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1)
- 2023(4883)
- 2022(4006)
- 2021(3430)
- 2020(3000)
- 2019(6506)
- 2018(6341)
- 2017(12446)
- 2016(6348)
- 2015(7150)
- 2014(7241)
- 2013(7297)
- 2012(7089)
- 2011(6756)
- 2010(7015)
- 2009(6908)
- 2008(6577)
- 2007(6120)
- 2006(5681)
- 2005(5344)
- 学科
- 济(53586)
- 经济(53558)
- 管理(16446)
- 业(15654)
- 方法(15609)
- 地方(14548)
- 数学(14297)
- 数学方法(14231)
- 中国(11811)
- 地方经济(11400)
- 险(10704)
- 保险(10613)
- 企(10493)
- 企业(10493)
- 学(9072)
- 银(8069)
- 银行(8067)
- 业经(7892)
- 融(7889)
- 金融(7889)
- 行(7711)
- 制(7708)
- 财(6752)
- 农(6588)
- 经济学(6301)
- 贸(5807)
- 贸易(5802)
- 环境(5605)
- 体(5552)
- 易(5525)
- 机构
- 大学(102645)
- 学院(102233)
- 济(57271)
- 经济(56358)
- 研究(38342)
- 管理(37540)
- 中国(33891)
- 理学(30686)
- 理学院(30373)
- 管理学(29989)
- 管理学院(29791)
- 财(26185)
- 京(21481)
- 财经(20439)
- 科学(20223)
- 经济学(19667)
- 所(19337)
- 经(18462)
- 经济学院(17403)
- 研究所(17223)
- 中心(16899)
- 江(15656)
- 财经大学(15171)
- 北京(14622)
- 院(14125)
- 农(12764)
- 业大(12398)
- 融(12182)
- 州(12042)
- 金融(12032)
- 基金
- 项目(60208)
- 科学(47303)
- 基金(44877)
- 研究(43567)
- 家(38703)
- 国家(38439)
- 科学基金(32582)
- 社会(30682)
- 社会科(29113)
- 社会科学(29103)
- 基金项目(22815)
- 省(22138)
- 资助(19738)
- 自然(19379)
- 自然科(18868)
- 自然科学(18864)
- 自然科学基金(18527)
- 教育(18076)
- 划(17988)
- 编号(15640)
- 发(13785)
- 重点(13549)
- 国家社会(13315)
- 济(13187)
- 部(13186)
- 经济(13060)
- 成果(12350)
- 教育部(11792)
- 发展(11683)
- 人文(11624)
共检索到17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诚
森林保险在我国过去保险历史上是个空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林业体制的改革,生产机构的调整,有的地方出现了社会集资的“小保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吉林和广西两省区保险公司,在当地党府政领导重视,林业部门和农业银行的配合支持下,着手研究试办了森林保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创办森林保险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以及如何摸索、探讨森林保险,现在还是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说一些看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希熙 刘颖
运用市场供求平衡原理,从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价格因素、森林保险的双重外部效应、森林保险的公共性以及财政补贴对森林保险的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森林保险市场的建议,如国家立法、开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以及森林保险产品设计的市场化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松光
保险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对财产或人身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事业。它具有防灾补损、支持生产、安定群众生活、推动技术进步和聚积经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作用。它是商品生产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目前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丽 陈建成
森林保险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保险经济属性的界定、森林保险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森林保险补贴的经济学分析,探讨该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基础,以期为我国建立既能分散林业生产风险、弥补林业生产损失,又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林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森林保险 政府支持 外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静波 王永清
文章对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保险竞争机制与垄断机制两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博弈分析,表明在森林生态功能区施行垄断机制的保险模式能够使森林保险各方利益均衡。在垄断机制基础上,分别对完全强制、限制强制及强制与补贴结合的三种垄断形式进行了探讨,最终明确强制与补贴的保险方式更加易于政府施政,保险难度也会更低。
关键词:
森林 生态功能区 策略分析 保险方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东生 温常青
从研究三种森林保险制度的经济后果出发,分析了三种森林保险制度对营林生产者、森林保险企业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应该建立"以林木资产价值作为森林保险金额的计算基础"为核心内容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实行"评估值森林保险制度"是森林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制度安排 经济后果 路径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谌东荄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始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至50年代日本才从美国引进,并与国情相结合,迅速形成了崭新的质量管理科学体系,并向全球辐射,引起世界的瞩目。这决非偶然,因为质量管理的发展,同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成熟后程度密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士兵
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现代社会商品经济已经发生异化:部分商品已经异化为公有产品;商品交换关系中的"等价交换"法则已经扭曲;追求价值的生产开始异化为追求使用价值的生产;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商品经济之所以发生这些异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直接原因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其必然结果。
关键词:
商品 商品经济 公有产品 等价交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炳瑛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不能归结到私有制上,而在于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种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因此,公有制并不排除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当个别劳动完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时,商品经济将会自行消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葛守中
森林总经济价值,又称森林的经济效益。人们关注森林对人类的影响,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进行测度森林效益的尝试,更只是最近若干年的事。直到现在,这种尝试都还很幼稚,很不完善。战胜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的中国,人们对洪灾的教训及成因进行了深刻反思。作...
关键词:
环境核算;森林功能;森林总经济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开
围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有塞罕坝、木兰围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敖包山、南大天2个省级森林公园,红松洼、塞罕坝、滦河上游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围场县坚持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主题,大力培育和发展林业经济,有力地推进了林业经济强县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取得的主要成效(一)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以培育"林产加工干鲜果品园林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种养"等产业为重点,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巍 郭元圆 陈珂
针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下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问题,文章基于2018年福建、浙江和辽宁3个省份48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IAD延伸模型和CLAD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林地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以为,在林地普遍为小农户经营的情况下,适度扩大林地规模经营能够提升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林权颁证能够有效诱导农户提高保费支付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凡 王永富 秦涛 田治威
2009年中央财政正式启动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福建省是试点之一。福建省森林保险在取得进展的同时,面临着森林经营者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承保不积极、基层政府开展森林保险协助工作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阻碍森林保险进一步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福建省的森林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的设计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森林保险缺乏法律规范,产品设计违背了市场运作的原则,巨灾补偿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存在巨亏的风险,森林保险补贴机制和组织制度不合理等。因此,文章从制定森林保险法律法规,设计合理森林保险产品、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和保费补贴机制,完善参保投保机制等途径化解现实困境。
关键词:
保险制度 运行机制 风险共担 补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