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7)
- 2023(12602)
- 2022(10460)
- 2021(9273)
- 2020(8217)
- 2019(18528)
- 2018(18135)
- 2017(35480)
- 2016(19070)
- 2015(21453)
- 2014(21574)
- 2013(21622)
- 2012(20360)
- 2011(18339)
- 2010(18799)
- 2009(18037)
- 2008(18080)
- 2007(16740)
- 2006(14805)
- 2005(13708)
- 学科
- 济(110209)
- 经济(110098)
- 业(83741)
- 企(76383)
- 企业(76383)
- 管理(73123)
- 方法(42367)
- 数学(33628)
- 数学方法(33434)
- 业经(31235)
- 财(30569)
- 农(28282)
- 地方(22732)
- 中国(21991)
- 务(21127)
- 财务(21108)
- 财务管理(21071)
- 农业(20461)
- 企业财务(19949)
- 制(18625)
- 技术(17996)
- 和(17206)
- 学(16356)
- 策(16145)
- 划(15885)
- 贸(15281)
- 贸易(15273)
- 理论(15188)
- 体(15173)
- 易(14714)
- 机构
- 学院(294103)
- 大学(288803)
- 济(137430)
- 经济(135015)
- 管理(117435)
- 理学(100516)
- 理学院(99491)
- 管理学(98271)
- 管理学院(97703)
- 研究(96311)
- 中国(75662)
- 财(63262)
- 京(59428)
- 科学(55788)
- 财经(49718)
- 农(49571)
- 所(49341)
- 江(45802)
- 经(44886)
- 研究所(44087)
- 中心(43598)
- 经济学(42931)
- 业大(40778)
- 农业(38973)
- 经济学院(38612)
- 北京(37220)
- 财经大学(36186)
- 州(35433)
- 院(33457)
- 商学(33455)
- 基金
- 项目(182825)
- 科学(145728)
- 研究(134732)
- 基金(134523)
- 家(115170)
- 国家(114141)
- 科学基金(99657)
- 社会(89258)
- 社会科(84692)
- 社会科学(84668)
- 省(72458)
- 基金项目(71406)
- 自然(62517)
- 自然科(61099)
- 自然科学(61080)
- 自然科学基金(60053)
- 教育(60030)
- 划(58669)
- 资助(54482)
- 编号(53327)
- 成果(42282)
- 部(40950)
- 发(40918)
- 创(40833)
- 重点(40689)
- 业(39764)
- 创新(37431)
- 国家社会(37245)
- 课题(36062)
- 教育部(35488)
- 期刊
- 济(163460)
- 经济(163460)
- 研究(88574)
- 财(54236)
- 中国(53810)
- 管理(48242)
- 农(46176)
- 学报(39423)
- 科学(38858)
- 农业(31091)
- 大学(30531)
- 学学(29414)
- 技术(27538)
- 融(26551)
- 金融(26551)
- 经济研究(26491)
- 财经(26417)
- 业经(26296)
- 经(22912)
- 问题(21102)
- 教育(19921)
- 技术经济(19570)
- 业(18893)
- 贸(16125)
- 世界(16079)
- 商业(15397)
- 统计(15133)
- 现代(14970)
- 财会(14707)
- 策(14213)
共检索到44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建勤
商业企业因追求规模绩效集聚而形成商圈。商圈的规模绩效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商圈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即商圈内商业企业资源整合的协同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的递减。因此,要增强商圈的规模绩效,政府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策略:提高商圈业态关联度,为实施商圈战略奠定基础;建立有效的竞和机制,以保证商圈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
商圈 企业集聚 经济学分析 政府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德洪
商业集聚是产业集聚现象的一个特例,是流通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通过对商业集聚文献的梳理,对商业集聚的形成进行了经济学分析(Hotelling模型分析、集聚经济分析),论证了商业集聚在现代城市、产业园区、商业街、商务中心区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翔 董香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新中国工业化历程,在动态经济学框架内,讨论政府通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征税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扶持来推动工业化的问题。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稳态下税率与各经济部门的资本、产出以及社会总资本、总产出存在的倒"U"型关系,并且对税率与政府税收之间的倒"U"型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提取不仅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总量与政府税收的增长,甚至不利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增长。本研究与结论部分解释了历史上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难以维系的原因,并部分揭示了当前亟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政府 工业化 经济增长 动态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建军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经济学本质,指出产业集群的经济学本质是交易费用的降低,并指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和管理的一般原则。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政府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王建伟
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参保率偏低、成本高,纯粹商业性保险难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商业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揭示了地方政府通过借助商业保险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可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介入中小企业商业保险的有效机制,即如何从供求两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晨光 程惠芳 俞斌
本文从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制度、公共投资建设等政策手段的4个维度研究了"有为政府"对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影响力。研究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改变了集聚经济圈产业外在的发展环境,从而改变了其要素禀赋的使用与发展方向,发挥了集聚经济圈要素禀赋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成为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研究丰富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为分析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外部动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为政府"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德龙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红涛 张俊英
虚拟商圈的发展日益引人注目,集聚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研究虚拟商圈集聚机理和效应也变得越发必要。本文详细对比了传统商圈与虚拟商圈集聚机理的异同,初步构建了一个虚拟商圈发展的概念模型,并指出了虚拟商圈集聚将产生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两种效应。
关键词:
虚拟商圈 集聚 网络外部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庆华 刘江
从零售业虚拟商圈的内涵出发,分别从形状、大小、商业流、商品数量和种类四个方面分析零售业虚拟商圈和现实商圈的区别,提出并论证零售业虚拟商圈具有锁定性、外部性和自我扩张性三个方面的经济特性。
关键词:
零售业 虚拟商圈 经济特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决策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导致高额的守法成本、违法成本以及破产成本;二是社会资源稀缺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三是世界生态经济与绿色文化的崛起,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其中,法规因素是企业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素,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间层面因素,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因素。控制法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分别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存驱动、效率驱动和战略驱动,企业应该理性地选择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良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波 刘源
论文在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与现阶段效果基础上,结合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府不介入状态下农业保险的困境进行了解释;说明了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的责任定位,认为对于农业保险存在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均衡问题的最适当解决方法是"政府干预+市场化经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改艳 彭婵娟 徐学荣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昂成本及很低的投保率使农业保险难以商品化和市场化,需要政府介入以扩大其有效需求;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品和优值品,需要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强制或鼓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需要政府介入以节约其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政府支持农业保险会增加社会福利;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特殊性及技术障碍的解决离不开政府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璐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混合产品中的第三种类型,是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农业保险既具有公共产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存在正外部性,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成本利益失衡,而供需双方又都无法确切地对正外部性效用进行收费,最终导致效率的损失。因此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发挥其职能对市场失效进行调解,根据我国国情,政府可以从经济、法律和行政角度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从而实现农业保险产品资源配置的最优。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混合产品 正外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容华
区域经济专业化作为专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以人的劳动专业化、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为基础而集聚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其特性和机制 ,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实施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