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4)
- 2023(11474)
- 2022(9029)
- 2021(8091)
- 2020(6663)
- 2019(15118)
- 2018(15220)
- 2017(29044)
- 2016(15536)
- 2015(17259)
- 2014(17340)
- 2013(16440)
- 2012(14775)
- 2011(13082)
- 2010(13632)
- 2009(13366)
- 2008(12670)
- 2007(11217)
- 2006(10365)
- 2005(10049)
- 学科
- 济(58999)
- 经济(58910)
- 管理(48887)
- 业(47248)
- 企(39783)
- 企业(39783)
- 融(27891)
- 金融(27888)
- 中国(25757)
- 银(25698)
- 银行(25686)
- 行(24844)
- 制(21980)
- 农(21436)
- 财(20963)
- 方法(19352)
- 业经(17261)
- 数学(16430)
- 数学方法(16273)
- 体(15146)
- 贸(14089)
- 贸易(14073)
- 易(13787)
- 地方(13363)
- 务(13321)
- 财务(13281)
- 财务管理(13252)
- 体制(12764)
- 企业财务(12670)
- 农业(12072)
- 机构
- 学院(211224)
- 大学(210166)
- 济(92523)
- 经济(90559)
- 管理(77903)
- 研究(72103)
- 理学(65607)
- 理学院(64983)
- 管理学(64035)
- 管理学院(63650)
- 中国(63261)
- 财(48892)
- 京(43599)
- 科学(38392)
- 财经(37023)
- 所(35287)
- 中心(35106)
- 江(33534)
- 经(33506)
- 农(31911)
- 研究所(31004)
- 经济学(29798)
- 北京(27653)
- 财经大学(27507)
- 州(26843)
- 业大(26740)
- 经济学院(26707)
- 范(26324)
- 师范(26068)
- 院(25929)
- 基金
- 项目(132234)
- 科学(105202)
- 研究(101778)
- 基金(96615)
- 家(82321)
- 国家(81599)
- 科学基金(70912)
- 社会(66661)
- 社会科(63350)
- 社会科学(63337)
- 省(51438)
- 基金项目(49908)
- 教育(46722)
- 自然(42513)
- 划(42296)
- 自然科(41581)
- 自然科学(41573)
- 编号(41534)
- 自然科学基金(40870)
- 资助(38790)
- 成果(35428)
- 制(31269)
- 重点(30013)
- 部(29756)
- 课题(29396)
- 发(28963)
- 创(28249)
- 国家社会(28159)
- 性(27590)
- 创新(26548)
共检索到34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嘉庆
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品金融化趋势愈加显著。商品金融化并非新生事物,早在近代欧洲,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已开始被赋予金融属性。本文从近代欧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形成过程的历史视角研究商品金融化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关系,对荷兰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过程及商品金融属性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在近代初期已从商品交易中发展起来,并在阿姆斯特丹商品市场上大量应用。由于过分依赖资本收益,国内产业衰落,荷兰商品交易中心地位没能保持下去,在工业革命前半个世纪甚至更早,欧洲商品交易中心从阿姆斯特丹转移至伦敦。从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晨昱
自期货市场诞生后,相应的商品市场便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铜等大宗商品期货也就逐渐脱离商品属性的桎梏,而散发浓重的金融气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勇
金融化已成研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其国际贸易定价问题的重要分析语境。文章利用2008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数据,运用DCC-MGARCH方法测算大宗商品与其它指数的动态相关系数,验证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趋势,并利用计量方法在金融化背景下分析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价格的公平性,从而为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根据研究所得金融化趋势及影响国际贸易交易势力的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化 大宗商品 国际贸易定价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书彦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金融化特征十分明显。本文在分析2005—2012年我国月度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证明:2008年前,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与CRB(美国商品调查局,下同)食品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显著负相关,并且CRB食品价格指数上涨是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Granger原因;2008年后,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虽然波动频繁,但总体却趋于优化,贸易条件与CRB食品价格指数不存在线性相关。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得出结论:大宗商品金融化尽管带来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和市场风险,但是其价格发现功能使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
关键词:
大宗商品 金融化 农产品 贸易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利辉 谭德凯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金融化问题,波动频仍的商品价格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美国股票指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波动。除价格发现功能外,期货市场具有金融传导功能。股票指数通过跨市交易影响期货定价,期货市场通过库存和预期等渠道影响现货定价。本文使用AVGM-BEKK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2007-2013年中国铜、黄金、棉花和白糖四种大宗商品现货价格与中国和美国股票指数之间的引导关系及相关程度。研究发现,股票指数是中国商品现货价格收益率和波动率的格兰杰原因。较之沪深300股票指数,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对中国商品现货价格的影响更为严重和持久。中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娉宁 孙若莹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风险涉及因素多,现有单一领域识别方法存在难以识别复杂多元的交易中心风险状况的问题,因此研究针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的风险的识别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调研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风险相关文献、案例以及央地政府颁布的有关文件归纳风险因素并设计画像指标,同时提出一种结合正则表达式和词语相似度的方法来处理互联网原始数据,以此构建面向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风险识别的企业画像体系。为验证画像指标在风险识别上的有效性,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样本构建风险分类识别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4.25%,证明了提出的画像指标及体系在识别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风险中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璐 闵楠
