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7)
- 2023(9560)
- 2022(8565)
- 2021(8308)
- 2020(6859)
- 2019(16096)
- 2018(16248)
- 2017(30825)
- 2016(17270)
- 2015(19647)
- 2014(19801)
- 2013(19287)
- 2012(17641)
- 2011(15753)
- 2010(15616)
- 2009(13824)
- 2008(13397)
- 2007(11380)
- 2006(9794)
- 2005(8315)
- 学科
- 济(62355)
- 经济(62281)
- 管理(46663)
- 业(43820)
- 企(36697)
- 企业(36697)
- 方法(30883)
- 数学(26571)
- 数学方法(26238)
- 中国(17007)
- 农(16690)
- 学(14895)
- 财(14770)
- 业经(13926)
- 理论(13764)
- 地方(13237)
- 教育(11617)
- 农业(11182)
- 和(11024)
- 贸(10966)
- 贸易(10962)
- 技术(10768)
- 易(10623)
- 环境(9858)
- 制(9812)
- 务(9580)
- 财务(9522)
- 财务管理(9507)
- 企业财务(9009)
- 划(8964)
- 机构
- 大学(236300)
- 学院(235948)
- 管理(95422)
- 济(86009)
- 经济(83918)
- 理学(83479)
- 理学院(82538)
- 管理学(81067)
- 管理学院(80649)
- 研究(75532)
- 中国(53039)
- 京(50576)
- 科学(49043)
- 财(37758)
- 所(37612)
- 农(36663)
- 业大(36533)
- 研究所(34684)
- 中心(33834)
- 江(33196)
- 范(33010)
- 师范(32710)
- 北京(32054)
- 财经(31109)
- 农业(28801)
- 经(28280)
- 院(27696)
- 技术(27615)
- 州(27594)
- 师范大学(26293)
- 基金
- 项目(166743)
- 科学(129666)
- 研究(124476)
- 基金(117771)
- 家(101996)
- 国家(101114)
- 科学基金(86651)
- 社会(74231)
- 社会科(70080)
- 社会科学(70059)
- 省(66769)
- 基金项目(63650)
- 教育(58920)
- 自然(57271)
- 划(56067)
- 自然科(55908)
- 自然科学(55898)
- 自然科学基金(54852)
- 编号(52791)
- 资助(48819)
- 成果(42791)
- 重点(37221)
- 课题(36657)
- 部(36424)
- 发(35127)
- 创(35044)
- 项目编号(32497)
- 创新(32464)
- 科研(31762)
- 大学(31495)
共检索到33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宏
通过对西方四所商学院MBA人才培养特色的比较和中国两所商学院的个案分析,认为商学院MBA人才培养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工程,需要细分劳动力市场,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包括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法、毕业考核等重要环节在内的培养方案,同时需要文化的凝练和支持。商学院MBA人才培养模式无定式,只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树立"品牌"意识,才能打造精品。
关键词:
商学院 MBA 研究生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詹荣富
采用DEA方法测算了2004-2017年广州商学院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运用相关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ANN神经网络模型对物流金融人才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结果显示:除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三年教学资金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外,其余年份都存在教学资金投入的冗余,说明人才培养效率与办学时间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关系,办学时间越长,教学资金利用就越合理,人才培养效率就越高;师资力量、教师年龄结构、科研投入水平、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培养模式、学生课外投入、师生比例、生源质量9个影响因素对人才培养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中教师年龄结构与人才培养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按照对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性程度,其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培养模式、师生比例、科研投入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环境、教师年龄结构、学生课外投入、生源质量,并提出了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曜 杨斌
本文介绍了中美商学院 MBA的招生过程,认为中美两国的商学院 MBA招生环节虽然相似,但招生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却非常不同,进而分析了中美MBA招生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指出我国MBA选拔机制的弊端,并据此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商学院MBA 招生工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刚 李华
对美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商学院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其主要特点,得出了其对中国的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研究生 “商学院模式” 职业性学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龙青云 吴晓伟 易艳红
结合上海商学院应用型商业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探索,剖析应用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应用型竞争情报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提出相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研究如何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动力、条件、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突出竞争情报人才的"应用性"。
关键词:
应用型 竞争情报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燕 陈世文
"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工商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提炼出的适应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组织"三个课堂"、形成"校企共育"、建立"联动机制"。在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必须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系列实用教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淑美 尹晶 王淑慧
独立学院是教育部对公立大学与民办学院进行资源整合、规范后形成的高校办学新模式。独立学院在办学层次方面定位在本科层次。其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方面又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据此,我们进行了独立学院人才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乔佳义
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乔佳义哈佛商学院创建于1908年,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该院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极具特色,在美国大学商学院的MBA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哈佛商学院MBA1996—1997学年教学计划,谈谈其M...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伟连 伍醒 许为民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笔者在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进而对如何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同质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勤 霍佳震 许倩倩 邵宏轩 黄小芳
由于MB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范围扩招,其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且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长此以往,对MBA的教育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MBA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对MBA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以及提升MB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现实性问题,更是MB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亟需思考的问题。为此,文章以同济大学MBA项目的培养质量为研究对象,针对在连续扩招背景下,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资源优化、师资建设以及提高按期毕业率等方面来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永彪 贾怀京 程远先
与传统MBA教育相比,信息通信行业MBA教育是新生事物。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美国高技术方向MBA的培养模式,探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MBA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
信息通信行业 MBA教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玫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宁
文章围绕培养目标、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六个方面,对南洋理工学院与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新加坡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特点 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立珏 叶育登
独立学院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民办机制优势。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以目标定位指明特色,以教学改革培育特色,以民办机制保障特色,走出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目标定位 教学改革 民办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乃芳
当前,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状况被完全打破,“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所大学”,已成为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同时,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客观上要求大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富有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具”。笔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了阐释,并就特色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特色人才 办学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