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3)
2023(3137)
2022(2616)
2021(2292)
2020(1989)
2019(4416)
2018(4290)
2017(8398)
2016(4524)
2015(5143)
2014(4779)
2013(4777)
2012(4536)
2011(4196)
2010(4198)
2009(4077)
2008(4042)
2007(3694)
2006(3274)
2005(3015)
作者
(14886)
(12324)
(12220)
(11579)
(7932)
(5928)
(5500)
(4821)
(4793)
(4486)
(4319)
(4183)
(4124)
(4077)
(3942)
(3835)
(3789)
(3714)
(3677)
(3638)
(3248)
(3115)
(3066)
(2996)
(2837)
(2774)
(2734)
(2725)
(2597)
(2586)
学科
(16775)
经济(16748)
管理(14737)
(14404)
(13164)
企业(13164)
方法(7795)
(6597)
数学(6467)
数学方法(6379)
(5753)
(5049)
财务(5047)
财务管理(5037)
企业财务(4880)
业经(3970)
(3944)
中国(3855)
(3767)
理论(3108)
(3020)
(2969)
贸易(2968)
(2898)
(2809)
农业(2576)
体制(2519)
环境(2516)
教育(2451)
(2413)
机构
大学(67997)
学院(66331)
研究(25254)
(24818)
经济(24282)
管理(23236)
理学(19995)
理学院(19753)
管理学(19343)
管理学院(19243)
中国(18661)
科学(17026)
(15558)
(15182)
(13998)
研究所(12753)
农业(12593)
业大(12145)
(12081)
中心(10916)
(10532)
北京(9642)
财经(9517)
(9402)
(8675)
(8627)
(8230)
师范(8033)
(8019)
农业大学(8004)
基金
项目(45059)
科学(34783)
基金(33205)
(31047)
国家(30792)
研究(29562)
科学基金(25210)
社会(18515)
自然(17964)
自然科(17513)
自然科学(17502)
社会科(17387)
社会科学(17378)
自然科学基金(17237)
(17234)
基金项目(17032)
(15478)
资助(14084)
教育(13463)
编号(11153)
重点(10685)
(9949)
计划(9770)
成果(9376)
(9361)
(9290)
科研(9136)
创新(8629)
(8587)
科技(8508)
期刊
(27651)
经济(27651)
研究(18901)
学报(15582)
中国(14546)
(13739)
科学(12919)
大学(11203)
(10870)
学学(10660)
管理(9412)
农业(9279)
教育(6785)
(5593)
金融(5593)
(5187)
财经(5165)
经济研究(4704)
业经(4529)
(4446)
业大(4396)
技术(4363)
(4153)
农业大学(3704)
问题(3549)
会计(3270)
林业(3267)
图书(3237)
财会(3173)
科技(3138)
共检索到101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源  
商标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邮编100872邹源一、商标权的经济特征(1)无实体性。商标权是没有物质实体的资产,它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又必须通过一定的直接与间接的物质载体表现自身,其直接载体多是文字、图形等,其间接载体是与该项商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红  
广告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王晓红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价值和使用价值、效用和劳动的统一体。服务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服务劳动产品。它必须具备一般商品的共同属性,即它凝结着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它能够给商品消费者带来效用,即物质生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炯  张烜  
文章尝试从商标权经济属性与法律属性的视角研究商标权价值形成和实现过程。商标权价值由经济价值与法律价值两部分构成。经济价值取决于商誉价值法律化的过程,其价值大小受到财务、企业、消费者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律价值体现在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过程中对商标权价值的影响,即法律价值化过程,其价值大小与商标权的法律属性有很大关系,需要考虑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汉华  
品牌消费成为时代的消费趋势,品牌的出现使商品衍化成具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二元机构。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解读作为精神生产的品牌传播,认为品牌作为商品的一部分,同样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分别属于商品二因素的范畴,从而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批驳了学界和业界某些人士的"商品存在除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以外的第三种价值——品牌符号价值"的错误论断。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出发,认为生产品牌的劳动是品牌传播,其生产资料是用来赋予品牌某种意义的各种符号或符号化的形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学英  
随着我国情报商品化的呼声日高,有关情报经济的研究愈来愈广泛、深入。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概念混乱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情报使用价值与情报价值是情报商品化的关键,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屡屡发生将情报使用价值当作情报价值运用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情报商品化讨论的深入,似有廓清的必要。情报使用价值与情报价值是构成情报商品的两个要素,同时又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使用价值是指情报的有用性,与情报接受者有关,价值是情报生产所花的劳动,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罗进华  
对应于价值实现提出了使用价值实现问题 ,论证了这一问题在交换过程中的客观存在性 ,并说明了这一问题如何通过交换过程而得到解决 ,同时认为交换过程既是价值实现过程 ,也是使用价值实现过程。最后 ,提出了使用价值实现问题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维兵  
对服务的不同认识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关于服务的价值。经济学上的服务与劳动是不同的 ,它有无形性、即时性、异质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服务业的产品只要是商品 ,就形成价值 ,对不同的服务应当作具体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政贵  李青  
价值评估是商标权质押融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商标权权属的不稳定性和不确性,造成了商标权内在价值定量与固化的困难,商标权价值蕴含和体现着企业的整体价值,使之在量化中难以与企业经营价值相区分,其价值评估不同于专利权、著作权,但目前缺少专门的评估操作规则。解决商标权价值评估困难,有必要重构知识产权价值原理的基础理论,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制度和商标权价值实现的交易环节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崴  
知识商品具有知识产品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区别于非商品性知识产品的特殊属性。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赋予使用者的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知识商品价值的承担者,不是知识的使用价值,而是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知识商品的生命周期决定其价值转移与补偿周期;原创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由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复制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等于原创性知识商品价值摊销额与生产复制品时新增价值量的总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生强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提出商品使用价值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决定有多方面影响, 研究这种影响作用对提高我国商品质量,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小忠  黄秀娟  庄海燕  
本文根据笔者所在馆使用荷兰《医学文摘》光盘的经验,并且通过与MEDLINE光盘对比,对荷兰《医学文摘》及其系列的特点、价值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学龙  
就商标权原始取得而言,商标注册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绝对的使用取得模式符合商标权的产生机理,但有违效率原则;纯粹的注册制度满足效率上的要求,却可能导致注册权利与市场实际相脱节,并引发商标抢注。只有兼顾注册与使用效力的商标确权制度才能确保效率与公正,这也正是各国商标法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此而言,我国商标法应在完善商标注册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尧斌  
注册商标是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企业应根据商标权的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的要求做好商标的国际国内注册和有效期满的续展注册工作,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飞岸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多元要素参与分配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经济效率的威力”,劳动价值一元论受到质疑甚至于批判。实质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并不排斥“多要素”在经济分配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什么样的“多要素”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原则?使用价值多元论对现阶段的分配理论有着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得银  陈阿兴  丁宁  
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纽带,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程度上对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所忽视。本文在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