本文采用詹森指数和均值-方差张成检验方法,考察不同金融化程度下,商品期货对传统资产组合的绩效改善能力。结果表明,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与投资组合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收益,而非风险方面;总体上,金融化背景下,商品期货仍具有良好的风险分散功能;在股票债券组合中引入高、中、低金融化程度的商品期货,均有助于降低组合风险,而只有引入中等金融化程度的商品期货才能同时达到提升收益和降低风险的效果。适度金融化有利于商品期货发挥组合优化功能,而过度金融化却会损耗其潜在投资价值。因此,交易所既应鼓励金融资本的良性参与,又需加强对过度投机的监管,着力培养理性投资氛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学红 谌金宇 彭韬
文章通过构建DCC-MVGARCH模型,选取2002—2013年铜、铝、大豆、天然橡胶4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商品期货数据,从商品期货与股票资产的动态相关性这一层面对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大宗商品出现了金融化分层,从2003年开始,有色金属与能源化工产品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化趋势,而农产品的金融化程度则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是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化,是缺少期货定价权的金融化。
关键词:
中国市场 大宗商品 金融化 测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明
文章从界定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定义开始,论述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以及现在学术界对于大众商品金融化存在的主要争议: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否弱化了期货市场的传统功能;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否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的推动因素。随后分析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影响,最后分析美国监管机构应对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大宗商品 金融化 动因 争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映琳 鞠卓 刘永辉
本文选取2005年1月4日至2016年9月30日农产品类、金属类和工业品类等中国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以及国内外主要股票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基于DCC--GARCH模型分析了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溢出关系和动态相依性。结果发现,股票市场对中国商品期货有波动率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其波动率溢出效应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金融化现象,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程度不同,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映琳 鞠卓 刘永辉
本文选取2005年1月4日至2016年9月30日农产品类、金属类和工业品类等中国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以及国内外主要股票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基于DCC--GARCH模型分析了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溢出关系和动态相依性。结果发现,股票市场对中国商品期货有波动率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其波动率溢出效应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金融化现象,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程度不同,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强 陈虎
选取2008年3月—2020年6月月度数据,运用TVP-SVAR-SV模型和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显著的时变影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当金融化程度高时,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持续时间更久;相比于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显著,表明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高元
全球范围内地缘格局的调整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借助TVP-VAR模型,基于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缘冲突风险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冲击的时变特征,并探析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其中的传递效应。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国际地缘冲突风险会降低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而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基于大宗商品金融化传递效应的解析表明,大宗商品金融化对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具有正向冲击,国际地缘冲突风险在中长期抑制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叠加投资者悲观情绪导致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下降;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供需基本面失衡状态下引发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上升。在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研究结果为利用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地缘冲突风险 农产品期货 大宗商品金融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华山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将电子交易模式引入商品现货市场,有利于解决传统商品市场交易效率不高的问题,因而电子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了现货市场的价格形成功能。然而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建立VECM模型,对焦炭现货、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与现货价格相互作用,并且对期货价格有单向引导作用,电子交易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显著。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沛然 李奇霖 宋佳馨
本文选取1991年1月至2017年6月能源、金属与农产品三个板块的23种大宗商品月度价格数据,采用DCC-MGARCH模型,计算两两商品对价格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以度量大宗商品间的价格协同性。研究发现:(1)经济不确定性可通过影响商品市场投机交易者的投资决策,从金融渠道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冲击,从而促进大宗商品价格的协同运动;(2)经济不确定性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协同性的作用效果受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的影响,伴随商品市场金融化程度的上升,经济不确定性对于大宗商品间的价格协同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冲击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