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8)
- 2023(3102)
- 2022(2696)
- 2021(2619)
- 2020(2334)
- 2019(4940)
- 2018(5021)
- 2017(9536)
- 2016(5242)
- 2015(6081)
- 2014(6176)
- 2013(6191)
- 2012(6021)
- 2011(5512)
- 2010(5726)
- 2009(5550)
- 2008(5738)
- 2007(5384)
- 2006(4712)
- 2005(4286)
- 学科
- 济(22178)
- 经济(22132)
- 管理(19055)
- 业(16005)
- 企(13524)
- 企业(13524)
- 方法(11247)
- 数学(9410)
- 数学方法(9209)
- 财(6734)
- 农(6063)
- 学(5446)
- 中国(4991)
- 法(4904)
- 业经(4577)
- 制(4489)
- 贸(4383)
- 贸易(4380)
- 务(4320)
- 财务(4310)
- 财务管理(4297)
- 易(4215)
- 农业(4062)
- 企业财务(4036)
- 理论(4028)
- 人民(3856)
- 消费(3575)
- 结构(3506)
- 划(3433)
- 和(3318)
- 机构
- 大学(83022)
- 学院(82115)
- 济(30578)
- 管理(30206)
- 经济(29833)
- 研究(25748)
- 理学(25346)
- 理学院(25070)
- 管理学(24442)
- 管理学院(24307)
- 中国(21267)
- 京(18114)
- 科学(16275)
- 财(15692)
- 农(13774)
- 所(13712)
- 江(12724)
- 财经(12249)
- 中心(12208)
- 业大(12054)
- 研究所(12017)
- 北京(11712)
- 经(11005)
- 范(10981)
- 师范(10863)
- 农业(10738)
- 州(10247)
- 院(9148)
- 财经大学(8920)
- 省(8846)
- 基金
- 项目(49207)
- 科学(37902)
- 基金(35754)
- 研究(34354)
- 家(31030)
- 国家(30712)
- 科学基金(26098)
- 社会(21677)
- 社会科(20441)
- 社会科学(20434)
- 基金项目(18413)
- 省(18346)
- 自然(17503)
- 自然科(17035)
- 自然科学(17027)
- 自然科学基金(16706)
- 教育(16071)
- 资助(15664)
- 划(15208)
- 编号(14330)
- 成果(11910)
- 部(10958)
- 重点(10337)
- 科研(9459)
- 大学(9432)
- 课题(9412)
- 教育部(9372)
- 发(9086)
- 创(8989)
- 人文(8946)
共检索到129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小龙
商标法上的消费者是普遍概念,而不是具体概念,消费者保护是商标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基础。同时,因商标法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是通过保护商标专用权来实现的,故保护消费者利益应当被诠释为商标法的间接目的。
关键词:
商标法 消费者 间接目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销售的同一种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标的使用超出了原来的含义,它不仅是区别同一商品的标志,而且是商品质量的标志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信誉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峰
为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立法为电商平台设置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但司法判例中消费者得偿比例极低。通过分析平台的单一连带、单一过错、连带与过错复合责任立法,对照司法实践的做法,会发现立法上对平台的经济法前置义务、可连带及可追偿范围规定不清,在平台责任成立时间上部门法间存在冲突,在认定平台主观明知的标准上,司法解释方案又严重肢解了立法原义。实际上,这是平台在消费关系中负有的经济法义务,被纳入民事归责体系时出现的制度困境。因此,应立足于交易前、损害发生后平台与消费双方间关系的转变,抓住商品服务交易外的信息利益关系,重新梳理并明确平台的法定注意义务,构建外部信息支持机制,优化连带与追偿模式,形成适应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平台责任立法。
关键词:
平台责任 消费者权益 前置义务 信息利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益灯 谭泽林
电子商务是欧盟统一化进程的推动力。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随着欧盟电子商务法而变动。虽然欧盟电子商务法在消费者的公平贸易利益、隐私利益和道德利益等方面保护并不充分,但其较高水准的消费者保护立法仍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
关键词:
欧盟电子商务法 消费者保护 公平贸易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保险法,新《保险法》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内容是加强对消费者主要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整体利益的保护;二是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个体利益的保护。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分别体现了保险业监督管理法和保险合同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是理解和贯彻执行保险法的出发点。
关键词:
《保险法》 消费者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芬
目前,动漫角色后续商品化权益保护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其实质是角色的支配与保护问题。由于动漫角色与商标在功能和价值上具有较多的契合之处,将其注册为商标进行主动保护是最为适宜的路径选择;若没有及时注册或不能获得商标注册,借助商标法中的在先权利保护及公序良俗条款进行被动保护,亦是可供选择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文章探讨了电商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首先分析了电商购物中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包括交易安全难以保障、知情权被侵犯和售后服务维权困难。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完善的网购交易制度、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经济法律体系、有效减少消费者维权成本以及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行为等保护方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公平、安全和便利的电商购物环境。
关键词:
电商购物 消费者权益经济法 保护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芬
动漫角色商品化权益保护的实质是角色要素的利用与保护问题。新商标法为角色要素之商标注册提供了更多便利,积极注册为商标是较为适宜的保护方式。对于未注册及未能获得注册之角色要素,在先权利保护条款、公序良俗条款发挥作用的余地有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有关之新规定将成为一项新的重要保护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金涛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近年已经成为保险业乃至社会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旧《保险法》均不能对保险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新《保险法》以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基本精神和保险监管的基本目标,将大大夯实保险业发展的基础,使保险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
保险消费者 权益 保险法 立法精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石柏林 付小飞
电子商务在我国出现后,很多学者都讨论过其中的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但所提出的对策有些只具有纲领性的意味,实质性的具体分析不够。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在立法、行业自律、司法救济等方面找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 隐私利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新红 肖婧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保险消费者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我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保时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查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防治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的欺诈。
关键词:
保险利益 保险人 保险消费者 保险欺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新超
欧盟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其“共同体商标法”(CommunityTrademark,简称CTM),受理共同体商标注册申请。凡是取得了共同体商标权,其商标在15个欧盟成员国内都将获得保护。目前共同体商标与欧盟各成员国的国家商标法并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重大缺陷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也在强化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明确立法思路和保护路径,努力构建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施琴 卢太平
后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把其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赋予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加快金融立法,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救济制度,构建多元化便捷的纠纷处理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构建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使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获得公平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不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行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立法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