11402)
- 企业(11402)
- 济(8942)
- 经济(8926)
- 财(8254)
- 务(7169)
- 财务(7160)
- 财务管理(7136)
- 企业财务(6534)
- 理论(4032)
- 会计(3871)
- 教学(3733)
- 学(3629)
- 制(3466)
- 中国(3214)
- 农(3166)
- 教育(3132)
- 业经(2871)
- 方法(2859)
- 银(2701)
- 银行(2694)
- 学法(2600)
- 教学法(2600)
- 学理(2179)
- 学理论(2179)
- 行(2178)
- 和(2166)
- 税(2080)
- 机构
- 学院(54303)
- 大学(49829)
- 管理(16895)
- 济(14542)
- 财(13981)
- 经济(13867)
- 理学(13299)
- 研究(13188)
- 理学院(13144)
- 管理学(12826)
- 中国(12823)
- 管理学院(12733)
- 江(11212)
- 京(10904)
- 财经(9221)
- 会计(9151)
- 州(9012)
- 科学(8516)
- 职业(8329)
- 技术(8288)
- 经(7904)
- 所(7606)
- 省(7167)
- 中心(7165)
- 范(7068)
- 北京(6982)
- 师范(6979)
- 农(6877)
- 财经大学(6209)
- 业大(6183)
共检索到95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贤 廖继胜 张进祥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 ,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 ,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 ,并予以系统摊销 ,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 ,应予以确认入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翔
由于商誉内涵的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目前实务中频繁出现利用有对赌性质的协议分步实施并购计划来达到避免确认合并中的高额商誉,规避商誉减值风险。因此,本文试图从该种分步实施并购计划的产生、运作机理出发,对其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其反映的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对赌协议 商誉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张琴 李晓玉
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认为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以合并日合并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作为商誉的初始金额入账,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艳丽
一、引言商誉问题是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研究论题(杜兴强,2011)。迄今为止,商誉的定义存在多个典型观点,导致商誉的后续计量也颇有争议。商誉如何进行后续确认,长期以来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典型观点: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永久保留法和定期计提减值准备(杜兴强,2011)。许家林(2006)也提出了"商誉的减值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和什么方式计提?标准如何?如何计量?企业合并确认后因意外事件的突然减值如何摊销处理为宜?"等关于商誉后续计量的研究问题。学者们对商誉后续计量的思考反映了商誉减值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事实上,在商誉后续计量的会计实践中,由于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文丽 张敏
长期以来各国对商誉会计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商誉"与"外购商誉"的混淆表述,使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及相应的会计处理产生误区。本文从超额盈利能力角度出发,对商誉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认为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特殊优异的无形资源,在本质上代表了一种比较优势;外购商誉只有满足获取超额盈利能力才能加以确认;超额收益折现法是计量商誉价值的较好选择;同时提出采用定期价值重估与减值测试相结合对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欣然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初始确认 减值测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金叶
企业并购经常存在商誉,并在初始确认时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会计处理则引起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摊销的广泛争论。商业并购行为所涉及经济内容不仅仅包含并购商誉价值,而且包含非商誉价值。并购商誉会计确认与商誉会计确认一样,应该进入利润表而不是资产负债表。非商誉价值不是商誉,更不能够进入资产负债表。企业并购行为所形成的支付差额应该采用立即注销法。
关键词:
商誉 资产负债表 复式记账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刘正楼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规定的回顾,介绍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最新潮流,剖析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法的利弊,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建议我国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宜采取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做法,不适宜从开始就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以便于实务操作,并减少核算成本;待条件成熟再直接选用减值测试法。
关键词:
合并商誉 会计处理 减值测试 摊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军
针对目前会计界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情况,笔者提出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理由: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保持了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自创商誉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
自创商誉 确认 计量 账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樟生
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以及后续确认是商誉会计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企业自创商誉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确认自创商誉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自创商誉的根本来源——企业各种资源"光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进而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分别构建了企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和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并分别运用这两个体系生成的"光合作用修正系数"和"企业盈余质量修正系数"对企业自创商誉的现有计量方法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自创商誉数值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自创商誉 光合作用 光合系数法 财务指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并购成本与被购企业净资产价值间存在差额的问题。我国的会计规范对该差额的处理作出了几种不同的规定,很不统一,影响了会计实务的处理和会计信息的公允表达。本文认为,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惯例,正视负商誉这一客观实在,将此差额确认为合并商誉;取消“合并价差”与“股权投资差额”两个概念,统一对商誉性质的认识,以推动我国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翠荷
一、商誉的概念 合并商誉是指企业合并时控股公司所付出购买价格高于(或低于,一般为高于)被控股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平市价的差额部分。控股公司之所以通常付出高于所购可辨认净资产的价款,是其认为被收买的公司并入后可为企业集团带来超额利润。 商誉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业合并中必须予以确认。目前会计上对商誉的确认各国并无统一的看法。多数国家在会计上确认商誉是以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大部为先决条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 ,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 ;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 ,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 ,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 ,以并购价差处理 ,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账 ,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关键词:
负商誉 外购商誉 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祁双云
反向并购作为一种高效上市途径受到追捧。反向并购往往会形成巨额商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中包含了股权溢价部分,即在商誉中计入了壳资源价值。该处理方式会导致商誉后期存在减值风险,难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那么,如何将壳资源从商誉中分离单独进行确认和后续计量,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以具体案例形式开展思考和研究,以期从实践方面为上市公司同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指引。
关键词:
壳资源 商誉 无形资产 减值测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