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
2023(110)
2022(73)
2021(55)
2020(41)
2019(123)
2018(123)
2017(201)
2016(132)
2015(142)
2014(130)
2013(141)
2012(124)
2011(74)
2010(77)
2009(81)
2008(82)
2007(75)
2006(66)
2005(52)
作者
(324)
(248)
(245)
(231)
(183)
(112)
(107)
(107)
(106)
(106)
(93)
(88)
(85)
(77)
(75)
(74)
(73)
(71)
(69)
(66)
(66)
(63)
(61)
(61)
(61)
(57)
(57)
(55)
(53)
(53)
学科
(469)
劳动(468)
(416)
(403)
经济(403)
管理(344)
(337)
(292)
企业(292)
中国(274)
(266)
方法(220)
劳动法(197)
数学(190)
数学方法(189)
(170)
农业(145)
(142)
贸易(142)
动力(140)
劳动力(139)
(139)
人口(136)
农业劳动(120)
业经(118)
农业人口(118)
(95)
人事(90)
人事管理(90)
(72)
机构
大学(1589)
学院(1526)
(833)
经济(826)
管理(661)
理学(581)
理学院(576)
管理学(576)
管理学院(573)
研究(488)
中国(387)
(346)
(339)
经济学(305)
财经(286)
经济学院(274)
(269)
(243)
(243)
(235)
(221)
劳动(218)
中心(213)
财经大学(213)
研究所(210)
社会(210)
科学(209)
北京(208)
(206)
(195)
基金
项目(1074)
科学(918)
基金(897)
(789)
国家(781)
研究(749)
科学基金(716)
社会(612)
社会科(591)
社会科学(591)
基金项目(448)
自然(447)
自然科(439)
自然科学(439)
自然科学基金(427)
资助(401)
教育(346)
(332)
(308)
编号(299)
国家社会(291)
(259)
青年(248)
教育部(246)
成果(241)
大学(234)
重点(230)
人文(223)
(222)
科研(210)
期刊
(834)
经济(834)
中国(661)
研究(407)
(326)
(326)
劳动(326)
(290)
管理(286)
科学(205)
学报(200)
财经(189)
大学(178)
学学(169)
(162)
(142)
经济研究(130)
教育(128)
国际(126)
世界(110)
业经(103)
中国人(100)
国人(100)
(100)
金融(100)
(92)
农业(90)
技术(90)
国际经济(89)
问题(89)
共检索到2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伟忠  
本刊2012年第8期刊登了郭天卓的文章《劳动者死亡继承人追索二倍工资如何处理》(以下简称郭文)。郭文认为,劳动者死亡后近亲属或继承人提起仲裁不应受理,因劳动者死亡追偿"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一方主体已消失,诉权已随其死亡而消失。本文对这一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劳动争议案件的主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天卓  
案情简介刘某于2010年8月到某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7月,刘某因工死亡。2011年11月,刘某之妻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无果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争议焦点刘某的近亲属或继承人追索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劳动仲裁机构是否应当受理并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元龙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1年2月到陈某投资经营的某电器制造公司(该公司未依法登记备案)从事操作工作,月工资2000元。2011年8月,王某在操作中致左手受伤,同年12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判定符合工伤情形,2012年1月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王某因工伤待遇等与某电器制造公司协商未果,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某电器制造公司一次性支付赔偿金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仲裁委支持了王某一次性赔偿金的请求,驳回了王某二倍工资的请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晓春  程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案例黎先生于1994年11月5日进入上海某外资银行工作,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1年7月2日至2004年7月1日。2004年5月31日,银行通知黎先生劳动合同将于2004年7月1日到期终止,不再续签。同日,黎先生向银行递交了由上海A医院出具的休假两周的病情证明单,后黎先生又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锡坚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者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一般做法是,停止支付工资,并停止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小勇  
案情简介吴某于2012年1月1日进入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约定月工资为7200元。2012年1月25日开始,吴某向文化公司请休病假。文化公司自2012年2月开始按吴某工资的80%发放其医疗期的病假工资直至2012年4月。2012年5月1日以后,吴某仍向文化公司请休病假,直至2012年8月10日文化公司以吴某医疗期已满仍不能从事公司安排的工作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为止。吴某工作期间,文化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亦未向吴某提及签书面劳动合同事宜。后吴某申请仲裁,要求文化公司按7200元的月工资标准支付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8月10日期间的二倍工资。因仲裁未支持吴某的请求,吴某遂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普  谭博文  
案情简介案例1:徐某自1983年进入上海某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公司)工作,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无固定期限,于2001年1月4日向公司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申请辞职。2001年5月30日,冶金公司以徐某未到公司上班也未办理手续为由,作出解除与徐某之间劳动关系的决定。当日,冶金公司开出职工退工通知书,在退工通知书上写明徐某因违纪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等内容。冶金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前,仍向徐某发放了2-4月的工资。冶金公司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周长征  李坤刚  
案情简介王某,男,于2013年3月21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王某述称因与某公司总经理李某系"发小",故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2月1日,公司即免去其办公室主任职务并告知其已被辞退。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无任何正当理由,故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邵飞飞   孟祥旭  
本文将工业智能化与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纳入统一分析框架,通过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工业智能化和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指标,从理论与实证层面考察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经过Heckman两步法、替换工具变量等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智能化通过外部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扩张效应和内部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提升了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的提升作用对于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小规模企业、无员工福利的企业、低生活成本地区的企业更加显著。本文研究对于政府如何通过工业智能化转型提升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付才辉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本文利用不同规模城市劳动者工资收入分布的差异,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的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对比了市场化改革前后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影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规模对劳动者的集聚效应逐渐消失,选择效应逐渐加强,表现为大城市系统性收入优势消失,低收入劳动者占比下降。因此,目前大城市劳动者收入较高,可能不是因为大城市提升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是大城市竞争更为激烈,淘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理解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收入差距不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付才辉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本文利用不同规模城市劳动者工资收入分布的差异,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的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对比了市场化改革前后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影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规模对劳动者的集聚效应逐渐消失,选择效应逐渐加强,表现为大城市系统性收入优势消失,低收入劳动者占比下降。因此,目前大城市劳动者收入较高,可能不是因为大城市提升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是大城市竞争更为激烈,淘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理解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照星   罗生全  
劳动者是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者形象的统一体,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是劳动者形象的内在表征。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知识型劳动者、创新型劳动者和技能型劳动者。以职业教育为载体塑造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形象,既可以挖掘技能禀赋,又可以传播技能文化,还能将技能禀赋和技能文化转化为劳动者形象资本。职业教育通过处理劳动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按照“自塑”劳动者形象的技能积累与形成逻辑和“他塑”劳动者形象的社会接纳与融合逻辑,造就了劳动者形象生于职业教育,但独立于职业教育成长,体面融入社会建设的劳动范式。为了树立技能型社会建设者的劳动者形象,应在“劳动者附近”形成“校家社”共同在场的交叠角色,开发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核心要素;重构“连贯的自我身份认同”,实现“职教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型劳动者—劳动者”的角色转变和身份叙事;将劳动者形象塑造视为文化再生产机制,构建劳动者形象的社会实践图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