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
2023(1690)
2022(1430)
2021(1400)
2020(1153)
2019(2873)
2018(2723)
2017(4987)
2016(2383)
2015(2603)
2014(2295)
2013(2336)
2012(2103)
2011(1995)
2010(2093)
2009(1868)
2008(1845)
2007(1605)
2006(1569)
2005(1535)
作者
(6007)
(4979)
(4850)
(4671)
(3230)
(2341)
(2215)
(1967)
(1863)
(1836)
(1678)
(1660)
(1606)
(1600)
(1593)
(1525)
(1520)
(1444)
(1393)
(1321)
(1278)
(1276)
(1228)
(1128)
(1128)
(1122)
(1088)
(1070)
(1050)
(980)
学科
(10578)
经济(10570)
管理(4939)
(4059)
(3604)
企业(3604)
中国(3599)
关系(3235)
方法(2709)
经济关系(2678)
对外(2609)
外经(2434)
对外经济(2423)
理论(2284)
地方(2223)
(2117)
(2071)
数学(2056)
数学方法(1981)
(1946)
贸易(1943)
(1874)
(1843)
业经(1786)
教育(1672)
(1645)
(1468)
金融(1468)
(1407)
教学(1363)
机构
学院(29752)
大学(29721)
(12352)
经济(12116)
研究(12077)
管理(9863)
中国(9215)
理学(8166)
理学院(8041)
管理学(7787)
管理学院(7710)
(6999)
科学(6335)
(6124)
(5960)
研究所(5265)
中心(5007)
(4909)
北京(4783)
(4778)
师范(4753)
(4451)
财经(4443)
(4049)
教育(4004)
(3955)
(3901)
师范大学(3877)
技术(3841)
经济学(3668)
基金
项目(17453)
研究(14027)
科学(13834)
基金(12525)
(10820)
国家(10738)
科学基金(9088)
社会(8672)
社会科(8202)
社会科学(8199)
教育(7134)
(6408)
基金项目(6123)
编号(5816)
(5584)
自然(5363)
自然科(5269)
自然科学(5267)
成果(5206)
资助(5189)
自然科学基金(5166)
课题(4575)
重点(4266)
(4195)
(3952)
(3912)
(3815)
国家社会(3664)
大学(3656)
(3626)
期刊
(15404)
经济(15404)
研究(11557)
中国(9515)
教育(7451)
管理(5186)
(4901)
学报(4323)
科学(3926)
技术(3901)
(3740)
大学(3645)
经济研究(2973)
学学(2964)
(2903)
金融(2903)
(2492)
农业(2397)
图书(2340)
财经(2277)
职业(2271)
国际(2255)
(1997)
书馆(1850)
图书馆(1850)
(1832)
世界(1831)
业经(1830)
技术教育(1826)
职业技术(1826)
共检索到5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潇  李平  毕智慧  
尽管商学院学术与实践的脱节已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但如何找到更正确的参照对象,做到知行合一,尚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外商学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商学院困境的起源与恶化,并以医学院和法学院为参考,深入探讨了商学院研究和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基础,由此构建出涵盖科研和教育多方面的改革体系,包括:本科教育、应用型硕士教育或MBA等职业教育、研究型硕士及博士教育、创业教育、学术研究和探索及教职人员的绩效考核。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浩  
知行合一乃是一种广受推崇和倡导的理想境界。但对其具体的解读与践行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国际主流管理学研究社区知识与学习的相关文献的启发,本文对知行合一在现象与实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定义,论证了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悖论所充满的矛盾与张力,并提出了对知行合一进行进一步学术研究所必须聚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鉴于人的有限理性在学习、思考、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真实表现,本文认为知行合一通常既不可能亦无必要。在学徒时认真学习并构建持续学习能力,在出师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增进学习能力并在行动中进行思考与即兴发挥,此乃各类管理决策者所应表现的常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2月26日,“知行合一碳望未来”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论坛邀请了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与研究者,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来自企业、行业、研究领域等近万名观众在线聆听了嘉宾们的分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未来二三十年,围绕“碳中和”上下游涌现出来的新行业会构成中国未来新的生产网络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建晖  
当2019年的新年钟声敲过,我担任上市公司"南京高科"董事会秘书(简称董秘)已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董秘的初心就是要当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公司价值的维护者。其中,用心把握平衡、做到知行合一、实现多方共赢,则是我在职场上发挥作用并提升自身价值的关键,也是我一直以来致力于思考并不断努力的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平  杨政银  陈春花  
当前,越来越多的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受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在探讨理论("知")与实践("行")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原因,并指出现存的"仅知不行"与"行仍需知"两大困境。同时,基于德鲁克之路与马奇之路的管理研究路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融合德鲁克与马奇两人不同的独特之路,走出一条弥合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巨大鸿沟的第三条道路,实现管理学术研究的"知行合一"之道。此外,依托阴阳平衡原理,本文提出了通过重建范式、重建评价标准、重塑应用导向型商学院及夯实哲学基础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知行合一",并基于实践与理论的非对称性动态耦合分析,提倡管理学需开展"共同参与性研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涂苏中  
陈文麟(1911—1975),男,江苏常熟人,会计师,教授。曾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副校长、立信会计高级职业学校校长,东吴大学法学院、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重庆中华大学商学院、上海光华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1933年,从光华大学商学院毕业后,陈文麟追随潘序伦,投身立信会计教育事业。1934年,陈文麟兼任中国征信所编审、联合保险公证事务所副主任。1941年,陈文麟突破日军封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进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扭转德育实效性不断弱化的趋势,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应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重塑合理的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理念,建立多层次的德育目标导向,完善德育内容,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知行合一的途径研究,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本文从知行关系的视角把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归类为"知行并行——授受"式、"先知后行——应用"式、"先行后知——归纳"式及"知行合一——建构"式,并认为知行合一是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集中解决干部"四风"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高校干部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笔者积学习与从事高校管理工作多年的体会思考后认为,高校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要抓紧建设一支知行合一型的干部队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谢辉基  
一、称手与上手状态的中断"称手"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种学术观点,用于解释将事物带到近旁的那种状态。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词叫"照面",照面有揭示和指引的意思。依海德格尔的理解,与物的照面被揭示为一种上手的状态,上手的物相互指引,进而呈现出称手的状态。以用于修固的"锤"为例,锤性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雁  谭华军  
通过叙述《书评研究》的作者萧乾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为阵地,致力于书评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人文往事,介绍了其对于"书评制度"的可贵实践经验及其对于书评文体独立品格的一以贯之的期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司国栋  
通过卓越管理模式的不断健全和推进,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自身对企业调转升级的重要性,在各岗位上逐渐养成不断追求卓越、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面对当前绿色节能、高效低耗的社会发展趋势,原来只注重硬件的粗放型管理已不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员工中汲取智慧力量,用团队建设促进企业挖内潜、聚内力、练内功,促进企业调整转型和持续攀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谢辉基  
一、称手与上手状态的中断"称手"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种学术观点,用于解释将事物带到近旁的那种状态。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词叫"照面",照面有揭示和指引的意思。依海德格尔的理解,与物的照面被揭示为一种上手的状态,上手的物相互指引,进而呈现出称手的状态。以用于修固的"锤"为例,锤性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切实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注重实践养成,规范行为举止,引导大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机制管长远、求长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认知—实践—养成—巩固"的过程,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发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炳生  
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完善和加强高校内部管理的关键。教代会、学代会、理事会等,都可以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咨议、监督、批评和建议,但都不应该有超越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权力。所有这些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都是民主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成分,但是,都不一定是最终决策意见。高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这一点,是《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的,也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