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5)
2023(13270)
2022(11191)
2021(10208)
2020(8284)
2019(18943)
2018(18698)
2017(35242)
2016(18744)
2015(21317)
2014(21398)
2013(21272)
2012(20474)
2011(19003)
2010(19149)
2009(18167)
2008(17880)
2007(15882)
2006(14586)
2005(13928)
作者
(54775)
(46064)
(45837)
(43632)
(29529)
(21833)
(20627)
(17790)
(17692)
(16381)
(16107)
(15310)
(15068)
(15015)
(14682)
(14194)
(13634)
(13347)
(13230)
(12764)
(11965)
(11207)
(10936)
(10663)
(10409)
(10389)
(10168)
(9943)
(9240)
(9021)
学科
(103550)
经济(103432)
管理(54276)
(48324)
(37454)
企业(37454)
方法(31817)
中国(31108)
数学(27878)
数学方法(27689)
地方(26198)
(24093)
业经(21191)
(20992)
(20631)
(19068)
(18402)
贸易(18384)
(17803)
(16751)
银行(16736)
(16672)
金融(16670)
(16335)
农业(16019)
地方经济(15983)
环境(15523)
(14979)
(14927)
(12462)
机构
大学(280937)
学院(279264)
(133582)
经济(131198)
研究(108690)
管理(100976)
中国(85853)
理学(84470)
理学院(83411)
管理学(82370)
管理学院(81828)
(62101)
(61783)
科学(60146)
(55063)
研究所(49083)
财经(47696)
中心(47473)
经济学(43431)
(43266)
(43221)
(43039)
北京(40471)
(39128)
经济学院(38664)
(37369)
师范(37065)
业大(35385)
财经大学(35133)
(33653)
基金
项目(173827)
科学(138429)
研究(130571)
基金(128131)
(111022)
国家(110130)
科学基金(93641)
社会(87959)
社会科(83627)
社会科学(83611)
基金项目(66135)
(64846)
教育(58351)
自然(55695)
(55092)
自然科(54316)
自然科学(54302)
自然科学基金(53355)
资助(52572)
编号(50453)
(43304)
成果(42511)
(40363)
重点(39930)
国家社会(38093)
课题(36868)
(36729)
发展(35890)
(35602)
(35342)
期刊
(163484)
经济(163484)
研究(97120)
中国(67553)
(46988)
(41734)
管理(41594)
科学(39649)
学报(38657)
(32536)
金融(32536)
大学(30556)
教育(28979)
学学(28643)
农业(28211)
经济研究(27301)
财经(25593)
业经(24026)
技术(23937)
(22281)
问题(21284)
(18960)
世界(17683)
国际(17454)
技术经济(15136)
(15099)
经济问题(13276)
现代(12850)
统计(12848)
资源(12633)
共检索到461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乡明  
去年的12月20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经济思想史学家马伯煌先生的八十华诞。在半个多世纪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马老辗转南北,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历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历史学界特别是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代宗师。马伯煌先生于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毕业后,旋获硕士学位。同年,马老回国任东北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处副处长(处长为著名经济学家蒋硕杰先生)。东北解放以后,马老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多处任教。1952年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自1958年始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至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李埏先生是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土地国有制理论的重要代表,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云南地方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一、李埏先生的学术生平概况李埏先生,字子诉,号幼舟。1914年11月21日出生于云南省路南县(今石林县)一个传统书香家庭。四岁入私塾发蒙读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史教育。1928年随家旅居昆明,始接受近代教育。193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38年,因抗战形势变化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得亲炙钱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守英  
以土地促发展的模式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留下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对土地的高度依赖。现在的风险是地方政府仍想延用这一模式,而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土地的功能在变化,产业升级对土地的依赖性在发生变化,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当前,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告别土地作为发动机的功能,对土地制度进行再次变革,这种变革可以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守英  
以土地促发展的模式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留下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对土地的高度依赖。现在的风险是地方政府仍想延用这一模式,而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土地的功能在变化,产业升级对土地的依赖性在发生变化,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当前,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告别土地作为发动机的功能,对土地制度进行再次变革,这种变革可以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明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然而,这种繁荣并没有沿着正常的轨道持续发展下去。究其原因,明王朝的税收政策和职能部门收支状况对其影响至关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宛平  
我国九年多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扬弃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创立一整套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机制。本文根据笔者对九年多改革实践的认识,对产品经济发展机制弊端,商品经济发展机制框架,分别进行简要分析和理论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证明: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为前提。只有当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突破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界限,才有可能创造出比以前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地提高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 近读李建勇博士所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海  
1995年11月6—10日,来自京、津、沪三城的约20名学者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召开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会议规模不大,而学术讨论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位学者演讲后,其他学者都能对这一演讲直抒己见,学术批评气氛较浓;2、与会学者在进行经济史研究时,着眼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努力打破断代史界限,所研究的历史年限从明朝初年直至本世纪九十年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伟  
李伏明博士的《制度、伦理与经济发展——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研究(1500—1840)》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从制度和伦理视角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杰作。它特点突出,主要表现为敢于质疑、见解独到,史料翔实、论据充分,立意新颖、独具慧眼等,该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到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批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446441家,合同外资金额达8872.31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达到4813.20亿美元。日前,《国际经济合作》杂志采访了南开大学跨国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教授,请他就《2003世界投资报告》以及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谈谈他的看法。冼国明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泰达学院院长、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教授与联合国贸发会议长期合作,多次参与了《世界投资报告》有关章节的起草和研究工作。自1998年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中国的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它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是中国理论界一个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2004年,英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了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相区别的"北京共识",以此概括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至今仍有很大的国际反响,反映出国际上亦力图加深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内在特色。国际社会的各种"解读",反过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煦  
推进经济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本刊驻京记者何煦今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