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19(1)
2017(2)
2015(2)
2014(4)
2012(3)
2010(1)
2009(2)
2007(6)
2006(8)
2004(2)
2003(2)
2002(2)
2001(5)
2000(8)
1998(2)
1997(6)
1996(5)
1995(2)
1994(3)
作者
(5)
(5)
(4)
(3)
(3)
(3)
(3)
(3)
广(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学科
保险(18)
(18)
(16)
(11)
(11)
劳动(11)
劳动法(11)
中国(8)
理论(8)
(7)
保险业(5)
保险法(5)
(5)
经济(5)
(4)
(4)
贸易(4)
管理(3)
(2)
企业(2)
关系(2)
其他(2)
(2)
各种(2)
各种类型(2)
国际(2)
国际贸易(2)
实务(2)
数学(2)
数学方法(2)
机构
大学(22)
学院(20)
(18)
(16)
(15)
(15)
保险(12)
(12)
劳动(12)
(12)
保障(11)
保障局(11)
公司(11)
(11)
经济(11)
(11)
(9)
中国(8)
江苏(8)
社会(8)
(8)
山东(7)
(7)
人事(6)
分公司(6)
山东省(6)
江苏省(6)
社会保障(6)
(6)
人力(5)
基金
研究(4)
项目(4)
人文(3)
社会(3)
(3)
国家(2)
基金(2)
基金项目(2)
(2)
社会科(2)
社会科学(2)
社科(2)
科学(2)
科研(2)
重点(2)
003(1)
008(1)
011(1)
05(1)
0502(1)
05jwsk083(1)
06(1)
06btj008(1)
083(1)
10(1)
10yjcgjw003(1)
1601064(1)
18(1)
18tacg011(1)
btj(1)
期刊
研究(27)
中国(24)
(20)
(20)
劳动(20)
保险(19)
(19)
(11)
经济(11)
(5)
(5)
经贸(3)
财经(3)
中国经济(2)
(2)
(2)
史研究(2)
国际(2)
外经(2)
外经贸(2)
大学(2)
学学(2)
学报(2)
实务(2)
对外(2)
对外经贸(2)
(2)
旅游(2)
(2)
科学(2)
共检索到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严非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鹏军  
保险理论界在20年前曾就"保险究竟是一种什么商品"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激烈争论,然而多年来一直没有定论,保险劳务商品论和保险非劳务商品论这两种对立观点共存至今。保险劳务商品论和非劳务商品论的对立根源,在于前者立论出发点是保险公司职能的有用性,而后者是保险职能的有用性。劳务商品论的理论局限影响到保险实务和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保险的商品性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实现形式,而保险并非劳务商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永生  
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具体保险合同能否生效及何时生效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依据什么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以及司法部门依据什么对保险合同纠纷进行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对《保险研究》在1996年第1期发表的张淑珍同志所撰《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以下简称:张文),以及第3期发表的王尧同志所撰《论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及其他形式》(以下简称:王文)两文中的有关论点、论据,着实不敢苟同或不敢完全苟同,所以提出以下商榷看法。 《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彦岭  
《保险研究》1995年第2期载李守军文章《我国应建立政策性的企业债券保险制度》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可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债券的顺利发行,预防债券投资风险,保证个别发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倒闭破产而无法按期偿还本息时,由国家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予以赔付。笔者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的思路无视企业债券的特点,同时也违背了保险原则,在政策上是一种误导。笔者仅就其主要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李守军同志商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式龙  
现在商业保险已经从传统保险业的履行赔付功能 ,发展成为保险经济保障 ,稳定社会 ,融通资金 ,支援社会建设 ,引导人们消费 ,积累社会保障资金等多种发生质变服务的新功能。保险合同单列一类 ,从民事合同中分离出来 ,更符合社会大生产的分工需要 ,应该有相应的理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研究现代保险的作用、规律 ,有利于指导立法和指导《保险法》的适用 ,而英国等发达国家适用案例法 ,一个案例就可造一条法律 ,可借鉴 ,但不可照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再谈保险合同的要式与不要式——与王尧同志商榷○张淑珍保险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并未有一致的看法。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保险合同应该是不要式合同。这一观点已在《保险研究》1996年第1期发表的“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鄂川  偶见  杨茂华  
《保险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了游源芬同志撰写的《对“保险利益”认识的再探讨》(文中简称《游文》)一文,引起了保险理论界的关注,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与游源芬同志商榷的文章,为了使理论日趋完善。现摘编部分观点刊登,供同仁们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学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岩峰  
本刊2011年第9期、第10期分别刊登了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能否认定工伤的案例分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受到的职业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在实务和理论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是否认定工伤的实质焦点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问题。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康恒武  
案情简介某厂职工韩某下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交警部门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没有认定事故责任。韩某亲属向当地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厂方提出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不同意认定为工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邢瑞莱  
工伤认定中行政机关对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是适用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标准,本刊2015年第9期刊发的景象、徐增鹏撰文《工伤认定申请受理与否的审查标准》(以下简称《景文》)主张应当适用形式审查。对此,笔者有不同的意见。第一,《工伤认定办法》对《工伤保险条例》并无违背。《景文》认为:"在《工伤保险条例》并未明确申请材料的审查标准时,不能认为《工伤认定办法》对此做出了明确认定,否则即是下位法对上位法规定的限缩,且损及当事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